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
清江浦区清河路的由来
时间:2025-03-31  来源:  字号:[ ]

清河路,北起健康西路,中接淮海西路,南至里运河,是市区淮海北路与北京北路之间的一条显要的纵向道路。清河路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是西北引河岸边各工厂连通里运河的小路。清河路的出现和一条用于工业生产运输的人工河有关。

清江浦区清河路

20世纪50年代,随着一大批工厂在里运河沿岸相继建设,配套硬件设施也同步跟进。1956年,经省建设厅批准,清江市以大众牙刷厂西侧为起点,向北开挖一条引河,从河北路(今漕运西路)开至繁荣桥(今淮海西路),全长860米,河口宽50米,为油厂、蛋品厂与钢铁厂之间建立运输线。然而,由于河体逐年淤沙,久之不再适合运输,改为排水河,汇入来自西北工业区的废水。到20世纪90年代时,引河一度是里运河沿岸的重要污染源。

1979年引河周边工厂示意图

引河岸边的小路,最早从里运河开到淮海西路。其中,清江车辆厂至清江齿轮厂段为土路,清江齿轮厂以南至河北路为公路,路面质量良莠不齐。1977年6月,清江市出台城市交通规划方案,规划淮海西路到河北路一段为引河路,而淮海西路到健康路,由于靠近江苏省农垦局,被命名为大寨路。1989年,道路从淮海西路向北一直拓展到大治路。这一时期,淮海西路以南路段称为引河南路,淮海西路以北路段称引河北路。

清河路上留存的旧路牌

放眼引河两侧的企业,既有为工业生产注入血脉的清江齿轮厂、清江车辆厂、淮阴机械厂、清江电机厂、六十三车队等大型工业企业,也有涉及生活领域的大众塑料厂、油脂化学厂、清江食品工业总厂、省农垦公司(西园饭店)、自来水厂等民生配套单位,它们都曾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市民耳熟能详的单位。

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引河污染严重丧失使用价值,加之国有经济改革,不少工厂关闭,这条存在了40余年的人工河道遂予以填埋。填埋后,淮海西路以南的路段得以加宽,自此南北两段宽度一致。1999年,引河路更名为清河路,含清河区曾属清河县之意。2000年11月,清河桥在路最南端开工,该桥横跨里运河,连接起清浦城区,大大方便了城西河两岸人员往来,由于该桥南岸靠近淮阴卷烟厂,百姓俗称“烟厂桥”。

清河路南段

清河路最北端原有创始于1974年的淮阴师范学院附属中学,2007年师院附中迁至大治路28号后,这里变为淮师一附小健康路校区所在地。北路段还有创建于1985年,以属地原繁荣大队名命名的繁荣小学。南路段曾有永宁小学,该校前身为海神庙小学,民国16年(1927)改为永宁小学,2012年变更为清河实验小学迁至北京北路。

淮师一附小健康路校区和繁荣小学在清河路上

如今的清河路两侧以居民住宅区为主。其中在清河路北路段有以建成年份命名的七九大院,也有建于1986年的时代标杆级综合居民小区北京新村。清河路南路段有“淮海西路组合式生活区”建工一村、农垦小区,以及20世纪90年代后期兴建起来的华能小区、凤凰新村,近十年来建成的一号生活大院、中天华庭等高层小区。

此外,大量餐厅、饭馆在清河路两旁开设,加之清河路与丰登路、上海路等市民商业聚集的道路交会,进一步带动了这条路的人气,使之热闹非凡。

(作者:刘炳辰,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