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
淮海究竟指哪里?——从淮海战役说起
时间:2024-03-20  来源:  字号:[ ]

提起淮海战役,大家都知道它是与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齐名的“三大战役”之一,辽沈战役、平津战役的名字好理解,就是指战场在辽宁沈阳和北平天津的战役。那地理上并没有一个淮海地区,为何叫“淮海战役”。淮海究竟指哪里?

 “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明代陈子龙《扬州》诗中的“淮海”指以扬州为中心的区域。“凯歌淮海中原定,团结亚非正义伸。”郭沫若《赠陈毅同志》诗中的“淮海”指以徐州为中心的区域。“徐扬淮海无余子,青史难湮新四军。”李一氓《七·七感怀》诗中的“淮海”指以淮安、海州(今连云港)为中心的区域。

淮海战役地图

那么,扬徐淮连四市,何以都称“淮海”?


01


       现今扬州市及周边区域,上古以来称“淮海”,源自《尚书》记载及其相关注疏;“淮海”的原意是“古淮水”与“东海”“南海”。

“淮海”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夏书·禹贡》:“淮海惟扬州。”

明刻本《尚书》卷七截图


“淮海惟扬州”,介绍的是“九州”之一古扬州的地理概况。字面意思是:古淮水(即淮河)以南到东南沿海之间是扬州。换句话来说,就是:古扬州的地理范围相当于今天淮河以南、长江流域以及岭南地区的整个东南部地区。诚如清雍正《扬州府志》卷之二记载:“稽古九州淮海惟扬,吴、楚、闽、粤,皆所分域。”

《禹贡》中“九州”地理概况图

清雍正《扬州府志》卷之二截图


“扬州界,自淮而南至海以东也。”这是《<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七中东汉儒家学者、经学大师郑玄对“淮海惟扬州”的解释。

《<春秋·公羊传>注疏》卷七截图


“北据淮,东南据海。杜佑曰:‘自晋以下,历代史皆云五岭之南至于海并是《禹贡》扬州之地。’”这是明代右都御史王樵在《<尚书>日记》卷五中对“淮海惟扬州”的解释。

《<尚书>日记》卷五截图


“东南据海”,是说古扬州东边与南边濒临东海与南海。诚如清代理学家李光地在《<尚书>七篇解义》卷二中所说:“‘淮海惟扬州’,此‘海’字包东海、南海,盖尽今越地也。”

《<尚书>七篇解义》卷二截图


古扬州地理范围辽远广阔,占据整个东南。《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尔雅>注疏》卷六:“‘江南曰扬州。’注;‘自江南至海者。’《周礼》:‘东南曰扬州。’《禹贡》:‘淮海惟扬州。’孔安国云:‘北据淮,南距海。’然则扬州之境,跨江北至淮,此云‘江南’者,举远大而言也。”

《<尔雅>注疏》卷六截图


综上所述,古扬州“淮海”的“淮”与“海”,分别指古淮水之“淮”与东海、南海之“海”。

随着朝代变迁,古扬州地理范围由“大”变“小”。“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这是《乐府诗集》卷四十七载隋炀帝《泛龙舟》一首诗。“淮南江北海西头”,是说隋代扬州的地理范围在淮河以南、长江以北、大海以西。到元代,扬州已成为“扬州路”,辖区相当于南宋时期淮南东路的沿江地区。元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军占领扬州,改扬州路为淮海府,辖高邮州、通州、泰州3个州及江都、泰兴、仪真、如皋、海门、宝应、兴化、六合、崇明9个县。淮海府后来改名为扬州府。清代扬州人阮元编撰《淮海英灵集》,收录清初时当地已故诗人的作品。这些诗人的籍贯都是清初扬州府的疆域。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截图


诗中“淮海”,不啻“淮海英灵”。“朔雪落吴天,从风渡溟渤。”是唐代李白《淮海对雪赠傅霭》中的诗句。“鶱腾访知己,淮海莫蹉跎。”是唐代杜甫《湖中送敬十使君适广陵》中的诗句。“淮海多夏雨,晚来天始晴。”是唐代刘禹锡《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中的诗句。“归流赴淮海,征帆下扬州。”是唐代卢僎《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中的诗句。“星分斗牛,疆连淮海,扬州万井提封。”是宋代秦观《望海潮·广陵怀古》中的词句。“东望淮海间,恨无鸿鹄羽。”是宋代梅尧臣《依韵和永叔内翰酬寄杨州刘原甫舍人》中的诗句。“六龙前日临淮海,五马由来说醉翁。”是宋代周必大《送邓根移戍扬州》中的诗句。“扬州杜牧楼中梦, 淮海秦郎天下声。” 是元代刘诜《再和曾学士》中的诗句。“岷峨万里秋江落,淮海维扬独客归。”是元末明初钱宰《送朱叔英还维扬中的诗句。“千里相逢淮海滨,一枝谁寄岭梅春?”是元末明初陈基《淮阴杂兴四首(其一)》中的诗句。“渺淮海兮维扬,思美人兮增伤。”是明代杨慎《思美人二章寄夏舜俞》中的诗句。“卧榻长安尘土积,挂帆淮海水天昏。”是明代何景明《送蒋子云冬官病还扬州》中的诗句。“淮海表兹郡,东南诚要津。”是明代《适扬州》中的诗句。如此等等,无不使人“发思古之幽情”。

秦观《淮海集》截图

02


       现今淮安、连云港市及周边区域,明清以来称“淮海”,源自“道”与“镇”之名;“淮海”的原意是“淮安府”与“海州”。

淮阴,今属淮安市,因淮阴侯韩信而家喻户晓。在上古“九州”时代,因为在淮水南岸,位于古扬州的最北段,是典型的古扬州“淮海”的“边区”。诚如明天启《淮安府志》卷之一记载:“《禹贡》:‘淮海惟扬州。’今山阳、盐城在淮之南,于古属扬。”

明天启《淮安府志》卷之一


淮安府署淮安(今淮安区),从隋代以后,就一直是州、郡、府、路、军的首府。元代,在现今淮安市境内置淮安路,辖境包括今苏北地区大部和皖北一部。明清两代,置淮安府。明代淮安府,辖六县、领二州:所辖六县是山阳、清河、盐城、安东、桃源、沭阳;所领二州是邳州、海州;邳州下辖宿迁、睢宁县,海州下辖赣榆县,范围包括今苏北五市绝大部分地域。

明代天启年间,在现今淮安、连云港两个市全部地区以及宿迁、盐城两个市局部地区境内置“淮海道”,这是该地区别称“淮海”的由来。明天启二年(1622),白莲教猖獗,奏经皇帝批准,在把淮安府所领的邳州以及邳州所辖的宿迁、睢宁两个县并入徐州管理的同时,在淮安府境内新设“淮海道”。其公署设在淮安府。“淮海道公署,在府治之东。天启二年,白莲妖乱,淮徐戒严。时淮安知府宋统殷,以边材转易州副使,士绅合词保留五院。题允添设兵备道,分理安(东)、山(阳)、清(河)、桃(源)、海(州)、赣(榆)、沭(阳)、盐(城)八州县营卫事务。”《职方典》第七百四十五卷如是记载。

明天启《淮安府志》卷之首“府治”图中的“淮海道”公署


《江南通志》卷一百三也有类似记载:“天启二年,设淮海道,驻淮安府。本道统辖如旧,至州县考成,则海州、山阳等八州县属之淮海云。”

《江南通志》卷一百三截图


在古代,“道”是国家的行政机构,始于秦汉时期。明代“道”的设置具有监督地方政府的职责。淮海道属于“兵备道”,主要负责分理辖区军务,监督地方军队,管理地方兵马、钱粮和屯田与维持地方治安等。淮海道管理区域涉及淮安府11个州县中的8个,可谓淮安府近73%为的州县为“淮海”区域。

道名“淮海”中“淮”的含义,系淮安府之“淮”,指在该道管理的州县中,淮安府所辖的山阳、清河、安东、盐城、桃源、沭阳6个县;“海”的含义,系海州之“海”,指淮安府所领的海州及其所辖的赣榆县。

明末清初,江苏地区扬州府、淮安府与徐州府示意图


南明期间,淮海还是江北4个军事重镇之一。《明史·列传》卷二百七十四记载:“(史)可法遂请督师,出镇淮扬……议分江北为四镇:东平伯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北,经理山东一路;总兵官高杰辖徐泗,驻泗水,经理开归一路;总兵官刘良佐辖凤寿,驻临淮,经理陈杞一路;靖南伯黄得功辖滁和,驻庐州,经理光固一路。”

《明史·列传》卷二百七十四截图


刘泽清统辖的淮海之镇,比淮海道范围要广得多,甚至比淮安府范围还要广。据《南明野史》卷上《安宗皇帝纪》记载:“以总兵刘泽清辖淮海,驻淮北,海(州)、邳(州)、赣(榆)十一州县隶之,经理山东一带……”据《浙东纪略》附录《扬州变略》记载:“淮海道,属刘泽清,屯驻淮北,以山阳、清河、桃源、宿迁、海州、沛县、赣榆、盐城、安东、邳州、睢宁十一州县隶之。”

南明史可法所镇的淮扬以及江北四镇示意图


在清康熙年间,淮海道还负责淮安府的国家征收商品税与官府专卖。《清史稿》卷一百二十五食货六《征榷会计》:“康熙……五年,命各关税均交地方官管理……淮安归淮海道……”清康熙五年,即1662年。

在清雍正年间,隶属于淮安府的海州,升格为海州直隶州,下辖沭阳县、赣榆县,规模得以扩大。清末的淮安府共辖山阳、清河、盐城、阜宁、安东、桃源6县,规模有所缩小。  

在清嘉庆年间,淮海道成了介于省、府之间的行政区。该道驻安东县,领整个海州直隶州与淮安府的安东县、阜宁县、桃源县运河以北地区。其规模小于明代以及清初的淮海道,但影响得以强化。

清末民初,淮安府、徐州府与海州直隶州及其辖县示意图


明淮安府与清海州直隶州名扬后世,但作为“淮海”区域却逐渐式微,直到抗日战争时期才闻名天下。1940年9月18日,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在沭阳县建立。它先后辖沭阳、泗阳、运河特区、涟水、灌南、灌云、东海、潼阳、宿北等县级政权。该根据地是苏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少奇、陈毅、黄克诚曾直接领导这里的抗日斗争。1941年5月,中共中央华中局撤销苏皖边区委,分别成立皖东北和淮海区委。原苏皖边区委所属淮海地区的沭宿海、沭阳、灌云、泗阳、涟水、东海、宿迁、淮阴等八个县委及宿北工委改由淮海区委领导,原苏皖边区邳睢铜地委由淮海区委代管。1942年11月,华中局决定组建苏北区委,将中共淮海区委改建为淮海地委,属中共苏北区委领导。沭阳县张圩乡(今属钱集镇)先后是中共苏皖区委、中共淮海区委、淮海区专员公署、淮海区行政公署机关驻地。“触目四郊多故垒,半年游击出张圩。”曾任淮海区行政公署主任李一氓在《七·七感怀》一诗中如是感慨。

在沭阳出版的淮海区党委机关报《淮海报》(陈毅题写报头)


淮海抗日根据地陈列馆,位于沭阳县钱集镇张圩九年制学校内。一幅幅图片,一张张报纸,一处处实景,让一个个参观者“穿越”当年的烽火岁月。“垂杨系马晚来风,树影森森照碧空。芦花飞起四围白,抗战淮涟第五冬。”新四军代军长陈毅1942年《淮海区会议题词》一诗,勾起参观者对他以及对他的战友们戎马倥偬岁月的深切缅怀。“淮海平原上,繁荣的农庄,不怕敌人封锁扫荡,我们安下战时的课堂,在战斗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成长。劳动——民主——纪律,我们是新青年的榜样……”李一氓1944年为淮海抗日中学撰写的这首《淮海中学校歌》,唤起了人们战斗的激情,至今还在淮海大地上传唱。

位于沭阳县钱集镇张圩九年制学校内的淮海抗日根据地陈列馆

位于沭阳县钱集镇陈圩村的淮海区军政大礼堂


无论是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先后所辖沭阳、泗阳、运河特区、涟水、灌南、灌云、东海、潼阳、宿北等10县(区),还是淮海区委领导沭宿海、沭阳、灌云、泗阳、涟水、东海、宿迁、淮阴等8个县,其所辖或领导的县(区),从现今看,涉及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市的部分辖区;从该根据地与区委的区域名称看,其基础都是源自历史上的明淮安府或清淮安府与清海州直隶州的“淮海道”。当然,南明江北四镇之一的“淮海”,其影响也是包括在内的。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明清时期“道”之名、“镇”之名“淮海”,还是抗战时期的“根据地”之名、“区委”之名“淮海”,都属古徐州“淮海”。


03

现今徐州市及周边区域,上古以来称“淮海”,源自《尚书》及《<尔雅>注疏》等;“淮海”的原意是“古淮水”与“东海”。

与古扬州一样,古徐州也是“九州”之一。“海岱及淮惟徐州。”这是《尚书·禹贡》的记载。

“‘济东曰徐州。’注:自济东至海者。《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孔传云:‘东至海,北至岱,南及淮。’此云‘自济东’,则是西至济也。李巡曰:‘淮海间,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这是《<尔雅>注疏》卷六的记载与注疏。

《<尔雅>注疏》卷六截图


《<尔雅>注疏》涉及古徐州三个方面的信息。一是四至信息:东面到东海(现今黄海),南面到古淮水,北面到泰山,西面到古济水。二是气候信息(徐州得名原因):“其气宽舒,禀性安徐”,故名其州名曰“徐”。三是徐州别称信息:“其气宽舒,禀性安徐”的徐州,又属于“淮海间”,故曰古徐州又有“淮海”别称。根据上下文可知,这里的“淮海”之“淮”为古淮水,“海”为东海(现今黄海)。

唐代柳宗元《柳河东外集》卷下也记载了类似的观点:“《禹贡》:‘海岱惟青州。’青州,东北据海,西南距岱也。又云:‘海岱及淮惟徐州。’东至海,北至岱,南至淮也。以其淮海之所在,故曰朝宗。”

《柳河东外集》卷下截图


古徐州的地域,从“九州”创置起,一直保持到商代。“徐州,昔自帝喾创置九州,历唐、虞、夏、商,皆徐州之域。”明万历《徐州志》如是明确记载。

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明万历《徐州志》影印截图


“淮海”与徐州“画等号”,古诗文中时有所见。宋代米芾《中秋登海岱楼》(此“海岱楼”位于现今淮安市涟水县城)诗云:“目穷淮海两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元代元好问《满江红·关希颜之官徐州》词云:“淮海地,云雷夕。自不负,髯如戟。”  明代卢龙云《道出徐州值冰始泮莫兵宪助以舟役》诗云:“波静吕梁冰始泮,春生淮海腊初残。”明代胡应麟《彭城晚泊蔡别驾载酒驿庭话旧蔡以前西安令迁淮上署篆于徐》诗云:“波声淮海环公署,山色徐方照郡楼。”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集》卷六十截图


徐州,自古便是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兵家必争之地和商贾云集中心,近代以来,津浦、陇海铁路在这里交汇,使这个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中心城市的地位更加突出。1904年,清末状元张謇认为徐州“控淮海之襟喉,兼战守之形变”,建议在这里建行省。1940年,地理学家胡焕庸也主张设立“徐淮省”。1944年,汪伪政府以徐州为中心,成立只存在一年多时间的伪淮海省。

伪淮海省行政区划图


淮海战役,使古徐州“淮海”威震四海。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即将胜利结束的当天,华东野战军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致电中央军委并报华东局、中原局,“建议进行淮海战役”。从建议中“攻占两淮,并乘胜收复宝应、高邮”与“攻占海州、新浦、连云港等地”的地点来看,粟裕说的“淮海战役”中的“淮海”,指的还不是指现今徐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淮海”,指的是淮海抗日民主根据地中的“淮海”,即明淮安府“淮海”或清淮安府与清海州直隶州“淮海”地区。“淮海战役”是粟裕首次提出来的,但“淮海”则并非如此。

后来,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蒋介石发现黄百韬兵团被围之后,心急火燎之下,为了拯救爱将,迅速集中了7个兵团共80万兵力,部署在江苏徐州、安徽蚌埠一带,称之为“徐蚌会战”。1948年11月8日,粟裕详细考虑后,向中央发电,提出“在此次战役于歼灭黄(百韬)兵团之后,不必以主力向两淮进攻(新海敌主力已西撤),而以主力转向徐(州)固(镇)线进击,抑留敌人于徐州及其周围”的主张,得到军委“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的复电,从而拉开“淮海战役”的大幕。

2006年第2期《党史博览》胡居成《从“小淮海”到“大淮海”——淮海战役中的粟裕大将》一文提出了“小淮海”与“大淮海”的概念。“小淮海”指的是淮安、海州为中心的区域,“大淮海”指的是徐州为中心的区域。从“古徐州”地理概念上来说,“小淮海”也是“大淮海”的组成部分。诚如《清一统志》卷二十四记载:“徐州府之邳州、宿迁、睢宁及海州,淮安府之清河、安东、桃源,为古徐州域。”

淮海战役总前委成员的合影(左起):粟裕、邓小平、刘伯承、陈毅、谭震林


1986年,以徐州为中心,由江苏、山东、河南、安徽4省14个地级市组成的淮海经济区成立;2017年,徐州被确定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以徐州“大淮海”为中心的淮海经济区,不仅融合了“小淮海”地区,还融合了现今淮安与盐城两个市的古淮水以南的、原属于扬州“古淮海”地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着“大淮海”、“小淮海”,直至“古淮海”;新时代的潮流,激荡着古淮水、海州湾,直至东南沿海……

淮海经济区地图


(作者:刘绪清  来源: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