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筑邗沟,在古楚州北辰坊(今淮安市淮安区淮城街道区域)入淮,当时人们把这个入淮口叫末口。因邗沟河床较高,淮河河床较低,为了防止邗沟水尽泄入淮、影响航运,当时便在末口修筑北辰堰。由于舟船皆需从此处入淮,北辰堰附近区域的人口往来逐渐频繁,区域得到逐步开发,该地发展成北辰镇,到秦汉时期已形成大邑。东晋义熙七年(411),在末口南置山阳县,属山阳郡。此后,山阳城成为历朝历代州、郡、路、府治。因明清时期山阳县是淮安府城,人们便习惯称山阳县为淮城。故本文所说淮城特指原山阳县(现淮安市淮安区)境域。
伴随着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东渐北移和经济中心的逐步南移,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淮安凭其“地利”,最终确立了“运河之都”的地位,成为维系运河流域全局的关键。淮城在“运河之都”塑造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明成祖军师姚广孝夸之“壮丽东南第一州”。
淮城曾经的中心——总督漕运部院遗址
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所在地
隋炀帝从大业元年至大业六年,对历代修筑的各段运河加以疏浚、改建和扩展,“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子入江”。邗沟成为沟通江淮漕运的枢纽,由此江淮及长江下游地区的粮食、物资,通过漕运,源源不断运往京都洛阳。
唐朝“安史之乱”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破坏严重。“军国费用,取资江淮”,淮城便成为唐朝物资转运的重镇。进入宋代,漕运由小到大逐步发展起来,宋太宗“开河自楚州至淮阴,凡六十里,舟行便之”,又在淮城设江淮转运使,把粮食、物资集中储存、中转于楚州。从此,淮城扼守江淮的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宋代运河通过淮城的漕粮年达六百万石。
邗沟末口示意图
元朝定都大都(今北京),要从江浙一带运粮到大都。为了避免绕道洛阳,裁弯取直,修建了济州、会通、通惠等河。解决了南粮北调的运输问题,粮食从南方直达北京,加强了南北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政权的巩固。为减少运河入淮风险,明洪武三年(1370),淮安知府姚斌在新城东门外建用于粮货转运的“仁”字坝。永乐二年(1404),平江伯陈瑄又建“义”“礼”“智”“信”四坝,合“仁”字坝为淮安五坝。规定漕船由仁、义二坝入淮,商船、民船由礼、智、信三坝入淮。永乐十三年(1415),陈瑄从淮城西管家湖至淮河鸭陈口,开河引湖水入淮通漕,并修建了4座闸。永乐十五年(1417),又移至东南建板闸。从此漕船至淮城免除了过坝、渡河之苦。洪熙元年(1424),朝廷命漕运总兵开府淮安,并加“镇守淮安”职衔。景泰二年(1451),朝廷在淮安设立专门机构漕运总督部院,任命都察院副佥都御史王竑为首任漕运总督,驻于淮安,统领漕政,掌管着长达1700余公里水路的漕粮运输。
清初,漕运官吏的设置参酌明制。设漕运总督(从一品),驻淮城。雍正七年(1729),因为漕船过淮城陋规甚多,并夹带禁物,朝廷又设巡视南漕御史二员,赴淮城进行处理。乾隆二年(1737),正式设巡漕御史四员,分驻淮城、济宁、通州、天津处。漕船过淮城,经清江浦北运京城,首尾相连,浩浩荡荡,十分壮观。明清在淮城建有淮安仓、淮安漕仓、大军仓、东新仓、常平仓等粮仓,在山阳县清江浦镇(1762,清河移治清江浦)建有常盈仓、丰济仓。
常盈仓
淮北盐业集散中心
明代,朝廷设两淮都转运盐使司,管理两淮盐场。淮南盐区各场均用锅煎盐,产量较小,供销扬州、通州所属各县。淮北盐场年产盐数百万担,均系池滩晒盐。两淮盐运司下设有淮安盐运分司,驻安东(今涟水),明中叶因黄河夺淮,安东受洪水威胁,朝廷将盐运分司移设淮城河北。淮北盐引批验所也设在淮城河北。
淮城河北远在千年以前,就是淮北产盐运销转口的集散地。淮北产盐除供应苏北淮海各县食盐外,80%以上的产盐分两路水运远销各地。运商在淮北各盐场购到食盐后,通过运盐河运到淮城河北集散地,再由河下湖嘴转入运河,运往皖北和河南。清嘉庆后,又增运河运到扬州,转由长江换船运往皖南、湖南、湖北、江西销售。那时候,河下的市面非常繁荣兴旺,就是因为盐商云集的缘故。有些富裕盐商就在河下购地建屋定居。
明清造船工业重地
明洪武七年(1374),朝廷在淮城河下至韩城原宋代遗留的破烂不堪的四个山阳造船厂和八个分厂的基础上,加以扩建改造,相继建成河下、盛祥、清口、福兴四个主船厂和八个分厂,造船员工最多时15000多人。当时不仅山阳四大船厂所造的沙船,经常在外海航行,而且出现了许多外国船厂仿造山阳船厂的沙船。
清江浦河开挖后,陈瑄将四个造船厂合并为清江督造船厂,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内河造船厂,并建造适合运河航运的浅船2000艘。船厂附近有很多经营钉、铁、油、麻等造船物资的商店,以淮城河下为最多。河下的粉章巷、竹巷、绳巷、打铜巷、钉铁巷等地也因此而得名。
明嘉靖初年,撤销卫河船厂并入清江督造船厂,其位于清江浦河南岸山阳、清河二县之间,是重要的内河造船厂,后来发展到拥有京卫、中都、直隶、卫河四个大厂,82个分厂,厂房工棚绵延23里,每年制造平底浅船500多艘。
淮安钞关所在地
明清两朝在山阳县板闸镇设立淮安钞关,是明政府设在地方的税务机构,向运河上来往的船只收税。
淮安钞关设有三关十八卡。三关为板闸关、宿迁关(在今宿迁市)和海州关(在今连云港市)。十八卡在淮安区境内有上一铺、下一铺、顺河集、流均沟、车家桥等。
板闸遗址
清朝开始设的关有三:一是户部钞关,设在板闸的淮安钞关,专收商品货物税;二是户部储粮关,设在清江浦,专收粮食税;三是工部抽水关,设在清江浦,专收船料税。康熙九年(1670),户部储粮关和工部抽水关均并入板闸的淮安钞关。至此,淮安钞关成为全国最大钞关之一。
唐宋海运重要港口
唐朝淮城末口有个新罗坊。新罗坊住民主体是商人、海外运输业者,以及船员、造船工匠。唐代淮城地处近海,又在淮河之滨,具有通海、煮盐之利。很古以来,淮河就是我国重要的通海孔道。唐代时东邻朝鲜、日本等国与中国政府的正常交往,往往都从淮河进出。特别是民间文化交流、经济商贸、交通运输方面,出入淮河更为频繁。淮城新罗坊拥有一批可供航海的水手和船只,圆仁法师回国的路线便是从淮城出海。当时“日本国朝贡使皆从此间上船,过海归国”。
新罗坊遗址碑
淮城末口的楚州港是天然的良港,是繁华的商业区。据《圆仁法师入唐巡礼行记》记载,圆仁每次乘船离淮城时,总是头一天晚上将船进入淮河,第二天一早再由淮河出发。圆仁法师一次就从淮城新罗坊雇用了9条船,并雇用新罗“谙海路者60余人”。从这件事情中,我们可以获知,当年淮城新罗坊不仅规模大,而且造船、修船、航海的技术和能力是具有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的。一次可雇水手60余人,一共有多少水手?如果加上修船造船的木工、铁工、油漆等匠人,还有行政管理、信息联络及配套服务等方面的人员,当时淮城新罗侨民可能非常多。新罗侨民在淮城,与唐人一起,把海外物资运到末口的港口,通过运河运到全国各地;也把国内各种物资从运河运来,通过楚州港运往海外。淮城的楚州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与明州、泉州等地方一样,成为当时东方世界交通贸易中心之一。
北宋时期,楚州港依然是连接日本、朝鲜半岛的国际贸易港口。为密切日本、朝鲜半岛的海外贸易,招徕朝鲜半岛上的高丽王国和孤悬海外的日本国商人来华贸易,元丰七年(1084),朝廷诏京东、淮南等路新筑高丽亭、高丽馆作为招待所。高丽馆就位于末口,前身就是唐代的新罗坊。由此可见北宋时期,淮城国际贸易不仅有国内商人出海,还延续着唐代以来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海外商人长期定居开展中转贸易的商业传统。
淮城是人文荟萃佳地
两千五百年的淮城,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这里先后诞生了晚唐诗人赵嘏、巾帼英雄梁红玉、“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张耒、盲人天文历算家卫朴、文学大师吴承恩、“扬州八怪”之一边寿民、民族英雄关天培、晚清小说家刘鹗等历史名人,特别还诞生了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另外,古典“四大名著”中《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三部也诞生于淮城。古代科举,淮城更是捷报频传。仅明清时期淮城的河下镇就出过67名进士、123名举人、12名翰林,“三鼎甲”齐全,全国极为罕见。古代淮城是“山阳医派”的发祥地,有闻名全国的中医大家吴鞠通、韩达哉等,在中华医学史上留下丰厚一笔。淮城还是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软兜长鱼、淮安茶馓、文楼汤包等经典名菜名点都产生于淮城,味美大江南北,闻名五湖四海。
吴承恩故居
(作者:陈伯新,文章来源:“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