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人类历史上杰出的水利工程,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它时空跨度长,涉及的遗产类型丰富,景观性特点鲜明,活态遗产价值突出。2019年,国家层面《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相继出台,大运河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文化标识被列入重大文化工程。对于运河城市而言,传承利用好大运河文化遗产,将其建设为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文化体验空间成为更切近的任务。
淮安位于大运河中部,是黄、淮、运河交汇的关捩之处,运河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内涵丰富。近年来,淮安围绕运河之都的品牌建设,在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2023年开始,淮安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管办+集团”模式,全面推进大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工程,运河文化长廊“四行”系统不断提升,淮安中国水工科技馆主体封顶,板闸遗址公园正式开园,大运河文化宣传推介不断出新出彩。
虽然工作成效突出,但大运河遗产保护利用的复杂性也在客观上牵制着淮安市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具体表现如下:
1.缺乏综合反映运河文化遗产的平台,遗产资源的系统梳理不足。
运河文化遗产内涵丰富,涉及遗址、纪念地等物质形态,仪式、表演、文学等非物质形态以及水利、船舶、商事、饮食等文化空间形态,由于运河本身功能和价值的多样性,运河遗产的管理客观上分散在航运、水利、文物、文化、旅游部门,所属部门多头化、管理主体多元化,在多元协作的整合建构方面也有明显不足。
2.缺乏运河文化遗产统一标识和简介,遗产要素宣传推广不均衡。
淮安作为大运河文化遗产点高度密集的区域,目前只有清口枢纽等地有世界文化遗产标识,其它很多重要遗址、遗迹并没有统一标识,线上导览资源的建设也有明显不足,导致遗产点虽多,却没有形成规模效应。
3.运河文化遗产的活态呈现尚嫌单薄,运河精神传承融入体现不足。
目前对大运河遗产的展示更多集中在遗址、遗迹和故事中,运河文化遗产作为活态遗产对社会生活的融入度不高,与当下工作、生活,现代精神的联系不够。目前体现运河交通特色的游船航线和主题路线还较为单薄。
大运河文化遗产融合了文化要素和自然要素,是物质与非物质共同建构,动态与静态协同呈现的文化空间,这就决定了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是一个整体性的工程。立足淮安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借鉴学界研究的成果和其它运河城市的发展经验,有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设淮安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档案数据库,跨部门汇总运河遗产资源信息。
建议由大运河办牵头,组织专题工作组,协同水利、航运、文旅、商务等部门,聘请文史专家对现有淮安运河文化遗产及相关历史资料进行全面汇总梳理,并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形成淮安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为分层分类规划、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
未来可借鉴宁波市“一网三库两平台”模式进一步健全文化遗产管理体系,探索实现大运河遗产资源的线上查询功能,以大运河遗产为主题发布文旅数据。
2.制作淮安运河文化遗产手绘地图,整体设计标识系统、组织讲解资源。
建议由文旅集团牵头,在全盘考虑运河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上,整体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1)一幅地图。选择淮安运河文化遗产的核心遗产点以及兼具代表性和传播性的遗产要素,制作一幅运河文化遗产手绘地图。
(2)一组标识。整体设计运河文化遗产标识系统,将现有运河文化遗产进行分类标识,全面展现运河文化遗产的分布,加强公众的直观感知。
(3)一套讲解资源。在运河文化遗产点逐步推行二维码等线上讲解资源的提供方式,提升运河文化遗产的宣传推广的覆盖面和渗透力。
3.加强运河文化遗产活态呈现模式和线路的开发。
一方面,借鉴Eco-museum(活态博物馆)的理念,在固态空间中加强运河文化的活态展示。比如保留大量原住民的河下古镇,在其建设中关注与运河文化相关的“社区生活”“城市活力”“活的文化”,既坚持原真性保护,强化社区文化认同,也在社区居民的参与下持续推进整体更新,形成与城市发展相关联的动态保护。未来以河下古镇为引领,加强类似社区点的培育。
另一方面,加强动态展示线路的设计。建议在淮安与运河相关的遗产点,有意识地加强游船线路的设计,并结合社会需求,加强线路预约、定制服务的供给。设计以名人足迹探访、文学名著等内容为主线的多样化的研学线路,拓展遗产动态呈现的路径。
4.将运河精神的传承深度融入淮安城市发展思路。
大运河文化开放的精神特质给运河城市带来的是强大的对外交流意愿和可贵的创新精神,因运河开放性和连通性而来的“清新、活泼、开朗的气息”是运河城市的重要特质。在当下淮安枢纽新城的打造中,应延续开放包容的运河文化基因,加强开放性和连通性的发展设计和宣传。
(市政协委员,淮阴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副处长、学科办副主任,九三学社市委副主委 杨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