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作为运河线上的重要枢纽城市,早在隋代就有官设粮仓,即著名的山阳仓和山阳城东南的故仓城,《太平寰宇记》中载:“山阳东南有故仓城,与郡城相接。隋文帝将伐陈,因旧城修筑,储积余百万石。大业末,恒有陈谷,乱后荒废。”宋代,朝廷又在真州(仪征)、楚州(淮安)、泗州(淹于洪泽湖底)三州设岁漕转运仓各一处,名为搬转仓,常有数年的粮食储存在其中。
明代开始的淮安仓
淮安仓,顾名思义就是在淮安府设立的仓储粮库,从明初创设,到清末废除。狭义上是一个独立的粮仓名称,广义上则是指淮安府署下属的几座粮仓。最初时,湖广、江西、浙江以及苏南的漕粮须由淮安城北盘五坝过淮,“运道由江至淮安,伫于旧仓,车盘过坝,复装船入淮河”。淮城就成为了“南船北马、舍舟登陆”之地,淮安仓专作漕用。
名为“淮安仓”的这座漕仓,位于淮安城瞻岱门(东门)外闸口,乾隆《淮安府志》卷十一中载:“淮安仓,在府治东门外一里。前明建,后圮。雍正八年(1730),知县孙荫孙重建廒三十七间。每岁漕粮俱于此交运,官收官兑,民甚便之。”光绪《淮安府志》卷四中也载:“淮安仓,为兑漕粮,设在郡城东门外。”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六十四中所提到的永乐五年(1407)二月“辛亥修淮安仓并淮堤”,说的正是这座粮仓。它的运作时期主要是在明代以及清代早期、中期。
广义上的淮安仓是指淮安府属各仓,如大军仓、东新仓、常盈仓。正德《淮安府志》卷六“府州县属官表”中载:“本府常盈、东新、大军三仓,置官大使各一员,俱从九品,副使三员未入流。”仓大使官位很低,但要负责仓内的日常事务及人员管理,而在一些特定时期,针对非军水次仓,朝廷专门派遣了户部五、六品官员在淮管理其业务,如常盈仓。
在淮安城内,府仓主要是大军仓和东新仓。其中大军仓有两处,分别在淮安旧城和新城。旧城中的大军仓也是淮安卫的卫仓,最早建于元泰定元年(1324),由时任淮安路总管府总管、蒙古官员脱剌海牙在府署西北创建,当时只建有“泰”字等号仓廒十间以及官厅三间和前门一座。明洪武六年(1373),淮安府知府任光祖在此基础上,增建了“天”字等号仓廒六十间,共计有廒七十间。新城内的大军仓则也是大河卫的卫仓,据正德《淮安府志》中的图绘,可见这座粮仓的规模与旧城中大军仓规模相当。大军仓主要是兑军粮米,也是收纳漕粮的重要仓库,漕军开支均在其中。
东新仓是完全为漕粮征兑所服务的,“东”是其方位,“新”则为“收储新米”之意。它始建于洪武元年(1368),位于淮安府学东迤北,由首任淮安府知府范中新建,设官厅三间,前门一座,计有“智”字等仓廒六十九间。在永乐十三年(1415)前,仅淮安旧城中的大军仓、东新仓就建有仓廒139间,若按明嘉靖初年杨宏、谢纯所撰《漕运通志》中所述,以一间廒十间房的的规模来算,此时淮安旧城中的府仓共有房1390间。如若再加上新城大军仓、东门外淮安仓的规模,淮安府仓的规模接近两百五十廒,近2500间房的规模。此外,淮城内外还建有预备仓三处,东仓、南仓,仓巷内的西新仓,以及用于赈灾的储济等仓。
自永乐十三年(1415)漕运“支运”法实施的十六年间,常盈仓成为淮安府水次仓,其新建于山阳县清江浦镇运河畔,方便军民运输。时新建仓廒一百间,计1000间房。不过在“支运”法则停止后,常盈仓渐废,“遂岁久而倾圮”。而淮安府仓中的两座大军仓和东新仓,却作为淮安府治的就近粮仓,一直维护沿用。隆庆元年(1567),朝廷又在淮安城内专设漕储道,专司漕粮仓储事宜。首任漕储道潘允端,便是上海豫园的主人。
清代的淮安粮仓
到了清代,漕运袭明制,官司其责而屯丁长运,淮安府仓也有了重大的调整。曾经的东新仓、常盈仓逐渐不存,唯有大军仓规模变小,专贮漕运、河道二标兵粮。康熙年间,漕运总督马桑格(额)又在淮安旧城西门外北角楼运河南岸修建大楼、石岸盘验漕粮。雍正八年(1730)山阳县知县孙荫孙重修淮安仓,确保每年交运漕粮任务不受影响。乾隆十年(1745)山阳县知县陈鏳又在淮安府城南角楼的运河旁承修了淮安漕仓,方便漕粮进贮。时北上漕船均停泊于淮安南角楼,旗丁、粮长从水门入城后方可办理过关手续。明永乐十六年(1418)所建的三处预备仓,到此时也仅存府学志道书院旁一处,专贮漕粮。
除了府仓外,淮城内又建常平仓两座,一是漕运理刑分司公署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在三牌楼附近改建,有仓廒五间;又于乾隆五年(1740)由山阳县知县沈光曾整修仓廒十二间。另一座则为漕运总督张大有于雍正十三年(1735)购买民房改建而成,后废,于乾隆五年(1740)再由山阳县知县沈光曾整修仓廒十间,位置就在东门的淮安东门司水巷口附近。
社仓是乾隆元年(1736)淮安新设的低等级粮仓,共有五座。一座在近西门外,而另外四座分别位于东、南、西、北四乡,设正副社长进行粮食管理,依时收放。
据光绪《淮安府志》中载,到光绪年间,随着漕运衰败,淮安原有的淮安仓、淮安漕仓、大军仓、东新仓、常平仓、社仓、东仓、南仓、储济仓等仓均被废除,只留预备仓专门用于征兑漕粮,其仓内又有一仓于光绪六年(1880)建成,专储赈荒粮食。在西门城楼处还设丰济仓一处,所储粮食专为赈荒。
原常盈仓所在地清江浦镇直至乾隆二十六年(1761)充为清河县新县城后,才重新恢复起县级基本赈荒储备,如常平仓、积谷仓、丰济仓等。道光七年(1827)时(一说九年),漕运总督张之万无意中在县城见到“丰济仓”旧石匾额,慨然复建。择地于城内康阜桥东,拨公款购买谷物及杂粮,以备赈济。清河县丰济仓始于道光中,由河库道徐泽醇所建,咸丰年间毁于战火。
这些大大小小的粮仓,除专司贮粮的仓廒外,仓内都会有很多附属建筑,如办公用房、更房、马房、仓神庙等,并有多眼水井、水龙,专为消防之用。
运河漕运的繁盛和粮仓的吞吐作用,让淮安粮食业变得兴盛繁荣。到清末,淮安粮号主要分布在淮城南门、下关、河下,并以南门最为兴旺。其中,吊桥北有“杨顺源号”“王洪裕号”等七家;瓮城有“刘泰丰号”“孙泰源号”等六家;堂子巷里有“赵涌丰号”“胡信成号”“胡裕丰号”等三十四家;运河堤上有“协茂号”等三家;中长街(南门大街)有“毛恒农号”“夏义源号”等十六家;涧河边有“杨源顺号”“张全丰号”等六家。南门粮号主要聚集在淮城南角楼淮安漕仓附近,时南门粮号所用之斗被称为“南门斗”,一斗米约十六市斤左右。
光绪三十年(1904)年底,伴随着漕运总督的裁撤,淮安的官设粮仓慢慢地成为了历史。
(作者:张璞,文章来源:“文史淮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