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特意采访了99岁高龄的抗战老兵朱志成。眼前的朱志成尽管已年近期颐,白发苍苍,步履蹒跚,但腰杆依旧挺得笔直,对那段投身抗战的经历,至今记忆清晰。
老人回忆,1939年4月,涟水城被日军侵占。“日本鬼子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老百姓随时面临死亡的威胁,伪保长带领土匪、汉奸肆意横行,把人活活逼死的情况时有发生。时年仅13岁的朱志成“做梦都想当兵打鬼子!”
朱志成的舅舅嵇萍、嵇伍伦是地下党员,经常组织地下武装对伪匪、汉奸给予痛击。1942年,朱志成16岁。当年4月,经舅舅嵇伍伦推荐,朱志成放弃学业,参加新四军。“手里有了枪,心里很激动,一遍一遍地擦拭,一天一天地练枪,恨不得立刻就上战场,打日寇。”老人回忆说。
1945年10月,新四军苏中军区主力会同苏北地方武装,在盐阜地区对拒绝投降的伪军展开进攻性战斗。朱志成参加了这次战斗,“敌人像恶狼一样冲过来,我身边的好几个战友都倒下了,冲锋号一响,我们立即冲向敌人。”朱志成记忆犹新的是,“当时,我发现有一个敌人向我们的班长冲了过去,我一个箭步越到班长身边,和班长一起砍杀了这个敌人!”
还有一次,部队向山东进发,途中遭到敌军突袭。“连长命令我和一部分战士绕到敌人后方,采用‘两面夹击’战术,打击敌军的嚣张气焰。”朱志成说,他们沿着一个山沟悄悄地摸到敌人身后,然后集中开火。敌人以为新四军的部队来了增援,吓得仓皇逃窜。
抗战期间,朱志成或打游击,或正面迎敌,先后参加过抗击日寇、打击伪匪的大小战斗几十场,他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多次受到部队首长表扬。1946年春,朱志成突发疾病,不得不离开部队。“知道要离开部队了,哭了好久。”朱志成说,返乡后,他担任地方民兵营长、五港区钦工乡朱庄村村委会主任多年,遇到难事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各项工作带好头,受到地方干群的一致认可。
1946年10月19日,国民党整编第74师兵分三路向涟水进攻。“涟水保卫战”由此打响。朱志成所在的村不仅驻扎了很多华中野战军的部队官兵,也是部队后方医院的驻地。这一次,朱志成虽然没有扛枪上战场,但他依然舍生忘死冲在前线,组织担架队抢救伤员,同时组织人力磨面、做鞋,为前方将士做后勤保障工作。
采访结束,我们搀扶老人下楼。途中,他还叮嘱我们:“一定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牢记初心,不忘使命,珍爱和平,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文章来源:《淮海晚报》2025年4月15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