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7 来源:
淮安,作为一座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电视剧这一形式,向世人呈现淮安的风物风韵,展示淮安的人文精神。同时,淮安也沿袭着自古在戏剧中作为重要背景地的传统,常在电视剧中作为取景地和故事背景。
一、淮安电视剧的创作发展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推动文艺繁荣,为地方电视台的发展提供了政策与创作空间,各地电视台纷纷开始尝试电视剧制作,丰富节目内容,推动产业发展。淮阴电视台及部分文艺工作者也开始尝试电视剧创作,一改将传统戏剧剧目搬上荧屏的做法。
1985年,淮阴市与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摄制上下集电视剧《春寒》,开启了淮安市电视剧制作的历程。该剧剧本由淮安人刘宝林创作,他于1977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1978年12月,申请从该校调回淮阴工作。在故乡,他创作了大量话剧、影视剧作品,其中上下集电视剧本《春寒》在1985年被拍成电视剧,并由中央电视台在一频道黄金时间播出。《春寒》的问世和成功对淮阴电视史意义重大,它是淮阴历史上第一部电视剧。次年4月,基于电视剧制作经验的积累,淮阴市广播电视局开始组织拍摄全市第一部自编、自导、自拍,自己全方位制作的电视剧《世上的路》。该剧由市淮剧团罗怀臻、淮阴电视台杨曦等人编剧,贾坤导演,并在中央电视台和省电视台播出。
20世纪80年代的《敌营十八年》是中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电视连续剧
其时,儿童电视连续剧作为重要的电视剧类型,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淮阴市也将挖掘本地历史文化题材作为儿童剧素材。1987年3月,淮阴市广播电视局与南京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了以新安旅行团宣传抗日救亡活动为题材的4集电视连续剧《一群小好汉》。该剧最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其剧本还荣获中国首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二等奖。淮安作为新安旅行团的起始地,是“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精神的发源地。新安旅行团的故事随着时代发展,不断以新的表现形式呈现那段热血激昂的历史。2025年5月,在习近平总书记给淮安市新安小学少先队员回信4周年之际,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淮安市广播电视台、淮安市委党史工办等单位联合制作出品了7集电视动画片《一群小好汉》,该片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CCTV-14)播出,续写了新安旅行团精神传承新篇章。
淮安出品的电视动画片《一群小好汉》
进入20世纪90年代,淮阴市政府积极组织拍摄一批反映地方历史文化的电视剧,其中,1990年播出的《淮阴侯韩信》便是代表。该剧由淮安籍著名演员石维坚参与监制,谢文礼编剧,郭宝昌任总导演,张丰毅饰演韩信。作为经典历史正剧,该剧把人物形象塑造得立体、鲜明,深受历史剧观众喜爱,常被群众反复观看,现今豆瓣评分达8.1。2006年,淮安市电视台与中央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制作的电视剧《金陵子潮》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
电视剧《淮阴侯韩信》和《金陵子潮》剧照
2009年后,淮安市文化产业加速发展。一方面,持续推进影视剧制作,2009—2010年,淮安市政府参与拍摄完成30集电视剧《大将军韩信》,拍摄了由香港演员陈小春主演的电视剧《喋血清江浦》,还制作了总投资1200万元的52集青春励志三维动画片《风影少年》。另一方面,加快影视基地建设,楚汉文化、华娱动力传媒等影视制作企业纷纷落户淮安。2010年7月15日,江苏华娱动力传媒科技有限公司在淮安举行首部电视剧《美丽的家园》(又名《成长的快乐》)开机仪式。该剧聚焦一群生活在美丽园小区里天真烂漫、性格各异的小朋友,以及他们与老师、家长之间面临的问题。
左:《大将军韩信》剧照 右:《喋血清江浦》DVD
2012年,江苏大圣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在淮安市清河区清河街道注册成立。该公司的设立成为淮安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推动了本地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升级。该公司以专业影视策划制作为基石,结合新兴自媒体宣传渠道与多元化媒体矩阵,大力推广文化内容。近年来,参与(制作)多部有影响力的淮安相关作品:2015年,参与制作的3D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票房达9.56亿元,斩获金鸡奖等多项大奖,助力西游记文化推广;2017年,联合中共淮安市委老干部局出品大型文献纪录片《烽火淮安》,弘扬革命精神;2018年,参与出品动画大电影《美食大冒险》,推动中国传统美食文化走向国际。
淮安参与出品的《大圣归来》和《美食总动员》
近年来,随着短剧这一视频领域新兴力量的出现,淮安也投身短剧制作。2024年底,由淮安伏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参与出品的短剧《回家过年》在市区七星岛举行开机仪式,现已在多个媒体平台播出,为淮安影视文化发展再添新彩。
二、以淮安为背景的电视剧
当我们谈及以淮安为故事背景的电视剧,那2024 年在央视精彩播出的《北上》便不得不提。这部剧以花街为独特的叙事舞台,细腻地讲述了花街几户人家在时代浪潮中的命运变迁。电视剧播出后,宛如一阵春风,为淮安花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热度。
电视剧《北上》
其实在此之前,以淮安为背景的影视剧便屡见不鲜。早在1991年,由公安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10集系列电视剧《众志成城》中的一集《热血夫妻》,就在当时的县级淮安市建淮乡(今淮安区石塘镇)正式开拍。该剧生动再现了建淮乡供销社渠南供销站会计李兰英、唐九年夫妇,为保护国家财产,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的英勇事迹,令人动容。2016年,电视剧《海棠依旧》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播出,该剧根据周恩来侄女周秉德所著的《我心中的伯伯周恩来》改编而成,周秉德还亲自担任总顾问,为剧集品质保驾护航。
史诗巨片《周恩来》
淮安,作为京杭大运河沿线的重要城市,明清时期,漕运总督、河道总督均驻设于此。正因如此,在众多以明清为时间背景的电视剧中,淮安屡屡作为故事背景出现。如1995年播出的《淮安奇案》,便是一部以清朝嘉庆年间发生在淮安府山阳县的李毓昌案为原型的电视剧,扣人心弦。历史剧《天下粮仓》《天下长河》与淮安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如懿传》《延禧攻略》等剧也提及了淮安境内的地名。
热播剧《天下粮仓》和《天下长河》都是以淮安为故事背景
当然,来淮安实地取景的电视剧也不在少数。2009年在央视一套首播的军旅题材影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取景于盱眙县的玉皇山山区农村;2014年,由张嘉译、张志坚等出演的历史大剧《大清盐商》热播,片中府衙的场景拍摄于淮安府署,府衙场景在第一集中已经出镜;2019年,赵宝刚执导的电视剧《青春斗》中女主角之一“学霸”丁兰来自淮安,因此剧中有不少场景在淮安实地取景。2024年,淮安府署凭借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还上榜“2024江苏影视剧热门取景地”。
很多电视剧在淮安取景
如今,淮安制作的电视剧和以其为背景的作品不断推陈出新,在多元题材中绽放光彩。它们不仅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更让淮安的文化魅力跨越时空,在更广阔天地间熠熠生辉。
(作者:李静华,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