乍一见到“蟛蜞”这个名字,你会不会下意识觉得它可能是《山海经》里面的那些名字拗口、字体陌生的神话生物,实则不然,这是一种小螃蟹的名字,你见到它们,一定大呼可爱。蟛蜞学名相手蟹,穴居近海地区江河沼泽的泥岸中。分布于中国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以及朝鲜、日本等地。古代典籍《尔雅》里面,就有关蟛蜞的记载:“似蟹而小,不可食”。其实,蟛蜞虽然个头小,味道很是鲜美。在江南地区特别是江苏苏州一带,还是上等的美食。
一次假日小聚,菜肴不算很是丰盛,但清爽简洁悦目。其中,一碟蟛蜞螯,尤显突出。透明金黄的沙洲优黄名酒,配上这同为锃亮金黄的蟛蜞螯,让我想起了“沙洲优黄”酿酒有限公司老总黄庭明先生的一句名诗:“人道江南好个秋,持螯赏菊品沙优。”此“螯”虽然不是大闸蟹的“螯”,却也别有一番风味。大家从这蟛蜞螯上,渐渐扯到“蟛蜞豆腐”的美味。自然而然,又谈到了与“蟛蜞豆腐”异曲同工之妙的“蟛蜞馄饨”。
裹蟛蜞馄饨,挑上那个肥壮鲜活的蟛蜞,洗去泥沙,干干净净。再去掉上边的盖子和下边肚脐,卸下两只大螯、掰去八只脚,清除肺,再冲洗一两遍。然后,灌进干净的袋中,放入舂米的舀臼里,像舂米粉那样舂,将蟛蜞舂成蟛蜞泥。或者放在盆子里,用东西捣,直到捣成糊。也可放些许冷开水,然后把这些蟛蜞糊用布包起来。
然后用力拧绞,把蟛蜞糊里的汁水绞出来,拧出来,和那些蟛蜞碎壳分离出来,取其精华,弃其甲壳。然后,把这些“精华汁水”放进锅里,放点水熬,一会就做好了表面有一层白膜的蟛蜞汁。把荠菜(或韭菜)洗净,在开水里焯一下,沥干斩细,剁(绞)碎猪肉,再加上一点猪油渣、鲜竹笋或笋干,倒入蟛蜞汁。撒上一点精盐,倒进些许“沙洲优黄”,加入少量葱、姜、蒜。以去蟛蜞的寒气,解蟛蜞的腥气,增蟛蜞的香气,吊吊蟛蜞的鲜气。然后拌匀做成馅,便可开始裹馄饨了。
这个“蟛蜞馄饨”的皮子,是用精白面粉制成,在面机上要多轧几遍,让皮子柔韧有咬嚼,薄如纸而裹成馄饨不破。裹好馄饨后,水开下锅,待到馄饨氽在水面,撇去泡沫,再加些许冷水,再一次水“滚”。馄饨煮熟,捞起出锅,浇上“六月鲜”之类调料,夹上一只,在口中轻轻咬一下,再慢慢一吸,鲜美的汁水顿时沿着舌尖渗入心肺。细嚼慢咽,徐徐品味,那种别具一格的鲜,真的鲜得来,眉毛也要掉下来,别有一种风味,感觉不要太好哦!
若嫌自己做麻烦,那么我们去双山码头的大街上,有一家叫“扣山”的自助烧烤土特产点心店,专事“蟛蜞馄饨”。这家点心店的门口的招牌上写道:“蟛蜞豆腐制作体验50元/位。”爷爷说,20世纪六七十年代哪里有什么大鱼大肉,那时候蟛蜞关键不用钱买,去芦苇荡里面三下两下花篓就抓满了,把抓来的蟛蜞鳃嘴壳脚去掉后清洗干净,接着把它们放在石白里面冲,变成泥后,用水把肉洗出来,一半肉放在馄饨馅里面,制作蟛蜞馄饨。一半留做蟛蜞豆腐,钢锅里面烧上葱姜水,少许盐调一下味,起锅后,撒上一把韭菜花,一碗朴实无华的蟛蜞豆腐端上桌,外加一人一盘馄饨。
这“蟛蜞馄饨”,采用双山蟛蜞、五花猪肉、江边新鲜荠菜、韭菜、小岛竹园鲜笋,还可配双山鸡肉丁,刀鱼,猪油渣,可口调料拌成馅。裹的蟛蜞馄饨,特别有感觉。尤其是馄饨熟了起锅,放进它“同宗兄弟”——“蟛蜞豆腐”内,那种异香奇鲜,真让人吃得“鼻塌嘴斜”,赞不绝口,久久难忘。
既然蟛蜞这么好吃,不妨自己动手去捉,这也许比吃蟛蜞馄饨更有趣。我就经历过几种捉蟛蜞的事。一是我小时候,家乡一处叫“法水庵”寺庙前面,有一个名叫“血湖池”的池塘,周围是用石头堆成的岸,有好多缝隙,里边躲藏这些小家伙。我和小朋友一起,用一根长长的鞋底线,绑上一团蘸着豆油的棉花球,在蟛蜞出没的石缝处,一上一下地引它。那小家伙不知好玩还是嘴馋,会伸出螯来夹棉球。这时,往上一拎,就成了我们的俘虏。二是少年时,那时的河道,两岸都是泥巴,上面有很多扁扁的洞穴,里边往往藏着蟛蜞(圆洞是黄鳝或水蛇的洞)。小伙伴们洗冷浴时,碰巧一点的,它出来溜达,就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上去,它来不及逃回洞中,就被你擒来。若是它飞快溜入洞中,我们会用一把小锹去挖,它连洞穴都没了,就不怕它逃哪里去了。
后来,听朋友讲述,在长江边的芦苇滩上捉,还要有趣。夜晚带个桅灯来到江边,蟛蜞有“恋光性”,纷纷赶来“灯光晚会”。不待“晚会”开始,嗨嗨,随手一抓,“请蟛蜞入笼”。
清末民初本地诗人沙曾达的《蟛蜞螯》一诗说得很有道理:“蟛蜞与蟹本相同,把酒持螯气自雄。肉食何妨争染指,横行一世扫威风。”(《江上诗钞续》卷十三)真是:江南水乡风光好,蟛蜞江河凑热闹,看似铁甲舞利爪,原来让人口福饱。
(作者:季诵华,文章来源:“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