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
55年前,淮河入江水道工程全面开工
时间:2024-11-11  来源:  字号:[ ]

一、与水搏斗如泣如诉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经豫皖两省汇入江苏淮安洪泽湖,最后从云梯关入海。清咸丰年间黄河北徙后,入洪泽湖的淮水70%以上经过三河下泄进宝应湖、白马湖,并沿湖向陆地泛滥,金湖地域成了滞洪区,金湖人民饱受水患之苦。

金湖淮河入江水道公路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淮河治理工作。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周恩来总理为治淮制定“蓄泄兼筹”的根治方针。1951年5月,以邵力子为团长的中央治淮视察团视察前,毛泽东主席会见了邵力子,亲笔题词“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是年,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等人来苏北察看淮水出路问题,认为“入江水道和里运河堤存在很大问题,看来入江水道在黎城必须改道,走金沟直线势在必行”,为后来兴建淮河入江水道奠定了基础。

1953年建成三河闸,平时起到节制湖水作用。但一遇大水,必须开闸放水,加大了下游的洪水压力。由于下游宣泄不畅,形成上压下阻,洪水夹带的泥沙便大量沉积,使河、湖、滩地逐年淤垫,水位不断升高,在金湖地区形成“水鼓胀”。为及早解决金湖地区水患,1958年冬,宝应县委、县人委组织湖西民工按照淮河入江水道金沟行洪道规划线路,挑筑金沟行洪道的西堤、东堤,但因标准不够,亦未配套,未能泄洪。

三河闸在同样下泄8000立方米每秒时,1968年金湖水位比1954年高出0.8米。临汛时,广大干部群众总是日日夜夜抗洪保堤。“夏季忙防汛,冬春忙复堤”,一年四季为堤忙,不仅投入大量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而且经常发生水灾,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严重阻碍了金湖经济的发展,金湖人民迫切要求早日兴办淮河入江水道。

1967年春,金湖县干部群众冒着“以建设压革命”的风险奔走呼号,县人武部生产办公室编制好《淮河入江水道工程规划设计书》及“请批报告”,再次向上级提出了兴办淮河入江水道工程的请求,经省审核上报后,金湖县先后3次派人进京,向水电部、国家计委当面详述实情,提出请求。经过不懈努力,国务院终于在1968年底批复水电部,“同意江苏省兴办淮河入江水道工程”。根据国务院批复,1969年1月27日,水电部军管会以 “(69)水电军生水字第20号”文批复江苏省水利厅,“淮河下游入江水道工程作准备工作及部分开工,列入国家水利建设项目及投资计划。”

1969年4月4日至6月,中共江苏省委、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江苏省淮河入江水道工程指挥部”,指挥部设于金湖县城,参加施工的各专区成立分指挥部,各县成立工程团。当年5月中旬,前期工程动工,泰兴、金湖、仪征三县民工2.3万人,开挖西偏泓北段河槽,东、西漫水闸闸塘,建造沿堤涵、闸,修通新集到石港、金湖到闵桥的施工公路。9月中旬,修筑施工围堰,10月上旬搭好民工工棚。

淮河入江水道1969年施工现场

二、淮水走廊全面开工

1969年10月24日,境内淮河入江水道各项工程全面开工。六合专区、扬州专区、淮阴专区的20个县、20.3万民工云集金湖,还有华东水利学院的教授、讲师和越南留学生参加开工典礼和施工劳动。工地上标语遍布、彩旗招展,还动用直升飞机航拍了壮观的施工场景。

淮河入江水道水利工程

淮河入江水道的主体工程(土建部分)分两期施工:

第一期工程,开挖西偏泓河道及其行洪道内拆迁、清障,在从开工之日起,在新址(宝应湖韩家滩一带)挑筑移民庄台;新筑三河拦河大坝及加高培厚三河南、北大堤;新筑大汕子隔堤及加筑金沟改道段东、西大堤。三河拦河大坝是南北向的堤坝,拦腰斩断三河,使淮水不能循旧道入宝应湖而再迂回入高邮湖,迫使淮水由东折向南,进入淮河入江水道金沟改道段直下高邮湖。拦河大坝坝基筑在5—8米深的淤泥上,民工以独轮车为运输工具,由南、北两端同时向水中倒土,以土挤走水底淤泥,在河中间合拢。1970年4月大坝筑成,完成土方280余万立方米。大汕子隔堤是横在大汕子的堤坝,西起张尖,东接运河西堤。这里水草丛生,茫茫一片,都是在齐腰深的水里筑堤。民工们自带3000余艘农船,以船为家、驻泊水上,脚踩草滩泥水,挑土运距3—6公里。经过80多天艰苦奋战,完成土方398万立方米,筑成大汕子隔堤,隔断高邮湖、宝应湖,使下泄的洪水不再返流宝应湖。

第二期工程,于1970年10月开工。工程项目是:在夹沟荡穿筑新堤、加固高邮湖大堤。夹沟荡新堤也是在水中筑起的,南起高邮湖大堤夹沟坝, 北至复兴圩拐的扬水站。民工吃住在船上,先筑成围堰排除内部积水,再挖纵横降水“龙沟”1.35万条,为正堤施工创造条件。经过3个多月苦干,夹沟荡新堤筑成,全长4.75公里,共完成土方188.2万立方米,缩短防汛战线7.6 公里。到1971年4月中旬,第二期工程基本完工。两期工程完成土方1000 多万立方米。此后,针对薄弱堤段加固铺设块石护坡和建造沿堤涵闸以巩固提升工程。 

在筑堤同时,进行行洪道内清障工程。根据工程要求,搬迁行洪道内居民,拆除房屋,伐清树木、芦苇,平毁庄基、坟墓、圩埂等,地面糙率不超过30厘米。第一期清障工程累计完成土方232万立方米。此后,根据实际情况又进行了多次清障。金沟、卞塘、塔集、闵桥4个公社中的97个生产队2790户居民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顾大局、舍小家、为大家,仅用20多天时间就全部搬迁完毕,来到宝应湖畔的一片荒滩,新建了淮胜人民公社。 

淮河入江水道金湖东偏泓工程

三、幸福河湖 美丽生“金”

淮河入江水道竣工后,宝应湖变为内湖,境内洪水入江线路缩短20多公里,防洪圩堤由275.5公里缩短至115公里,设计防洪标准提高到三河闸泄洪量每秒1.2万立方米。更重要的是为金湖地区洪涝分治创造了条件。由于挡住了外洪,内涝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理。全县农田沟渠配套,泵站遍布,涵闸齐全,排灌方便。农、副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改善,金湖也成为了“淮上明珠”“苏北的小江南”。与此同时,里下河地区3000万亩农田、近2000万城乡人口有了安全保障,各行各业得以充分发展。此外,也为江水北调创造了条件,金宝航道、石港翻水站、三河整治等项目工程,都是南水北调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滔滔的江水通过调水体系源源北上。

金湖县城区三河湾水利风景区

过去,金湖因水而灾,因水而贫;新时代,金湖因水而安,因水而兴。如今的金湖,已是水清、岸绿、景美、民富。碧水荡漾,田园规整,稻麦飘香,荷藕嫩脆,鱼鲜蟹肥……金湖县的发展史,是治淮取得根本性胜利的见证。金湖人民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水患治理——水利金湖”到“人水和谐——水美金湖”的蝶变。如今,淮河入江水道已建成水利科普、滨水游憩、运动休闲、生态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水利风景区。2022年,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城区段创成淮河流域首批幸福河湖暨省幸福河湖。

三河湾国家水利风景区

(作者:胡媛,文章来源:“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