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
《三侠五义》与淮安
时间:2025-08-22  来源:  字号:[ ]

淮安是中国古代小说创作的重要摇篮和温床,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还有位列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都和淮安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除了上述名著之外,应该加上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三侠五义》,它在淮安定稿,让淮安成为清代通俗文学从世情描写向侠义江湖转型的重要策源地。

《三侠五义》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

《三侠五义》的成书过程

《三侠五义》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它将武侠元素与公案故事相结合,既有精彩的侠义打斗情节,又有扣人心弦的案件推理,对后世武侠小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堪称武侠小说的鼻祖。

民国时期的文学家胡适曾给《三侠五义》写序,这篇《序》后来被收录在他的《胡适文存》中。书中对《三侠五义》成书过程作了一个论述,大意是《三侠五义》的作者和他的朋友都承认这书是用《龙图公案》作为底本的。《龙图公案》是传奇志异之书,有很多“怪力乱神”的内容,如闹东京的五鼠真的是五个妖怪,玉猫则是一只神猫。而后,有一人“将此书翻旧出新,添长补短,删去邪说之事,改出正大之文”,遂成了一部完全不同的新书。改作之后的五鼠变成了五个侠士,玉猫变成了“御猫”展昭,神话变成了“人话”,志怪之书变成了侠义之书。这样的改变真是“翻旧出新”,算是一大进步。

那么这个改作的人是谁呢?胡适在序中提供了线索,他所收藏的光绪八年壬午(1882)活字排本《三侠五义》载有三篇短序。这些短序揭示了《忠烈侠义传》的成书过程:问竹主人首先在《龙图公案》基础上进行修订;光绪元年(1875)由入迷道人重新校阅;光绪四年时问竹主人又与友人退思主人再次修订该版本;最终于光绪五年由北京聚珍堂以活字本刊行,书名定为《忠烈侠义传》,扉页则题写《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中的人物图

由上,可以得知《忠烈侠义传》的著者(或称为改编者),应该是问竹主人和入迷道人。那么这个入迷道人是谁呢?短序中说,“乙亥(1875)司榷淮安,公余时从新校阅,另录成编,定为四函,年余始获告成。”很明显,他于1875年任淮安榷关的“一把手”。

入迷道人文琳其人其事

在1875年做淮安关的“一把手”,即淮安榷关监督,这并不难查。经光绪《淮安府志》记载,光绪元年(1875),文琳任该职。

光绪《淮安府志》对淮关监督的记载

淮安当时是南北交通、文化交流的重镇,很多艺人、文人汇聚于此,城镇有很多的戏台和戏班,说书、唱戏十分常见,文学创作繁盛是必然的。文琳所处的社会环境,让他能够接触到口头或者书面的戏文、弹词,他有条件将之整理、改编,形成新的成文的小说、话本。

但是,当时的小说话本创作,还不登大雅之堂。所以,文琳只能用笔名入迷道人来署名。

在各种古典文学要籍的介绍中,对文琳的介绍都很简单:文琳,字贡三,属汉军正黄旗人。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刑部右侍郎卒,时年约七十岁。但是,如果我们简单了解一下淮安榷关,就会发现文琳经历不一般啊!

有“三关十八卡”之称的淮安榷关位于淮安板闸,是全国闻名的大运河榷关之一,是清王朝财政收入极其重要的来源,在很多年份中,淮安关上缴的关税占全国榷关的一半之多。因此,有淮安关税“居天下强半”之誉。当时有民谣唱:“运到山阳扭个弯,凤凰宝地建三关;朝廷财政摇钱树,国富民强运金山。”

复原后淮安榷关门楼

当然,清朝廷对这个热点岗位也是严加监管的。一是对淮关监督的任期进行限制。淮关监督一般任期一年,有的几个月就换。二是监督、惩戒极严。嘉庆十八年(1813)淮关监督元庆因关税少,从四品降为了六品,次年再降为七品笔帖式。淮安关监督那昆,就是文琳的父亲,在道光十六年(1836)十二月十一日奏报皇帝,内容是淮安关在道光十六年结存饭食银370两2钱7分7厘。为了区区300多两银子,要恭恭敬敬地向皇上上个奏折说清楚,可见管理之严格。严厉的监管使淮安榷关一度成为执行税法最为严格的关卡。

淮安榷关记碑

通过淮安榷关记碑,可知淮安榷关在国家赋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看出那、文琳父子在清朝皇帝心目中的地位,这个重要岗位可是官员眼中的“肥缺”,不是哪个想得到就能得到的。其实,和曹寅家一样,文琳还做过江宁织造和苏州织造。据其他史料记载,文琳还在光绪二十年(1894)十一月至光绪二十二年(1896)任北京总管内务府大臣;在光绪二十一年还兼任刑部右侍郎的职务。光绪二十二年,和其他年老大臣一起,文琳受到礼遇,被允许在紫禁城骑马。两年以后,文琳在刑部右侍郎任上去世。

文琳还做过江宁织造,图为江宁织造博物馆

综上,从《龙图公案》到《三侠五义》的成书过程中,问竹主人和入迷道人起到了重要的改编作用,1882年改名为《三侠五义》的版本是经入迷道人文琳删补修改而最终定稿的。改定的时间是文琳在任淮安关监督期间,完成时间应在1875年底至1876年初可以说,《三侠五义》定稿诞生在淮安。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武侠小说,在文本定型与后来大范围传播方面,入迷道人文琳功不可没。中国第一部武侠小说诞生在淮安,这既是历史的偶然,也是淮安经济文化长期繁盛的必然。

(作者:刘飞,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