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
走进枚乘书院
时间:2023-05-17  来源:  字号:[ ]

时至立夏,万物繁茂,淮安大地一派欣欣向荣。我有幸与诸多文友,走进位于淮阴区的枚乘书院,寻找千年古县街巷的历史文脉。

一眼千年潮古今,百转几回思浮沉。淮安人文荟萃,诞生过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巾帼英雄梁红玉、《西游记》作者吴承恩、民族英雄关天培、《老残游记》作者刘鹗、一代伟人周恩来等名人。枚乘是西汉时期的辞赋大家,所著《七发》有着丰厚的历史价值和深刻的现实意义。上世纪50年代末,毛泽东就倡导领导干部要读一读《七发》;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七发》的“要言妙道”让人“霍然病已”,强调共产党人要固本培元、守住为政之本。

枚乘书院郁郁葱葱,草木芳华,春意仍盎然不去。我们一行在“枚乘书苑·七发课堂”前驻足观看,走过“奇文醒世”“要言妙道”“清口沧桑”等展厅,听取《七发》内容的讲解,感叹“勤俭兴国兴家,奢靡亡国亡家”的千古至理,感悟毛泽东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七发》思想的深刻阐释,犹如醍醐灌顶。

寸土见遗文,无处不言史。《七发》是假设楚太子有病,吴国的客人前往问候的对话体文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主题鲜明,发人深省,是汉赋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标志着汉大赋体裁的正式形成。刘勰认为,“七窍所发,发乎嗜欲,始邪末正,所以戒膏粱之子也”。七窍指眼、耳、鼻、口,也就是人的七情六欲,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告诫我们,不能因贪心而追求物质生活上的奢华享受。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时,毛泽东专门向全党推荐《七发》,认为共产党人应当从中引以为鉴,提醒广大党员干部“不可贪图享乐而忘了人民”,进而强调:“这些话一万年还将是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重温其中典故:楚太子生病,吴客诊断其病源为精神萎靡,开出的药方是学习探讨“要言妙道”,用道德调理自身,慢慢“阳气见于眉宇之间”,最后“霍然病已”。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全面从严治党,既要靠治标,猛药去疴,重典治乱,也要靠治本,涵养文化,守住为政之本。

    泰戈尔说:“你感谢火焰给了你光明,但是不要忘记了那执灯之人。”《七发》作为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影响了一代代人,也间接塑造了历史上一位位清官廉吏。一窗明月,一杯香茗,一册《七发》在手,让我思想纵横驰骋。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以毛泽东“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的话语作结,提醒全党同志要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继续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14亿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

真理之光,照耀未来。走出枚乘书院,我更加坚信,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我们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以反复抓、抓反复的韧劲,以钉钉子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凝聚起全党上下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力量,以实际行动把“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殷殷嘱托落到实处,不负党和人民重托。


来源:干部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