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史料
记忆中的砻坊
时间:2024-12-20  来源:  字号:[ ]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们东作庄(原属淮安区泾口镇)二百多户人家,只有两个砻坊。我家有一个由爷爷经营的“吕家砻坊”,在东作庄的第一排西段。还有一家“纪家砻坊”,也有人称“纪家大碓”,在东作庄的第二排东段。

为什么叫“砻坊”?因为那时候,农民收获的稻子,要加工成米,一般都是先上“砻子”,经过砻子的旋转碾压,初步加工成了“糙米”,经过手摇风斗,刮掉稻壳,留下糙米。第二步,到大碓臼里,经过舂碓,剥除糙米的外层米皮,成了“熟米”。所谓的“熟米”,并不是煮熟的意思,而是去掉外皮后,可以下锅的米。

从碓臼窝里扒上来的,是米和糠的混合物,经过“过筛”,把碎米和细糠筛漏到筛子下面,提出整米。再经过用簸箕掀波或风扬,去掉残留的碎稻壳,就成了成品米了。

那时候,东作庄可以舂米的小碓还有几家,有吴家小碓、杨家小碓、高家小碓等等。有些人家为了“就近”,不去砻坊排队上砻子了,就直接将自家稻子倒进小碓,经过舂碓,去除稻壳。但这种方法出米率不高,因为碎米多,甚至许多米粒被舂烂成米粉,跟糠混在一起了。所以,讲究出米率的人们,宁愿排队等着,坚持上砻坊加工。

到砻坊加工稻米是不需要付加工费的。办砻坊的农户只提供加工工具——砻子、手摇风斗和大碓,人工是各户自己出力,办砻坊的人家图的是落在风斗前面的一些稻壳(当地叫“砻糠”)。

砻糠

办砻坊,虽然可以赚取砻糠(解决自家烧饭的燃料,多余的还可以出售),也是要付出的。每年春季,我爷爷和我父亲都撑着小木船到荡南(宝应县东部的一个地方)去挖“砻浆泥”(一种粘性很强的黏土)。砻浆泥装回来后,就把砻子上原来的砻齿和砻浆泥敲掉,因为去年安装的砻齿已经磨损得太短了,砻浆泥也磨损变薄了,碾压稻子时的重量也不够了。安装新砻齿时,先准备好新的砻齿。新砻齿是大约三寸见方,厚度约一厘米的桑树木片(或其他硬质木片)。上、下两盘需要一百多片。砻浆泥经过加水、搅拌、捶打,整成三寸宽,三寸高的长方体,用刀切成厚度约两厘米的方块。

取一桑树木片,捶打进砻盘的齿槽里 ,再取一个切好的砻浆泥片,紧贴砻齿放好,再取第二片砻齿,打进齿槽,再贴一片砻浆泥……待上下两盘的砻齿和砻浆泥都装好后(都是齿朝上搁置),还要收料、加箍。收料就是用小木槌定时从新齿的内、外、上三面轻轻敲打,直至砻浆泥干透为止。加箍就是长条形的铁皮替砻齿做一道箍,使之成为一坚固的整体。装了新砻齿的砻子开始工作后,由于砻浆泥的耐磨度不如桑树砻齿,就迅速被磨凹下了,成了低于砻齿的凹槽。稻谷经过旋转碾压时受到的摩擦力就变大了,这就提高了碾磨效果。

20世纪80年代机械化碾米机

那时候,人们为了一丁点的收获,不惜付出琐碎复杂而辛苦的劳作,即使长年累月地“泥到膝盖水到腰”“脸朝黄土背朝天”,也都无怨言。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勤劳俭朴,才能让自己的家人,自己的后代较好地活下去!

跟现在这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相比,那时候太落后了,说是原始社会都不为过。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也没资格嘲笑那个时代的先辈们,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可能再过几十年,我们目前的生活状况,也成了落后的旧时代了!

(作者:吕殿洪,文章来源:“映像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