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史料
出生入死闹革命 无怨无悔写人生——抗战老人张震亚的故事
时间:2025-01-26  来源:  字号:[ ]

张震亚,1925年5月24日生,涟水县南禄乡冯罗村(今石湖镇淮泽村)人,受家族影响,张震亚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读过《我们的出路》《大众知识》《论持久战》等文章,立志参加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1942年,17岁的张震亚参加革命,起初做儿童团工作,后做青年工作,并成为当地的后营乡游击小组成员,和战友们一面打游击,一面坚持敌后根据地工作,发动、组织群众支持抗战。

张震亚、宋桃夫妇获抗战70周年纪念章

勇敢的游击队小战士

回忆起抗战的烽火岁月,老人思路清晰,讲述过程的那种画面感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当年的枪林弹雨中。

老人介绍说:“我们游击小组成员有乡支部书记王士栋,中队长杨文珍,农会长王者仁等,我当时是区儿童团长,乡青年会长,游击小组的同志年龄都比我大,我也特别受到他们的照顾。我用的是一支小马枪,又短又轻,射程没有长枪打的远,但打起仗来,我总是很勇敢地向前跑,接近敌人才开枪。我前后参加大小战斗十余次。1942年10月,我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涟水被日伪占领期间,张震亚和他的战友们依仗地形熟,群众基础好,在涟灌阜一带南禄、百禄、佃湖、黄圩、殷大东庄等地频繁活动,昼伏夜出,给日伪军沉重打击。游击队威震四方,离百禄沟据点较近的伪乡保长,在游击队感召下,对敌人也是表面应付,暗地里为游击队服务。

涟水抗日第一枪纪念碑

后营乡东边有一条南北公路,敌人常成群结队从此经过,游击队就在离敌据点约十里路的圩东附近公路两侧打埋伏。因敌我力量悬殊,故游击队也不设包围圈,不和敌人打阵地战,只打骚扰战和消耗战,常常是敌人刚过去不远,游击队就出现在敌人后面,追着敌人屁股打,敌人没有准备,措手不及,也不敢反扑,只能边打边逃,靠机枪掩护,逃回据点。

1942年冬的一天,盘踞在百禄沟的日伪军约一百余人到后营乡附近扫荡,刚到四大门庄西就被游击小组和联防队民兵围住,战壕里步枪土炮一齐开火,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惊慌失措,不敢前进,只好趴在平地上向四面开枪,边打边退逃回据点。老人介绍道:“那次我向敌人放了三枪,鬼子发现后即向我射击,打得我满脸是土,帽子顶也打坏了。战友顾益宾迅速把我拉下沟,使我有幸脱险。不过,在这次战斗中,我们中队长杨文珍身负重伤,只两天就牺牲了。他是佃农出身,身体魁梧,胆量过人,英勇顽强,牺牲时只有30多岁。”

1943年3月24日夜,张震亚跟随百禄区区委的张桂生从后营到东小圩一家联络点住宿。次日拂晓,一队日伪军来袭,情急之下,他俩立即从后门向北转移,边鸣枪示警,边下到战沟,占领有利地形。此时枪声大作,周边各村的联防队民兵听到枪声后立即聚集过来,向敌人猛烈射击,敌人处处挨打,最后丢下数具尸体,仓皇逃回据点。这场战斗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不幸的是金东乡支部书记、联防队指导员路均平为掩护其他同志而壮烈牺牲,年仅19岁。1945年,中共黄圩区委根据烈士家乡人民的要求,将烈士出生地命名为均平村(现属响水县黄圩镇)。

在苏北地区的抗战史上,东小圩战斗很小,小到史志书籍中都没有记载。但在敌占区,这样的战斗随时都有发生,地方游击队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积小胜换大胜,坚持到全国抗战胜利。

涟水战役中的战场

1943年春某一天,张震亚和10余名联防队员住进梁大桥小河南一户群众家。黎明时分,突然来了一百多敌人从东庄头包围过来,队员们发现敌情后立即撤到庄西一条南北大沟,依托地形与敌人展开激战,尔后佯装撤退转移出庄。当敌人蜂拥进村大肆抢劫时,队员们又忽然杀个回马枪,将没有防备的敌人打得抱头鼠窜,丢下抢来的牛、驴、羊、猪和粮食等物资,狼狈逃回据点。  

还有一次,日伪军突然出动数千人和一架战机包围了殷大东庄,在庄子里的部分县大队队员和县区机关人员以及当地的民兵迅速组织进行突围,虽然成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但已经升任区队指导员的王士栋和农会长王者仁惨遭敌人杀害。

老人的回忆,使我们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游击队员们在家乡的土地上,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地与敌人展开“躲找”式麻雀战的情景。

涟水战役中我军某部在阻击敌人

多面手的解放区地方官

参加革命后的张震亚一直都在地方工作,担任过大南乡指导员,南禄区青年主任。他一手拿枪杀敌,一手拿算盘和地主算账,在根据地减租减息,增加雇工工资,反奸惩霸,参加土地改革,土地复查,发动群众参军。老人回忆说:“在战争年代,支援前线、支援战争是中心任务,战争压倒一切,情况紧张时干部都是军事化,坚持原地斗争,反对退却逃跑,人不死枪不丢。事实正是这样,敌人大举进攻,你跑到那里去呢,只有坚持原地斗争,等待大反攻。”

抗战胜利后,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发动内战,1946年大举进攻解放区,涟水和全国各地一样转入残酷的对敌斗争。

第二次涟水保卫战失利后,涟东的区乡干部带领地方武装随部队向北转移。一天傍晚,为了摸清敌情,张震亚带领小分队转头向南侦察,快到四大门庄口时,发现有100多人的敌军先头部队迎面而来。小分队用火力侦察,敌人随即用机枪和小炮疯狂射击。当时天色快黑,敌人怕遭我部队埋伏,赶紧回头撤走。哪知国民党后面的部队,听到枪声,慌忙赶来增援,在黑暗中辨别不清,与先头部队打了起来,机炮声不断,非常激烈,打了足足一个小时,才发觉是“误会”。没想到涟水保卫战后的第一次战斗,居然在敌人的“狗咬狗”中结束。

随后,涟东县委决定,老弱病残和妇女随大部队继续转移,年轻力壮的干部民兵一律回原地继续打游击。张震亚和一部分干部民兵连夜回乡,靠群众掩护,白天隐藏,夜间活动,坚持原地斗争,打击牵制敌人。三里坊距离公路不远,敌人在此驻扎部队护路,张震亚带领游击队员就在二三里路外的包庄一带隐蔽,有一次敌人换防,前边刚撤走,后边还未到。游击队得到消息后立即带领群众冲上三里坊,弄回几百斤大米和不少物资,还有羊、驴等牲口,并切断敌人的电话线,拆毁敌人的工事。他们刚撤出庄头,敌人就到了,放了一阵子枪,也不敢贸然追击,游击队和群众靠圩、沟地形掩护,安全撤回。

我军担架支队在运送伤员

1947年春天,张震亚和地方民兵游击队在方圩、百禄等地不断袭扰敌军。一次对敌战斗中,张震亚的堂哥张茂纯负伤被俘,宁死不屈,被敌人杀害。张震亚还有个小两岁的亲堂弟张茂余,是抗战烈士张茂训的亲弟弟,共产党员,原是村治安主任,智勇双全。国民党进攻涟水前夕,被组织上调去参加涟水县武工队,在涟水战役中牺牲。张氏家族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有3人成为烈士,让人动容、景仰!

涟水战役烈士纪念碑

1948年7月,涟水全境解放,淮海战役即将打响。张震亚积极响应组织号召,参加区担架队(一个担架队约150付担架、900余人)随军支前,任担架队教导员。老人介绍说,当时每付担架配备6人,其中有一人作预备替换,一人是带枪民兵。担架队的任务是抬送伤员和军用品,张震亚带领担架队在枪林弹雨中东奔西跑一个多月,出色完成了任务,部队团部还专门写了一封表扬信送到区委。淮海战役胜利后,张震亚调到县委工作队、地委工作队和苏北农村工作团担任组长、队政委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张震亚先后担任过淮北盐特委灌东厂副厂长、盐区副区长、猴嘴区副区长、连云港市汽车公司书记、连云港市交通局港务处书记等职,于1985年离休。张老的夫人宋桃也是一位老革命,涟水南集镇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2019年过世,享年93岁。

现在,张老已经97岁了。谈到自己的人生之路,老人家常说的话就是:“感谢党的培养,我投身革命,无怨无悔,有生之年我还要为党和人民贡献余热。”

涟水革命烈士陵园的烈士墓碑

(作者:徐和平,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