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亲史料
张俊:抗大四分校陶林间谍案举报人
时间:2024-10-28  来源:  字号:[ ]

2024年6月7日,我们应约前往辽宁省本溪市,采访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四分校(以下简称:抗大四分校)淮宝普通科女学员张俊。现年96岁的张俊面色红润、精神抖擞、谈笑风生,一口地道的淮安乡音,让我们打心底里生出一种亲近感。

张俊,曾用名张德俊,1928年2月生,江苏省淮安县(今淮安市淮安区)驸马巷人。其母因病早逝,张俊自幼随祖父、祖母生活。“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她一边操持家务,一边随祖父读私塾,直至小学毕业。

1939年,侵华日军侵占淮安县城前,张俊与祖母以及叔叔们举家迁至祖母的娘家一一淮宝县(于1940年7月开辟,于1950年4月撤销)岔河镇。她辍学在家,但其求学之心从未泯灭,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岔河镇乃红色热土,张俊的亲属中有不少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军队或政府工作,这对其人生观的形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心跟着共产党干革命的崇高理想,在她的心里生根发芽。

1940年2月,张俊瞒着家人与8名同乡一起去韦集小街投奔新四军,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

1940年4月,张俊已经是淮南大众剧团8分团团员、淮南艺术专科学校(新四军开办的学校)学员,随后进入淮宝干训班学习。1941年1月,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任淮宝办事处胡桥区妇救会主任,同年6月任淮宝办事处文化教员、会计。

1942年1月,为大量吸收根据地范围内具有高小和初中以上文化的学生,加快培养地方干部,由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彭雪枫担任校长的抗大四分校在根据地内发布招生广告,招募男女青年,创办淮宝普通科。当时,张俊年仅14岁,按照《抗大四分校普通科招生简章》的规定,未达17岁的最低入校年龄。在张俊一再请求下,后经淮宝县政府协调,学校鉴于她的特殊情况,又是本地人,且具有文艺特长等优势,特别批准其进入抗大四分校第四期普通科学习。

1942年2月底,首批录取学员200余人到校报到。学员中,多为青抗会人员、农会会员、妇抗会会员、武装基干民兵队长,亦有来自各个阶层和敌占区的知识青年。这些学员年纪尚轻,充满爱国热情,抗日情绪高涨。抗大四分校普通科起初设在淮宝县岔河西南乡的孙夏庄,不久陆续迁至袁家三门、四门和高良涧,后来驻扎于淮宝县曹王庄的抗大四分校。

谈笑间,张俊还情不自禁地唱起了《抗日军政大学校歌》:“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人类解放,救国的责任,全靠我们自己来担承……”歌声动人、旋律优美、激情澎湃、曲调沉稳、雄壮有力。张俊一边唱着歌,一边轻轻打着节拍,举手投足间仿佛又回到那充满烽火硝烟的抗战岁月。张俊关于抗大四分校陶林间谍案的记忆也再一次被唤醒。

在张俊的记忆中,淮宝县曹王庄东西长约十里,素有“十里曹王”之称,简称“曹王庄”。抗大四分校移驻于此,引起了敌人的注意,敌人费尽心机,妄图派遣日本特务打入抗大四分校刺探情报、搞策反、伺机破坏。经过深思熟虑,日本特务机关派出一名20多岁、容貌甚美的女特务,化名“陶林”,从淮安城内来到曹王庄的抗大四分校。她巧言令色,谎称自己是学生,不堪忍受日本鬼子的压迫,专程到根据地投奔新四军。当时,负责招收学员工作的张健同志,政治上疏忽麻痹,思想上疏于防范,被陶林以谈恋爱为诱饵,让其如愿以偿地混入抗大四分校普通科。

在普通科学习期间,陶林觉得张俊亦来自淮安城,涉世未深容易哄骗,遂以同乡为由,设法与她套近乎。殊不知,张俊受党的培养教育,政治觉悟非常高,革命警惕性特别强。一开始,张俊念其乃淮安城老乡,遂与之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后来,陶林经常在张俊面前抱怨学校生活艰苦,散布反动言论。张俊起初碍于老乡情面,并未在意,在她看来,在抗大四分校普通科学习,有军装穿,能吃饱饭,已足矣。然“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久而久之,张俊觉得陶林的言辞愈发露骨,似乎有策反她之嫌,便暗中留意其一举一动。

俗话说,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次,陶林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一张纸条藏于一块砖头之下。岂料,陶林之举已被张俊尽收眼底。于是,她立即向学校领导举报。

后经保卫部门审查,发现陶林身上疑点很多,遂将其送至淮宝县公安局接受调查。为此,张俊被借调到公安局一个多月,专门协助侦破陶林间谍案,并在调查、侦破、取证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经公安局周密侦查,秘书云深同志反复调查研究,不久便拨开了重重迷雾,查明了真相。原来,陶林确系日本特务机关派遣的特务。最终,为保卫抗日根据地,惩治汉奸、特务,淮宝县公安局在岔河镇东庵后面将陶林依法就地处决。

事后,抗大四分校党委专门召开会议,公开表扬张俊同志(其档案资料中有明确记载)在侦破陶林间谍案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对张健同志进行了严肃处理。

(作者:王生标 万清海 袁安龙,文章来源:《淮海晚报》2024年10月14日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