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气渐凉,一碗热汤下肚,暖意通透全身,让人不禁感慨“真舒坦”。博里羊肉,是淮安区博里镇的标志性美食,也是淮扬菜系中的特色名肴,其凭借“肥而不腻,汤白如贵妃”的特质享誉南北。相传,乾隆皇帝称赞博里羊肉为“贵妃羊肉”,其不腥、不膻、不油腻的极致口感,深受广大食客喜爱。

生态禀赋 好水土育好羊
淮安区博里镇地处里下河低地,沟渠纵横、河滩广布,繁茂的草地为淮山羊养殖提供了天然牧场。历经数百年品种筛选与本地水草气候的滋养,当地养殖的山羊肉质紧实、膻味极轻,尤其是生长期在一年左右、体重约六七十斤的小羊,肉质鲜红有弹性,脂肪分布均匀,就如同大理石的纹路般鲜艳。优质食材铸就特色风味,这也是博里羊肉汤香飘十里的奥秘所在。
匠心工艺 非遗技艺守本味
博里羊肉的烹饪精髓在于传统技艺的坚守,讲究“撇油摊火,提汤起沃”,每一步都暗藏门道。其中,招牌美味——博里白汤羊肉最受欢迎,也大有讲究。新鲜羊肉与羊骨经过清水浸泡,去除表层血水,再放入滚烫的沸水中煮炖,大火快煮,肉质中残留的血水浮沫逐渐浮出水面,尽数舀起后只留下最纯粹的鲜汤汁,这也是去膻的关键一步;中火慢炖约一个半小时,全凭火候功夫熬出羊肉的精华。一揭开锅盖,原汤乳白浓郁,不腥不膻,醇厚不腻,草原牧场般纯正的鲜味一下子奔涌而出,雾气与香味交织弥漫,淘气地钻出门缝,屋里屋外,都能闻到香味。
经过数小时的煮炖,羊肉肉质紧实酥烂,稍加冷却后将其切成厚薄均匀的肉片,舀一勺自家炼制的羊油起锅,加姜末、蒜末煸香,下羊肉略作翻炒,再倒入乳白高汤,旺火煮沸,此时,香味到达顶峰。食用的时候要加入些佐料,碗底放一撮香菜、青蒜段,热汤和羊肉片倾泻而下,瞬间激发出阵阵清香,清新调和,鲜而不腻,一碗地道的博里羊肉汤,至此方成。
风味绝佳 老少皆喜
博里羊肉汤的妙处,就在于将质朴的食材升华成了舌尖的温润体验。汤色澄澈如琥珀,入口的第一感觉便是惊人的鲜,醇厚的本味在舌尖温柔地弥漫开来;汤汁温润顺滑,如丝缎般滑过喉咙,暖意便从胃里缓缓漾开,传遍全身;碗中的羊肉更是点睛之笔,肌理间饱吸了汤汁,酥烂而不失其形,入口轻轻一抿,便能化在唇齿之间,尽数都是浓郁的肉香,没有一丝恼人的膻气。一碗下肚,浑身都热乎起来,就像坐在冬日的围炉边,舒坦又踏实。
博里羊肉汤,是新鲜羊肉与高汤在灶火上的风味融合,不张扬,却深厚绵长,如一股踏实而恒久的暖流,温暖了身子,滋润了心田,是当地百姓忘不了的烟火味道。寒冬越发临近,温暖的沁人滋味早已香飘淮安的大街小巷……
(文章来源:“无线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