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史博览

泉夫:与运河息息相关的独特职业

发布日期:2024-01-29 来源:

在大运河畔,曾有一种与运河息息相关的独特职业,名叫泉夫。

作为明清时期运河会通河段重要的济运群体之一,泉夫主要负责疏浚泉源和泉道,使会通河沿线附近的泉水源源不断汇入运河当中,以维持运道的畅通。


清《漕运图卷》(局部)

为何聚集在会通河段


为什么泉夫这一职业主要聚集在会通河段呢?这要从明初说起。

由于元末明初的战乱等影响,元代山东境内开挖的会通河已严重淤塞。明永乐年间,明朝迁都北京,为保障漕粮等物资源源不断从南方运输到北方,永乐九年(1411),朝廷决定在元代运河基础上,疏通山东境内的会通河。

经过疏通后,会通河从山东临清起,至江苏徐州止,将近四百里,比元代旧的会通河更长。明代会通河完全由人工开挖而成,是京杭大运河中最关键的一段。这条运河开通后,南来物资就可全部经由水路运输到北京,中途不用再长距离改换陆运,大大减轻了运输负担,提高了运输效率。

但是,会通河是整个京杭大运河中地势最高的一段,这一带没有自然河道能往会通河中补充水量。同时,会通河所处地带降雨集中在夏季,而漕粮起运自春季便已开始,正是会通河缺水的时期。


清《潞河督运图》(局部)

如何增加这段运河的水量,保障漕粮正常运输呢?鲁中一带有许多出水量丰富的泉眼,这些泉水便成了枯水期接济会通河的重要水源。然而,泉水需要有人看管,并根据季节和环境的变化随时疏导,才能流通汇集在一起,疏浚泉水成为明代一项重要的工作,泉夫这一职业应运而生。


泉夫只管泉道吗


泉夫的职责有哪些?最重要的当然是疏浚泉源、泉道,以保持泉水的畅通,从而顺利补充会通河的水量。由于每年春季开始漕运,正是会通河缺水之时,所以泉夫对泉源、泉道的疏浚也多在春夏进行。疏浚泉水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寸尺疏导,汇聚成流,十分不易。

其次,泉夫还要在泉道两岸栽种柳树,这样可以遮蔽泉水,使泉水不易蒸发,从而保持泉水的流量,使泉道不被淤阻。除此之外,泉夫还要开挖更多的泉源,以增加会通河的水量。通过泉夫的不断开挖,明代济运之泉的数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


清《潞河督运图》(局部)

到了清代,泉夫除了要浚泉、栽柳,还多出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协浚运河。冬季天气寒冷,水源冰冻,不便于浚泉、栽柳,泉夫则被调往运河,协助浅夫挑挖泥沙。康熙十九年(1680),《鱼台县志》就记载了泉夫协浚运河的事情:“本年十二月,又将前项泉夫十一名,调赴泇河厅过堂,挑挖彭口,各里帮贴食米,每名十八两。”


泉夫也有奖励政策


从来源上看,清代泉夫分为佥派和招募两种。佥派泉夫,就是以徭役的形式强制征发泉源附近的百姓充当泉夫。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种沉重的徭役,而且对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雇募泉夫的形式逐渐流行。如康熙九年(1670)九月,河道总督罗多奏请派山东、江南两省民夫充当泉夫等河工,工部讨论后认为佥派民夫不便,应先尽力招募,倘若无人应募,再就近佥派。这次召募泉夫等河工虽是情况紧急之下采取的临时决定,但表明召募泉夫成为一种趋势。至康熙十二年(1673),河南最早开始停止泉夫等河工的佥派,改为以银雇募。此后,江南河夫也照河南之例,由佥派改为招募。

清《潞河督运图》(局部)

此外,清廷对浚泉有功的泉夫采取奖励政策,提高泉夫的劳动积极性。雍正四年(1726)规定,“山东运道全赖泉源输助,请令州县官时加疏浚。其额设泉夫,因地酌加增减。有能浚出新泉者,酌给银米,以示奖励”。

泉夫的辛勤劳动,使得泉源数目逐渐增加。至康熙十五年(1676),山东有济运任务的东平、平阴、汶上等17州县的泉源达到427处,保障了运河畅通。


(来源:中国大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