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洪泽区政协通过到北京拜访文史专家、召开专家座谈会、与意大利文化专家开展交流等活动,纪念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文化是软实力,曾经为大运河申遗做出突出贡献的洪泽区,十年来把运河文化研究与推介作为提升地方战斗力和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辛勤耕耘,群芳争艳,取得累累硕果。
公开出版和发表一批研究成果
2014年下半年以来,洪泽区政协聘请的特邀文史专家,先后出版一大批研究成果。主要有:《洪泽湖大堤石刻遗存》《运河枢纽高家堰历代诗文选编》《非遗集锦》《食话洪泽》《剪纸水乡》《洪泽故事》《赋韵洪泽湖》《淮宝县革命斗争大事记》《百里画廊三百首》等,总计超过200万字。一批高质量的论文陆续发表,引起社会各界的称赞和重视。其中,张敏的《洪泽湖大堤石工结构及其建材来源》《洪泽湖清代高堰志桩零点高程推算》《洪泽湖大堤减水闸坝的演变及其启放标准研究》等,有力宣传了洪泽湖大堤的悠久历史和重要作用。夏宝国的《长淮碧水赋华章——洪泽湖水文化研究回顾》,被收入水利部淮河委员会和中国水利学会联合编纂的《新中国治淮70周年纪念文集》;《水利之经典 治淮之关键——关于洪泽湖的几点认识》,得到水利史学界专家的肯定与推荐,由中国水利史研究所在北京发表。孙玉清的《南宋诗家词人淮河岸边挺起民族脊梁》《宋代文人墨客运河重镇龟山的翰墨情怀》,角度新颖,选题独特。王海洋的《洪泽地名古今谈》《洪泽古寺庙寻踪》《浅谈宋元之际书画家龚开》《新四军八路军淮宝战役岔河会师》《柘塘史话》等,富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运河文化研究中馥郁芬芳。
在北京举行世界遗产洪泽湖大堤专家研讨会
2016年11月21日,《洪泽湖大堤石刻遗存》出版发行,洪泽区副区长徐琳率团到北京向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许正中和著名的水利科学研究专家谭徐明、张卫东、吕娟等人汇报,并举行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北京专家研讨会。人民网、《江苏工人报》、《淮安日报》等做长篇报道。以洪泽湖大堤为主题在首都北京举行高层次专家研讨,在运河枢纽洪泽湖历史上尚属首次,具有里程碑意义。水利部办公厅称赞“《洪泽湖大堤石刻遗存》是全国大江大河和湖泊中第一部石刻文化专著”。
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
2014年以来,洪泽区政协特邀文史专家张敏、吴晓兵、李梅娟、夏宝国、裴安年、孙玉清等先后16次参加在北京、河南桐柏、江苏淮安、浙江丽水等地举行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张敏多次应邀为水利部、江苏水利厅、淮安市水利局举办的培训班开设讲座,影响广泛。2022年12月初,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举行学术年会暨成立四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国际国内1000多人在线上参会。夏宝国应邀参会,以《运河枢纽洪泽湖文化研究与应用成果综述——以淮安市洪泽区为例》为题,重点介绍淮安市结合洪泽湖灌溉工程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过程,洪泽地方文史工作者全程跟踪参与,推动洪泽湖文化研究与应用紧密结合的情况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及重要影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党委书记朱海风教授在大会总结点评时,从五个方面给予了高度评价。2023年11月30日,孙玉清应邀参加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与水利遗产专业委员会在浙江丽水举办的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其发言《宋代文人墨客运河重镇龟山的翰墨情怀》在强手如林的环境中脱颖而出,大会总结时受到点名表扬。
十年来,洪泽区政协特邀文史专家配合有关部门先后接待日本、美国、意大利、韩国、卡特尔、澳大利亚等20 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留学生,向他们介绍洪泽湖和淮扬运河,开展文化交流,产生积极效应,大大提升了淮安运河和洪泽湖文化的影响力。
助力洪泽古灌区申遗成功
2023年11月4日,新华社权威发布: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公布,中国有包括洪泽古灌区在内的4个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洪泽区有三处世界遗产。
洪泽古灌区位于淮安市洪泽区,始建于东汉末年,是世界上少有的规模宏大、历史悠久且沿用至今的水库型灌溉工程。洪泽古灌区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在洪泽区委领导下,由洪泽区人民政府、江苏省洪泽湖工程管理处联合开展,洪泽区水利局具体组织实施,河海大学负责申报文本制作编制。期间,洪泽区政协特邀文史专家提供了大量文史资料给予文化支持,全程跟踪参与,得到水利部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的好评与肯定。
推动运河文化传承频获表彰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洪泽区政协特邀文史专家走进南通、南京、淮安等地的多所高校、党校、中小学校和图书馆等,开设运河枢纽洪泽湖文化讲座。张敏到郑州大学,为水利部培训班学员授课。夏宝国连续两年为洪泽电大、洪泽中专开课讲授洪泽湖历史文化,连续10年为江苏省洪泽中学高一新生开展运河文化讲座,还应邀到南京新华书店、南通经济开发区图书馆宣讲运河文化和世界文化遗产洪泽湖大堤,在区内机关事业单位和村居委会、党校宣讲100多场。裴安年、蒋厚健也分别到洪泽湖区的学校宣讲洪泽湖文化,受到欢迎和好评。
十年来,多位特邀文史专家受到国家和省级表彰。夏宝国因研究和推介洪泽湖文化成绩显著,被江苏省社科联表彰为全省社科工作先进个人,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全省理论宣讲先进个人。张敏因为工作成绩突出,荣获两届江苏省十大河湖卫士和全国水利系统先进个人光荣称号,《新华日报》曾经整版宣传报道其先进事迹。裴安年在洪泽湖文物保护等方面成绩突出,被江苏省宣传部表彰为“最美基层干部”,被中宣部表彰为“中国好人”。2024年初,洪泽区政协集中表彰了10名优秀特邀文史委员。
(洪泽区政协文化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