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动态
当前位置:   淮安政协文史网 文史动态
挖掘淮安特色文化资源 扩大历史文化名城影响
时间:2024-04-01  来源:  字号:[ ]

淮安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多次对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市政协委员张瑞晴建议,要强化文保意识,活化利用遗产,由点及面谋划,打造运河文化长廊。“大运河是绵延的文化根脉,更是鲜活的生态绿脉、涌动的经济动脉。”市政协委员刘奇认为,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相统一,开发研究运河文化项目数字形态,再现运河之都的辉煌历史和发展脉络,打造“千年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

近年来,我市紧抓淮安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试点单位的契机,不断创新探索“红色旅游+”发展路径。市政协委员金媚建议,要持续提升“周恩来总理家乡”“三大名著诞生地”等文旅品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有机整合淮安红色资源和千年文脉。市政协委员李永权建议,要优化红色基因传承和延续机制,融合周恩来纪念地与全市红色文化的旅游资源要素,让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结出累累硕果,更好展示“象征意义”。

淮安是淮扬菜的重要发源地,于2021年获得“世界美食之都”称号。“要扩大淮安美食影响、做强美食IP,推动美食与淮安地域文化深度融合,以新场景、新体验、新业态吸引更多年轻消费群体,擦亮‘世界美食之都’金招牌。”市政协委员王丽说,除了精准对接“二八法则”下的高端市场、推出淮扬精致餐饮外,还要将美食产品大众化,推动淮扬名菜小吃化,主动策应市场,融合多元文化。

目前各县区围绕全市文化发展“风向标”,初步挖掘了洪泽船文化渔文化、金湖荷文化、盱眙龙虾文化、淮阴区母爱文化等地方特色。市政协委员胡妍慧建议,要找准文化遗存发力点、打好民俗文化地方牌、用好品牌文化新载体,引导文化产业与IP引流双向循环,让我市各县区的文化潜力转化为提升城市影响力的文化实力。  

专题协商会上,市政协委员马世良、干露、张海波、徐金红、沈军等也踊跃发言,从挖掘文化资源、保护非遗瑰宝、强化创意理念等角度,对我市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建言献策。针对委员们的建议,相关部门现场回应。王向红表示,委员们的发言涵盖方方面面、聚焦重点难点,富有代表性、针对性,政府部门将更加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淮安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市,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贡献更多淮安探索。


(市政协文化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