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
除了吃粽子和赛龙舟,淮安还有哪些端午节传统风俗?
时间:2023-06-21  来源:  字号:[ ]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 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项民俗大节。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吃粽子、插艾草、涂饮雄黄酒和赛龙舟等共同的习俗外,还有着很多特色传统习俗,如挂钟馗像和“五毒儿”、小孩穿虎头鞋、吃透糖、“晒正午”、“抢码头”等,体现了浓厚的地域特色。

过去在老淮安,从农历五月初一起,各家多悬挂钟馗像和“五毒儿”。挂钟馗像是中国很多地方的传统习俗,蕴含镇鬼祛邪之意。端午节是驱邪辟毒的节日,在这一天挂钟馗像更有辟邪的美好愿景在里面。所谓五毒者,包括蛇、蝎子、蜈蚣、壁虎、癞蛤蟆。巧妇用厚纸剪制成形状,再加色做成,连成一串,上置菖蒲、艾草,悬挂于堂屋亮椠上。


淮安区陈云桥老先生家挂的钟馗像以及他画的钟馗像


前年在淮安老西门大街,走访原中孚炭行的九十一岁老人陈云桥老先生,他还传承祖上的传统纸扎手艺。他会剪五颜六色的“五毒虫儿”,用红线穿成一串串的,近看就跟艺术品一样的,挂在自家的纸扎店里售卖。笔者与陈老聊天,把这些传统都拍摄下来,现在在其他地方都见不到了。陈老爷子说,现在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他儿子们也不愿学这个祖传的手艺。

陈老爷子制作的“五毒儿”,很是精美

陈老早年跟母亲郑氏学的剪纸,他还会绣花,做小孩老虎鞋、虎头枕,还会画判官,祖传手艺传承要有四十几年了。每年端午节将至的时候,他总会将他的判官像与菖蒲艾一起摆在店门口,让喜爱传统节日的人们前来购买。

淮安的端午节,又叫五月节、娃娃节,旧例各家孩子还要穿虎头鞋。虎头鞋,既有实用价值,也有观赏价值,同时它又是一种吉祥物品。在淮安的端午节,出生才几个月的小孩穿了虎头鞋,能赋予孩子驱鬼辟邪的寓意,期盼小孩没病没灾,有美好的愿望在里面。

陈老爷子现在还保留着制作虎头鞋的技艺,包括鞋面绣花工艺。一般在每年端午节前三个月就开始做老虎鞋了,一双双小红鞋面绣着虎头的虎头鞋,做好摆放在竹匾里,很是漂亮。

虎头鞋


陈老爷子说:这虎头鞋做工复杂。得先打袼褙,用碎布或者旧布加衬纸裱成厚片,按照鞋样大小剪下一块,再将一层好看的布料缝在剪下的袼褙外。仅虎头上,就需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技艺。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他还常用兔毛将鞋口、虎耳、虎眼等镶边。红、黄、白间杂,轮廓清晰。小孩子穿上虎头鞋,兔毛随风飘动,虎头也有了动感,夸张地表现出虎的威猛。

淮安民间育儿风俗,通常在小儿满周岁或生日、端午时,穿新做的虎头鞋。此时的儿童跃跃欲试,想要走路,但又离不开大人的搀扶。这时,父母给孩子穿双虎头鞋,希望孩子脚踏实地。更重要的原因是,人们认为虎是百兽之王,小孩穿上虎头鞋,可为小孩壮胆、辟邪,也有祝福小孩长命百岁之意。

陈老爷子制作的虎头枕,据说小孩枕了能辟邪

端午节前,初二三开始包粽子,有咸甜多种。初五早晨吃粽子,中午喝雄黄酒。小儿额上亦涂雄黄,睡虎头枕。这些都跟其他地方并无二致,只是老淮安在端午节这天还吃应时菜,有大烧马鞍桥,即鳝鱼切段,与猪肉红烧。另有淮安天妃宫蒲儿菜烧狮子头。最不可少的是炒苋菜、黄瓜片粉、咸鸭蛋,三者吃了可避免腹痛一年。

另有透糖,为淮安独有,呈长方形,长约寸半,宽约一寸,厚约二分,用油炸黄后,裹以桂花糖汁,味美香甜。现如今,淮安老西门大街胡家茶食店,每年端午节还制作传统的透糖,胡家茶食也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点。

位于淮安区老西门大街的胡家茶食店还在卖端午节透糖

端午节的中午,还要“晒正午”。这个十年前,听淮安夯轮寺巷杨老太(时年94岁)讲过的。晒正午,要抬两张八仙桌到天井里,并起来。什么东西都晒,鸡蛋打成蛋络子晒,晒过后挂在身上。萝卜用红糖晒。还有透糖、粽子等食品都要晒,能晒两大桌子东西呢!

除了晒物品,人也要晒正午,可以防很多种病。如果冬天会生冻疮,端午节就把买两条长鱼回来,把长鱼血涂抹在容易生冻疮的部位,人再站到太阳下晒,就能就晒好了。如果打寒颤,在端午节中午吃咸肉丁子,然后站在太阳下晒,也可以治病。还有如果肚子疼,吃炉灶里烤的大蒜,再到正午晒。

端午节下午,淮安三城内外,男女老少都打扮起来看赛龙舟。护城河、里运河、勺湖、萧湖、月湖里全是龙船,各条龙船上敲锣打鼓,你追我赶,有翻江倒海的气势。沿途岸上人们驻足观看,一片欢声笑语,尤其是小孩子们,更是兴高采烈。除了龙舟竞渡外,老淮安的还有特色项目——“抢码头”和“逮猪赛跑子”。

淮安里运河上的龙舟比赛


笔者听曾祖母讲过,赛龙舟沿途遇到码头要“抢码头”。码头亭台内富贵人家的太太小姐们看到龙船就近驶来,将自己的珍贵物品,如金耳环、金戒指,还有翡翠玉镯、洋钱,高高的抛到河里,龙舟上的水手们立即跳入河内,顺着贵重物品掉落河里的方位快速潜下水去。不一会儿,水手就能把这些贵重物品摸上来,并漂浮在水上,展示给岸边的众人看。这时岸上欢声、笑声、拍手叫绝。他们游到岸上来,太太小姐们立即有赏,赏赐每人十块大洋以及粽子等食品。那些从河里摸上来的珍贵物品,都归还给太太们。这是老淮安赛龙舟的特色项目,别具一格。

里运河上的码头


 老淮安的赛龙舟还有个特色项目,叫“逮猪赛跑子”。“逮猪赛跑子”是能工巧匠精心雕刻的大肥猪模型,将肚里掏空,肥猪嘴里塞个大红彩绸球子,安装在里运河领队龙船的龙尾的水里边,让后面的龙船逮。龙船都争先恐后跟着后边逮,龙船划得漂亮,你追我赶,动静很大,在几十里以外都能听见。

 

作者:高建平

来源:方志淮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