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览
聚首济宁,问计京杭运河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3-08-07  来源:  字号:[ ]

8月2日,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协作推进机制联席会议在济宁举办,会上发布了《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共同宣言》(以下简称《共同宣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希望大家共同保护好大运河,使运河永远造福人民”“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沿京杭运河城市交通运输局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加强协作联动,聚力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水运体系,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提供更好支撑,共商发展大计,并发表《共同宣言》。


《共同宣言》共分六个方面:


一是共同推进沿运河城市经济发展,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港产有机融合、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发挥先导作用,逐步形成以大港口带动大物流,大水运带动大发展的新格局。

二是共同建立现代港航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立完善数据交换标准,构建港航物流数据交换平台和“船、港、货”一体化航运电商平台,提高整体航运效率。

三是共同推动互利共赢的港航物流合作,加强在重大课题调研、重点货物流向、贸易便利化、大通关等方面进行交流合作,为推动运河沿线城市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四是共同营造行业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环境,推动信用信息共享互认,构建以信用为基础、以合作共赢为目标的区域协调联动共管机制,共同引导和支持港航物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五是共同促进京杭运河“水运+”融合发展,全面提升京杭运河水运网通达覆盖范围,充分发挥内河航运对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强内河航运与相关行业融合发展,推动水运绿色低碳智慧安全发展。

六是共同建立京杭运河航运联动协调机制,强化共同体理念,推动人才、资源、信息共享,加强规划衔接,实现优势叠加、弱势补强,凝聚共促京杭运河高质量发展合力。


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开幕


8月3日,以“强港航物流、促港产融合、盛内河经济、兴运河之都”为主题的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宁开幕。来自京杭运河沿线15个城市代表,行业协会、高校科研院所有关专家学者,港航产业上下游关联企业代表等600余位嘉宾参会研讨,共商京杭运河港航经济发展大计,共谋港航经济发展愿景。

开幕式上,来自全国港口物流、高端制造、大宗商贸、金融业等领域的16家企业共同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6位行业大咖、商界精英聚焦内河航运、港航经济、产业战略、多式联运等一系列热点问题做主旨演讲分享,共享智慧,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本届论坛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交通强国”等多个国家重大战略机遇,聚焦“京杭运河港航经济发展”,集中展现中国内河领域高质量发展成就,交流研讨内河经济航运体系建设与港航产业发展领域的行业经验和发展成果,推广内河航运与现代港航物流产业发展的济宁方案和典型案例,推动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为推进现代港航物流和内河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济宁贡献。

在本次论坛上,如何让“千年运河”再现经济新活力,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点。在主论坛环节,原交通部党组书记、部长黄镇东,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鸣,第八届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等领导嘉宾先后作主题演讲。与会专家学者聚焦京杭大运河港航物流发展机遇与趋势、港产融合创新发展与对策,内河航运产业链构建与延伸等内容,汇聚多方智慧,为京杭大运河港航集约高效、安全便捷、智慧绿色发展建言献策。

在签约仪式环节,15座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就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协作推进机制进行签约,促进城市间互联互通,强化沿运河共同体观念,促进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

本次论坛由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中国物流学会支持,会期两天,由“一主、三分、一观摩”5个板块活动组成。一主即开幕式暨主论坛;三分即“强港航物流,畅运河物流通道”港航物流专题论坛、“促港产融合,兴产业高质量发展”港产融合专题论坛、“盛内河经济,筑大运河经济带”内河经济专题论坛;一观摩即济宁港航产业项目观摩。同时,论坛期间还举办全国内河港航联盟签约、港航企业合作签约,并发布沿京杭大运河相关城市“加快互联互通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共同宣言”等内容。


问道京杭运河高质量发展未来


“强港航物流、促港产融合、盛内河经济、兴运河之都。” 8月3日至4日,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在山东济宁举行。众多国内专家学者、业内人士齐聚大运河最北端通航城市“运河之都”济宁,聚焦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积极进行对话与磋商,寻求携手共筑大运河经济带的发展之路。其中,主论坛及三场主题分论坛上,包括内河航运、港航经济、产业战略、多式联运、港产城融合、运河产业合作共赢、内河航运赋能山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在内的26场主旨演讲干货满满……


1、依托“黄金水道”优势,重塑经济新活力

京杭大运河连接着京津冀和长三角,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6条主轴之一,大运河物流的发展将成为我国区域间、城市群间、省际间以及连通国际运输的又一主动脉,与黄河流域和长江经济带共同构成中国在东中西相连接、南与北相呼应、对内对外相统一的全新战略大框架。

在本次论坛上,如何让“千年运河”再现经济新活力,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关注点。“我们经常讲港以城而兴,城以港而旺。”原交通部党组书记、部长黄镇东表示,从物流来讲,港口既是枢纽物流,又是通道物流重要环节。对外开放港口是国家的门户,港口也是城市的窗口,临港工业往往是城市的重要工业布局,更是城市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经济发展“两个循环”格局中,特别是内循环方面,港口物流是重要条件,有基础性的作用。

“港口物流的本质要求是‘畅’。要千方百计的保障港口这个关键环节上货畅其流,不仅是流得快,流得好,而且效率高,成本低,体现港口作为综合运输体系中枢纽的服务性和社会价值。”黄镇东认为。

“京杭运河是贯通南北的水运大动脉,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要坚持绿色转型发展,加快氢能等清洁能源的推广应用,统筹发展绿色港口、绿色船舶、绿色航道、绿色运输组织,促进航运业低碳绿色发展,不断塑造航运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郭青松谈到。

“京杭运河是南北商贸流通、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不仅是发展航运经济的‘黄金水道’,还带动了沿线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表示,沿线城市依托内河航运网络,可以协同联动沿线特色产业,共同赋能运河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宁港将以贸易为引领,重点发展‘煤、焦、钢、粮、铁矿石、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物流运输,在上海、浙江、湖北、海南、新加坡等地布局物流贸易中转基地,拓展物流服务大网络。”在谈到发展亿吨大物流时,张广宇说,同时依托“丰”字型运输网络,构建大宗货物公铁水多式联运新模式,向上对接一带一路,对下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中间对接腹地企业,持续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深化与江苏、安徽、浙江、武汉、重庆等省市港航企业的合资合作,打造港口联盟,实现港港联动、抱团开发,推动业务联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2、强港航物流,畅运河物流通道


现代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产业,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对促进经济高效循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是物流枢纽的载体,也是产业布局的重要载体,物流枢纽的产业价值决定了对载体城市具有重要的经济产业发展价值。”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汪鸣认为,物流枢纽建设,要提升产业布局发展竞争力和增量物流产业,提升城市物流发展地位和竞争力,培育城市物流产业增长点,强化城市产业要素聚集功能。“加快培育现代物流转型升级新动能,一要壮大物流枢纽经济,二要发展物流通道经济。”在谈到物流枢纽经济的发展方向时,汪鸣说。

汪鸣还提到,要培育枢纽产业集群,依托高品质、低成本、精准匹配的枢纽服务体系建设,以及枢纽物流供应链组织能力提升,推动枢纽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延伸产业链供应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要开发建设现代枢纽功能区,充分考虑国内国际区域间、城市内人口流动的客观规律和现实需求,合理布局产业、休闲、娱乐、创新等城市功能空间,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拓展人员流动空间。强化物流与产业、城市的融合发展,以物流支撑产业发展,以产业推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促产业发展。

中远海运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总会计师段永桓介绍,中远海运集团依托集团产业链经营优势,在粮食供应链等领域进行了有效的尝试和突破,打造具有航运特色的产业链全周期综合物流供应链产品。其中,“北粮南运”项目将东北优质大米运抵泸州港再进行仓储、流通加工,快速分拨西南市场。这一模式解决了北粮南运项目中客户的痛点、难点问题,重构粮食主产区和主销区粮食物流通道,实现粮食物流上下游及产、销、加工的有效衔接,以及粮食物流供应链一体化运作。


3、促港产融合,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港”是产业和城市发展的基石,“产”是港口和城市发展的支撑,而“城”则是港口和产业发展的依托。

发展港航经济,港产融合是重要突破口。在3日下午举行的港产融合分论坛上,侨益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一笃谈到,我国区域间地理条件差异大,粮食的产区和销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造成区域间的供需错配,形成“北粮南运”的流通市场,也同时创造了跨区调配的大宗粮食物流机会。

“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京杭运河将再度发力;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运河航运使命在肩。”黄一笃表示,侨益物流将立足优质粮源生产地,打造济宁港集采功能品牌,助力“双循环”驱动,打造内陆港经济示范区。

围绕港产城融合与联动发展这一课题,上海海事大学教授、博导余思勤则提出,要注重产业布局导向,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要强化港口物流功能,保持与优势工业产业互动;要打造港口新型功能性平台,提升港口服务能级。

余思勤谈到,临港产业布局应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以充分利用港口的区位优势,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以及技术溢出效应,发挥集群的核心竞争优势,强化临港工业产业的竞争实力。“不论是国际的新加坡港、鹿特丹港,还是国内的宁波舟山港,都注重利用资源优势,吸引相关产业集聚,打造一流的石化产业基地、能源基地以及装备基地。”

港港联动、港产融合、以港促城,通过对京杭大运河“黄金水道”的价值和功能进行重新认识和再定位,重塑“大运河经济带”,对发展运河经济意义重大。

“目前,内河投资力度加大, 逐步转向为区域性、结构性补短板。2035年,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2.5 万公里,年投资强度需800亿元。京杭运河通航条件好,山东段、苏北二级航道 杭州二通道通航,三级,长三角内河高等级航道加快整治,整体改善,沿线掀起内河航道和港区建设热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海建表示。

王海建介绍,目前,上海港也在投资布局安吉、湖州铁公水、淮安等内河码头,推动大治河河海直达通道开工建设,投资汉唐航运,推广河海直达船型,推动ICT布局和业务,出台内河市场策略,加大市场培育,争取政府集疏运培育补贴,进一步加强与内河港口的合作联动。

针对下一步合作联动,王海建谈到,希望各方能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明确合作目标和方向;完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和内河港航生态圈;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经验分享和技术创新;优势互补,业务合作先行,创新模式,实现共赢。

“京杭大运河与瓦日铁路、长江、新菏兖日铁路等重要通道联通,多式联运基础优越,大运河经济带正在形成,济宁等沿线重点城市可利用运河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第八届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黄有方表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发展的战略布局,物流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中起到支撑、保障、先行作用。

黄有方认为,“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聚焦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强化多式联运组织能力,培育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打造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廊。内循环方面,依托大运河,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骨干网络。外循环方面,国际航运向内地拓展成为行业趋势,大运河通江达海、承东接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将充分发挥,可以考虑申请保税区的建设,落地自由贸易政策。



部分专家观点


1、王海建:加强与内河港口合作联动,加快推动运河经济高质量发展


“济宁港资源禀赋良好,是国家内河港口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3日上午举行的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上,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海建表示,上海港愿在绿色合作、人才合作、港产城合作、资本合作、业务合作、智慧港口信息合作等方面,加强与内河港口的合作联动,加快推动运河经济高质量发展。

王海建认为,济宁港区位优势和多式联运优势明显,京杭运河和瓦日铁路等多条铁路交汇,上联晋陕蒙,下联江浙沪,运河经济和文化带和淮河经济带的叠加优势,具有一定产业基础,龙拱港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自动化内河港口,并且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内河水运经济发展。”

“目前,内河投资力度加大, 逐步转向为区域性、结构性补短板。2035年,内河千吨级航道达到2.5 万公里,年投资强度需800亿元。京杭运河通航条件好,长三角内河高等级航道加快整治,整体改善,沿线掀起内河航道和港区建设热潮。”王海建指出,目前,上海港也在投资布局安吉、湖州铁公水、淮安等内河码头,推动大治河河海直达通道开工建设,投资汉唐航运,推广河海直达船型,推动ICT布局和业务,出台内河市场策略,加大市场培育,争取政府集疏运培育补贴,进一步加强与内河港口的合作联动。

针对下一步合作联动,王海建表示,希望各方能加强顶层设计,系统谋划,明确合作目标和方向;完善政策支持,营造良好合作环境和内河港航生态圈;加强交流合作,促进经验分享和技术创新;优势互补,业务合作先行,创新模式,实现共赢。


2、张广宇:释放内河港航经济效能,再现京杭运河航运盛景




“一条大运河,半部中国史。孕育中华千年文明,成就城市繁荣富庶。济宁能源将坚持开放、合作、融合、共赢理念,与各方一道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谋合作新篇章,书写千年运河‘新精彩’。”在3日举行的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物流发展论坛上,济宁能源发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广宇表示,济宁港将深化与江苏、安徽、浙江、武汉、重庆等省市港航企业的合资合作,打造港口联盟,实现港港联动、抱团开发,推动业务联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京杭运河是南北商贸流通、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不仅是发展航运经济的‘黄金水道’,还带动了沿线城市经济繁荣发展。沿线城市依托内河航运网络,协同联动沿线特色产业,共同赋能运河经济高质量发展。”张广宇讲到。

张广宇介绍,济宁位于京杭运河常年通航的最北端,是国家规划的京杭运河六大重点建设港口之一。京杭运河贯通济宁251公里,占全年常年通航里程的近1/3。2000吨级船舶、万吨级船队可直达长江、杭州。瓦日铁路、新兖铁路在济宁与京杭运河交汇,形成了轴心位于济宁,辐射“一带一路”、 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的 “丰”字型物流大通道,降低物流成本10%—30%。

“2020年5月16日,济宁市成立济宁港航发展集团,为推动全市港航资源集约化运营、规模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张广宇说,2022年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把现代港航物流战略列为全市九大战略之一,做出了“建设亿吨大港口、发展亿吨大物流、培育千亿大产业,打造山东对内陆和国际开放的桥头堡”的战略决策,举全市之力推动内河航运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张广宇介绍,目前,济宁已建成山东省首条二级标准航道。全市重点港口进港航道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航道里程达360公里。建成“一干双线十二支”高等级航道网。建成梁山港、龙拱港等铁水联运示范港口。梁山港入选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龙拱港建成全国内河集装箱示范港口。开通集装箱航线21条,通达50多个港口,物贸网络覆盖全国20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国际物流拓展至9个国家。2022年,济宁港实现吞吐量585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5.85万标箱,位列山东省第5位。今年1—6月份,实现港口吞吐量3456万吨,集装箱运营9.1万标箱,逆势分别同比增长22%、295%,跃居至全省第4位。预计今年全年港口吞吐量突破7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5万标箱。

“我们将按照绿色化、智慧化、标准化、现代化要求,加快全市港航资源整合,重点打造梁山港、任城港、微山港3大亿吨级港口群。”张广宇谈到,同时,快速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构建“公路+铁路+水路+集装箱+内河口岸”多式联运新体系。

“济宁港将以贸易为引领,重点发展‘煤、焦、钢、粮、铁矿石、农副产品’等大宗商品物流运输,在上海、浙江、湖北、海南、新加坡等地布局物流贸易中转基地,拓展物流服务大网络。”在谈到发展亿吨大物流时说,张广宇说,建设集云端贸易、智慧港口和数字物流“三位一体” 数字化平台,为客户提供贸易、物流、金融等全流程线上服务,加快培育济宁大宗商品交易中心。

张广宇表示,济宁港将依托“丰”字型运输网络,构建大宗货物公铁水多式联运新模式,向上对接一带一路,对下联通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中间对接腹地企业,持续为客户降低物流成本。大力推广新能源船舶运输,布局“气化运河”“电化运河”新赛道,引领内河航运绿色转型。联合上下游钢材、粮食、物流、贸易、仓储等龙头企业合资合作,加快推动临港多元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打造六大百亿园区。

张广宇表示,面向未来,济宁能源将以“强港航、畅物流、兴产业”为使命,聚焦“亿吨港口、亿吨物流、千亿产业”,加快构建通江达海、连接全国、通向世界的大格局,打造成为中国北方内河航运中心、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3、黄有方:依托大运河,打造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廊



“港口物流是一个集聚效应、先行优势显著的一个行业,要抢抓机遇、只争朝夕。”在8月3日上午举行的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上,上海海事大学原校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黄有方在演讲时表示,京杭大运河与瓦日铁路、长江、新菏兖日铁路等重要通道联通,多式联运基础优越,大运河经济带正在形成,济宁等沿线重点城市可利用运河优势,积极争取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黄有方认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十四五”发展的战略布局,物流业的发展在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中起到支撑、保障、先行作用。内循环方面,依托大运河,连接京津冀和长三角,融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骨干网络。外循环方面,国际航运向内地拓展成为行业趋势,大运河通江达海、承东接西、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将充分发挥,可以考虑申请保税区建设,落地自由贸易政策。“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聚焦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现代物流运行体系。强化多式联运组织能力,培育发展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打造经济和产业发展走廊。

“‘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系统性变革。中国交通碳排放1990-2018年复合增速达到8.3%,碳排放上行压力较大,绿色化势在必行。”黄有方谈到,运河通道发挥水运大运量低污染优势,减少环境污染。同时,大运河通达与海运通道相比,可显著减少货物从济宁到长江总路程,有利于减少运输能耗和排放。多式联运通过推进公水铁联运,增加内河航运和铁路运输比重,有效降低碳排放。大运河采用LNG或者电动力绿色标准船型,内河港口采用新能源货运车辆,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整合沿河小码头,有利于退港还城,恢复宝贵岸线和生态资源。

“依托京杭大运河运输干线,以沿线经济大市为核心,发挥经济集聚和辐射功能,联结带动周边区域等级规模城市的经济进展,由此形成线状延伸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的经济走廊。依托这一‘黄金水道’,加强沿线城市的产业联动和物流合作,可以构筑产业链供应链生态体系。”黄有方认为,运河沿岸城市产业体系相对错位。依托运河航运,将促进相关城市的合作,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复兴运河经济。依托瓦日铁路和西北能源生产基地,为大运河中下游提供充足的能源供应。依托山东农业大省,为长三角地区提供优质粮食、蔬果产品。同时,背靠广阔的北方腹地,为大运河下游的轻工、电子信息产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此外,黄有方还谈到,要重视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他说,京杭大运河、孔子、水泊梁山是每个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文化形象,充分发挥文化认同的优势,有利于迅速打响济宁大运河物流品牌。


4、黄一笃:大运河黄金水道焕新使命



“护航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我们将携手打造济宁粮食物流集散基地。”在3日举行的京杭运河(济宁)港航经济发展论坛上,侨益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一笃表示。

黄一笃谈到,我国区域间地理条件差异大,粮食的产区和销区具有明显的区域性,造成区域间的供需错配,形成“北粮南运”的流通市场,也同时创造了跨区调配的大宗粮食物流机会。

“助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京杭运河将再度发力;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运河航运使命在肩。”黄一笃认为,侨益物流将立足优质粮源生产地,打造济宁港集采功能品牌,助力“双循环”驱动,打造内陆港经济示范区。

“我们将通过端到端服务,构建安全高效农产品供应链物流通道。”黄一笃表示,通过完善物流服务环节和增强服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成本最优、时间最快、货物保全的优质物流综合服务解决方案。基于数字化打造包括收储运一体化、网络货运平台、散改集、定向粮食监管平台等在内的特色系列产品,通过打造产融结合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 ,为企业把握商机及企业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整体物流方案支持及资金支持。

黄一笃表示,下一步,将携手济宁能源合作深耕济宁周边粮食市场,在粮食新兴产业项目招引、专业人才协作等方面积极探索多元合作模式,实现双方共赢发展。

 

来源:齐鲁壹点、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