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03 来源:
大运河文化广场坐落于淮安市清江浦区漕运路,南依里运河,东临京杭大运河现存的古清江大闸,西接水门桥,总占地面积达7万平方米。自2002年9月26日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便一直是淮安最大的市民广场。这一地标性广场不仅是对淮安千年运河文化的深情回望,更以开放包容之姿融入淮安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承载城市精神与文化自信的重要空间。
淮安市大运河文化广场
历史印记:岁月沉淀的文化瑰宝
明清时期,这里地处黄河南岸、里运河北岸,紧邻清江闸,是保障京杭大运河畅通的重要河工地带。明成化七年(1471),黄河灌入新庄运口,导致里运河清江浦段淤塞20里,清江闸以上水域无法通航,人们采用埽工工程进行防护。清康熙年间,该地成为老坝口堤的朱家沟工程区域。康熙三十八年(1699),在仁义洼建起了护国大王庙,使其成为人们祈求平安的地方。
大运河文化广场区域位于里运河北岸
之后,随着乾隆二十六年(1761)清河县治移驻清江浦以及1855年黄河北徙,这一区域逐渐发展为市井热闹的街巷。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 )四月,漕运总督陆元鼎在仁义洼设立了清江铜元局。清江铜元局仅存在两年多,但一共生产了铜元 7.4 亿多枚,成为我国存在时间最短的铜元造币厂之一,也是清代唯一一家不冠省名的铜元局。此后,这片土地历经变迁,电厂、江北汽车运输公司营业部、基督教内地会等机构相继在此落脚。
清江铜元局曾建在此处
抗日战争期间,清江铜元局旧址一度成为江苏省抗日青年训练团所在地。1938年初,该训练团部分人员迁至铜元局。1948年12月,两淮市利用河北路(今漕运东路)56号与铜元局天主教堂仅40余平方米的房屋,组建起淮阴长途汽车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先后成为清江锅厂和清江再制盐厂的厂址所在地。1951年,荣昌锅厂与复兴隆锅厂合营,成为淮阴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并发展为清江锅厂。1958年,清江再制盐厂成立,厂址位于今大运河文化广场西侧一带。这些企业在该地区持续经营了近40年,最终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消散。
1917年的淮阴县街道图
修建背景: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21世纪后,淮安市对旅游业的重视和支持不断加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淮安市志办向中共淮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保护运河文化遗产的建议,并构想了建设里运河文化长廊的设想,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积极采纳。大运河文化广场作为传承和纪念运河文化的重要市民活动空间,被正式提上日程。
为确保广场的选址科学合理,市委、市政府广泛征集民众意见;为确定广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题材,史志专家们反复斟酌考量;为优化设计方案和雕塑图样,多家设计院所参与竞争,历经多次修改完善。最终,在短短五个月的时间里,大运河文化广场顺利竣工。
2002年9月,大运河文化广场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它不仅保存了城市的记忆,展示了淮安的独特风貌,更成为淮安市举办重大文娱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整体形态气势宏伟,面向大运河开敞布局,空间层次丰富多样。大运河边设置了亲水大台阶,方便市民亲近运河水域。位于广场中央的集会广场可容纳2万人,以《碧波帆影》雕塑作为视觉焦点,生动再现了历史上大运河清江浦段南船北马、水运繁忙的壮丽景观。
《碧波帆影》雕塑
广场主题雕塑的两侧,8 幅石质浮雕依次排列,内容涵盖《夫差末口陈兵图》《磨盘(口)舣舟待潮图》《清江浦(漕)仓(船)厂盛况图》《漕督躬亲盘验图》《康熙码头巡河图》《舟船过大闸艰险图》《通衢古驿晨旅图》《水上立交壮观图》,生动展现了大运河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浮雕前的大型音乐喷泉为广场增添了活力与现代化气息。
大运河文化广场主题雕塑
广场东西两侧则竖立着 16 根石刻立柱,每根立柱都雕刻着与淮安相关的历史名人。右边的 9 位历史名人依次为韩信、枚乘、鲍照、梁红玉、龚开、吴承恩、阎若璩、关天培、吴鞠通,他们都是淮安籍的杰出代表;左边的7位则是治河治运的历史名人,分别为陈登、乔维岳、陈瑄、潘季驯、靳辅、郭大昌、黎世序。
石刻立柱上都雕刻着淮安历史名人
集会广场周围环绕着休憩廊、民艺廊、文化廊和儿童活动场等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活动空间。外围地形逐渐起坡,大片开阔的花带草坡与疏朗的树林相互映衬,形成了自然优美的广场背景。同时,依托广场,周边的居住区与商业步行街也得到了同步开发,共同构建起城市公共中心。
周边环境:繁华商贸与运河风情的交响
如今的大运河文化广场处于淮安市区商贸文化繁华区的核心地带,见证着市井烟火与运河风情的完美融合。
自2002年建成,广场便成为淮安的“文化会客厅”。2002年9月,“中国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暨中国烹饪协会授予淮安市“中国淮扬菜之乡”荣誉称号的仪式便在这里举行,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剧组也在这里以一台大型歌舞晚会为文化节活动揭幕。2006年9月,第二届淮安市民间艺术节开幕式在广场举行,现场不仅有精彩的文艺演出,还展示了丰富的民间工艺品,并安排了手工技艺现场演示活动。此外,还有各种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比赛和活动在大运河文化广场上举办。
在大运河文化广场举办的各种活动
在这里,从晨练老人的太极推手,到儿童追逐风筝的欢声笑语,早已超越了建筑本身的意义,成为淮安人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宛如一本打开的历史书,每一块砖石都在诉说着运河儿女的奋斗历程与美好梦想,每一处景观都在续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文化传奇,让千年文脉在当代继续闪耀光芒。
广大市民在大运河广场热舞或休憩
(作者:李静华,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