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
老清江的“三口”“三头”
时间:2024-11-25  来源:  字号:[ ]

清江“三口”

清江三口,即大闸口、洋桥口和水渡口。

大闸口,由于其地理位置,过去和现在都是清江的闹市区。清江大闸系明永乐年间平江伯陈瑄所建,明清两代是南北水路交通之要道,漕运之襟喉,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清代诗人吴梅村有“岸束穿流怒,帆迟几日程”的诗句。闸东溜塘深广,望之使人疑为湖泊。昔有“五月闹龙舟,七月放河灯”之俗。当时繁盛之状,为它处所少有。旧时闸塘渔舟成市,其珍品,曰爬闸蟹,曰鳏鱼,举纲有得,名菜馆争购。

解放前,船民过闸称之为“过关”。闸的两边,水位差距很大,水流急,闸门窄,只有两丈二尺,稍有不当,撞石壁,船破人亡,船民过闸都要烧香祷告,由东向西逆流而上,则用铁索绞关牵引,甚稳妥,船民们还是敲锣放鞭,以壮胆量。船民过闸事,解放初仍然如此,我曾见过。解放后经多年对水利的综合治理,使河道既有利排洪,又有利灌溉和航运,过去使人担心的事,已成为历史陈迹。如今大闸两边水位已平,不论什么船只都可平安过闸。20世纪60年代初在南郊开成新的大运河航道,可行驶两千吨的大船队,大批货运船队,已不需经过市区里运河。

洋桥口,原禽兔加工厂门前一段河岸叫洋桥口,因过去河上有座洋桥而得名。志书上称之为松公桥,系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漕督松椿所建。桥上有铁轨,南端有绞关,有高桅驶过,随时抽放,此乃西法,故群众呼之曰洋桥。民国三年江北护军使刘之洁封翁来浦做寿,倾城迎观,桥上立者太众,重心偏于一边,喧呼声中30余人同时落水。此桥地处清江浦的东端,南船北来,过此桥即算到浦,北船南去,过此桥即算离浦。旧时桥的南端岸上祠庙众多,有城隍庙、栗大王庙、吴公祠、淮阴孝子祠等。这些寺庙,多为清代所建,也有民国初年国民党大员所立。洋桥倾毁后,就没有再修复和重建,今日洋桥口一带工厂众多。有造纸厂、禽兔加工厂、罐头食品厂等。

水渡口和大闸口一样,也是明代就有的古地名。水渡口地处通京大道上的古黄河渡口的南岸,和黄河北岸的清口驿馆隔河相望。又曾一度是漕粮北运的转运码头。明成化年间的(1465一1487年)一次黄河暴涨,浊流南趋,使清江大闸以西的里运河河床淤浅湮塞。漕舸稽阻,商旅裹足。遂在水渡口辟建码头,里运河的运粮船,到臧家码头,全数卸下,水渡口遂成闹市。这个局面,维持不久,清江大闸以西的河道就浚通了,水渡口的码头,逐渐废弃。又因通京大道西移,黄河古渡亦西迁,水渡口也就冷落衰退下来。民国初年因石码头街猪行兴起,曾一度有点复苏气氛。但好景不长,又因肥猪圈地变换而终止。

清江“三头”

清江“三头”是指马路头、铁路头和石码头。此“三头”今都已不存,有的尚存其名,有的名字已被人们所忘。

现今的马路头巷

马路头(现马路头巷)在河北路上,水门桥西侧,市消防支队门前。是清末工艺局创修马路的起点,此路向西北经西坝过河,再经浪石、渔沟、众兴至宿迁。铁路头是昔清徐铁路的起点,旧址在市木材公司处,它临近里河北岸,原臧家码头,是淮盐南下的口岸。

1985年6月在市文联第一届代表大会上,我访问了年逾古稀的书法家汤池老人,问清江小铁路是什么样子,他说:“小铁路和现在的铁路一样,轨道宽度一样,客、货车的车厢大小也一样,所谓小火车道,是说此铁路短,只有铁路头到杨庄这么长。小铁路也有车站,东端的车站旧址在原清江拖拉机厂附近,客、货到此再装船北运。因此造厂院内,从这车站上车到西坝要收一角钱的车费,我小时常向家里要两角钱,到西坝玩一次”。另据《淮阴地名录》上说:“此铁路是1910年由淮北盐栈兴建,一条西坝至杨庄,一条西坝至铁路头,是为了将淮盐运往运河边上船,以运销东南数省。

石码头街,清代是旅馆客栈多、车厂车栈多。民国年间,是猪行多,最多时竟达三十余家。解放后和大闸口连成一片。附近设有农贸市场,仍是一个闹市区。

(作者:章希召,文章来源:“映像淮安”微信公众号,原文选自1991年第4期《淮阴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