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地处淮河下游,洪泽湖南岸,千里长淮从桐柏山迤逦而下,从安徽明光进入盱眙,淮河在江苏境内的70余里水路全部落在盱眙。盱眙自古为南北交通要道,商贾齐集之所,兵家必争之地。一桥飞架,成为盱眙人民的期待。从最早的浮桥到1977年盱眙淮河大桥建成通车,再到2022年新淮河大桥落成,成为盱眙城市的新地标。
透过历史烟云,看到了一座桥的变迁,也看到了一座城的发展和两岸人民的欢欣。
一、盱眙历史上的淮河浮桥
盱眙建桥历史悠久,不过都是浮桥,在历史上有很多记载。东晋太元三年(378),前秦攻淮南,晋军反击,夜焚淮桥,和秦军战于境内军(君)山之麓。刘宋元嘉二十七年(450)冬,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率大军南下,割芦苇作筏数万只,从盱眙附近渡过淮河。
盱眙段淮河风光
论起浮桥,以北宋时期泗盱浮桥最为持久。宋代,盱眙陆路交通发达,淮河是重要水运线路,南来北往的军民、商贾很多,来往频繁,于是建起泗盱浮桥。作为沟通淮河两岸的重要纽带,它给南北往来带来了极大便利。苏东坡在他的《行香子·与泗守过南山晚归作》写道:“望长桥上,灯火乱,使君还。”词中长桥说的就是泗盱浮桥。欧阳修《和子履游泗上雍家园》诗中也有“长桥南走群山间,中有雍子之名园”之句。据地方志记载,浮桥以小船为“墩”,铁索连接,上铺木板而成。可见,泗盱浮桥横跨淮河,将泗州、盱眙两座城池跨淮相携。桥浮淮上,蜿蜒如龙,气势轩昂,雄伟壮观,难怪苏东坡、欧阳修称之为“长桥”了。
古代浮桥示意图
由史书记载可以看出,淮河上的泗盱浮桥,自北宋以来,屡建屡毁,屡毁屡建,一直到清代康熙时期还有记录。康熙十九年(1680),泗州城被淹没,州府迁治盱城,官府自顾不暇,浮桥归还便再无人提及。《泗虹合志》记载:“后水涨,泗桥不复归。”泗盱浮桥,从宋元到明清,历经数百年沧桑,像一道流光划过天际,照亮了淮河两岸。
二、盱眙淮河大桥建设
从清代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盱眙淮河两岸往来全凭舟楫,遇到大风大浪,常是船翻人亡。这道自然屏障,制约着两岸往来与发展。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得益于鲁宁输油管道从淮河经过,淮河大桥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
1976年4月,盱眙淮河大桥开工兴建,由燃化部和省交通厅投资,省交通厅组织了省交通工程大队第一工程队、第三工程队,以及盐城、镇江、扬州、南通、淮阴、苏州等地区的交通桥梁工程队,加上盱眙、洪泽、泗洪三县的干部群众参加建设会战。广大建桥队伍在管桥结合没有先例的情况下,克服一切困难,首次进行大范围的水上作业。历经2年零7个月的建设,于1978年11月25日建成通车。大桥呈南北走向,是千里长淮上第一座油管、公路两用桥,也是当年中国现代化大型公路桥梁中的第二大桥。
淮河大桥老桥
大桥位于盱眙城北,当年泗州城沉没的河滩上,全长1922.9米,桥面车道宽9米,两旁行人道各1.5米。全桥有98孔,100个桥墩。主桥通航孔净跨70米,梁底标高22.5米,河底标高4米,为净空高度,平常水位10米,最高洪水位7米,可通行500吨级舶队。
桥下左侧挂设鲁宁输油管线及油管检修桥,输油管线按双管线设计,直径72厘米,油管架在大桥各墩(台)帽的两端,平纵面两个方面分别与大桥中心线及桥面平行,长1830.8米。
附属工程有40米拖拉机桥1座,32米人行梯桥1座,另有桥头堡和长廊。大桥气势恢宏,像一条巨龙横卧于盱山淮水间。通车典礼当天,山城上下,人山人海,举县欢庆。
淮河大桥位置图
大桥的建成,改变了盱眙境内淮河无桥的历史,极大改善了两岸交通状况。淮河大桥未建成前,南京到泗洪和睢宁的公路交通因淮河阻隔,需绕道洪泽、淮阴、泗阳,到泗洪行程317公里,到睢宁330公里。大桥建成后,南京到泗洪可缩短129公里,到睢宁缩短72公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依附在桥墩上的鲁宁输油管道,更是将北方的原油源源不断地输往南方,在南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夕阳下的淮河大桥老桥
三、淮河大桥重建
岁月沧桑,漫漫而过。时间定格在2017年10月9日凌晨2时28分,河南周口远翔船务有限公司所属豫远翔106重载船舶在下水航行时,不慎撞到大桥主跨桥墩,导致船体开裂进水,下行至淮河大桥下游200米处岸边沉没。江苏华航物流有限公司所属重载船舶苏华航6058下行尾随豫远翔106后方,发现前船碰撞盱眙淮河大桥主跨桥墩,为避让前船,船舶右舷碰撞主桥孔左侧主桥墩。两船撞击,导致大桥主跨两端桥墩受损严重,上部桥梁移位变形,桥面人行道伸缩缝开裂,对大桥和淮河主航道形成重大安全隐患。经检测,淮河大桥被鉴定为危桥。从1978年11月25日建成通车,到2017年10月9日被撞,40载雨雪风霜,终于要完成它的使命。
建设中的淮河大桥新桥,半幅通车,半幅修建
旧桥已危,新桥建设被提上议事日程。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按危桥改造程序建设右半幅桥梁。因大桥被撞已成危桥,桥面实施交通管制,而当时淮河大桥作为河西片区到盱眙县城的主要通道,交通需求量巨大,而344国道淮河大桥全线报批是在省级部门,流程较长。为快速启动淮河大桥改造工程,力争早日贯通,县政府决定把新淮河大桥双向六车道拆一半出来,右半幅作为危桥改造项目,由县里相关部门审批。左半侧作为344国道淮河大桥段,向省相关部门申报。
淮河大桥位置图
新规划的淮河大桥,紧邻老淮河大桥北侧,兼具公路桥梁和城市桥梁双重功能。项目全长2.063千米,其中桥梁长1530.15米,共40跨。桥面采用双向六车道,按公路I级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100年。
淮河大桥新桥全幅通车仪式
大桥主桥跨径采用125米,方便通航,主桥桥型采用变截面波形钢腹板桥型。从2018年3月右半幅开工建设,到2020年6月30日正式通车,历时2年3个月。右半幅新桥建设完成后,老桥开始拆除,同时启动左半幅桥梁建设工作。2020年7月开工建设,2022年12月12日顺利通过交工验收,整个大桥历时4年9个月。
长桥如虹,彩旗招展,锣鼓喧天,举县欢庆。新桥建成通车,对拓展盱眙城市格局,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发展环境,扩大对外开放,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带来了积极而又深远影响。
淮河大桥新桥
千里长淮入大湖,一桥联通万民心。淮河大桥的变迁,承载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是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
(作者:赵海洋,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