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食物在家乡很重要,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是离开家乡到外地却从未见过,甚至近似的都不多,这就是家乡的水糕,这些年也逐渐被称为米糕。单块水糕一般呈菱形,十几公分长,七八公分宽,三五公分厚,上下两面相对光滑,四边因为刀切的原因,不够平整,有的地方可以看到点状的空隙,有非常浓郁的米的香味,有时会加点红枣,又白、又甜。
过去老家人口中的馒头,既包括实心馒头,也包括有馅的包子,称为菜馒头、肉馒头。家乡以吃米为主,馒头不是天天吃,但馒头和面条作为源自小麦的主食的主要形态,在家乡食物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
平时很少蒸面食,但过年前必须蒸馒头,同时一般也会一起馏水糕(即蒸水糕)。馒头和水糕,是过年期间各家各户早晚配稀饭的重要辅食。农户遇到盖房、上梁、过生日以及农忙(当地称为“大忙”)等特殊时期,农户也会蒸一些馒头,高兴时也会顺带蒸点水糕。
特别是过年前,腊月廿四扫尘之后,水糕和馒头基本上都是同时准备,前后制作,早晚吃饭时也是一起馏热、装盘上桌。村里人也常说“一块馒头搭块糕”,既是它们经常一起出现,也常形容谈对象的两个人很般配,大差不离,半斤八两。
虽然水糕在家乡通常与馒头结伴出现,但在家乡的重要时刻,水糕的地位却是远高于馒头的。除了出礼贺寿(参加宴席出份子)时会一并出现在贺礼篮中外,有些重要场合一般只有水糕。盖房子上梁时要准备一些水糕。迎接新年时也需要水糕。寓意步步登高,无论是盖房子还是迎新,水糕都是必要的,作为美好寓意的标志。
从一个“糕”字就可以猜出水糕的原料,使用“米糕”的名称就更显而易见了。顾名思义,米糕的原料是米做成的米面。年糕基本上都是糯米面制成的。很多地方类似的米糕喜欢用粳米磨成的米粉,有时还会加点小麦粉,老家与之不同,老家使用的是来自于杂交籼米的米粉,称为“碎米面”。没有机器机米机面时,碎米面都是用石磨磨成的。有了机器后就相对简单了。把几十斤品相不好的杂交米,淘洗干净,放在大竹匾里晾晒干,送到机房,很快就可以取回比天然小麦面白很多的碎米面。
和面发酵是做米糕最为关键的环节。做馒头和面一般准备一个平一点的缸就可以了,做水糕一般要一个深一点的缸。过年前做这些糕点时,室外温度比较低,室内也不高,保温很重要,一般把装了和好面的缸放到锅屋(厨房)的锅后面,缸下面垫上很厚的稻草,缸口上再摞一个缸或者搪瓷盆,上面还要铺上被子,确保发酵的温度。
过去没有专门的酵母卖,一般是把上一次蒸馒头或者米糕剩下的面留一点晒干,以一块一块的形状保存,称为“糕头子”,需要发面时再用水把糕头子重新搅拌,倒入新和水的小麦面或者碎米面来引导发酵。这个过程,因为酵母含量不一样,很难把握发酵的火候,有的时候可能发酵不够,馒头和水糕不够蓬松,有的时候又发酵过头了,甚至造成面浆漫出了缸,浪费又狼狈,做出来的糕点也会酸。
和面时,在缸里倒入碎米面、事先泡好的“糕头”以及糖精或者白糖,倒入半开的热水,用手来回搅拌均匀,形成浓稠稀糊状的面浆,再经过一昼夜保温的发酵就可以馏了。
早期老家还没有普及多层蒸笼,用的都是一种竹制蒸架,当地称为“锅屉子”或者“锅列子”,跟蒸笼的每层蒸屉有点像,不过面积要更大一点,边沿高度要矮一些,没有专用的竹质盖子,借用平时的木制锅盖。无论蒸馒头还是水糕,早期都用这个蒸架。后来有了多层蒸笼,先是竹制的,后是铁皮的,农家蒸馒头逐渐改用蒸笼,但蒸水糕用的始终是竹制的锅屉子。大家普遍反映多层的蒸笼蒸不出好糕。
(作者:龚浔泽,文章来源:“映像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