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
淮安皮肚的前世今生
时间:2024-10-18  来源:  字号:[ ]

皮肚是猪的肉皮经过油炸等工序形成的副食品,系淮安区的土特产。

淮扬菜的特色之一就是“淮产烹淮菜”。烩皮肚作为头菜(指在冷盘之后的第一道主菜,“头菜”上桌后,宾客方可动筷吃菜,这一古老的饮食习俗至今还在流行)被推上淮扬宴席的时间,暂无时间上的考证,但直至改革开放前,烩皮肚和素有“无淮山(药)不成席”的烩山药羹作为头菜一统宴席多年。

随着商品流通的发展,淮扬菜厨师们选择用烩乌贼、烩海参、烩蹄筋作为头菜,但乌贼、海参属海鲜类,虽然蹄筋不属海鲜类,但同样在水发过程中被急功近利的生意人,采用化学品浸泡,食用后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已很少有人问津了,故又被烩甲鱼取替。但由于野生甲鱼的生存环境遭遇极度破坏,因而上市的野生甲鱼非常稀少,且价格昂贵。宴席的烩甲鱼多为人工饲养,在饲养过程中所喂的饲料中传说添加了避孕药等,不宜经常食用,其营养价值和口味要比野生甲鱼的差多了。善于烹饪的淮安人权衡利弊,还是返璞归真,选择烩皮肚。

皮肚从猪肉的肥膘上剥下,切成条状下水煮熟,起锅冷却后用尖尖锋快的剔皮刀,剔去沾在肉皮上的肥肉白,放至室外曝晒干透后,再将皮肚和冷油一起下锅(油量相当于皮肚的5-7倍)。加热时火力不宜太旺,当看到肉皮蜷缩、皮上出现粒状小白泡时,立即捞出,晾几分钟,等气泡瘪下去时,增高锅内油温,把肉皮再放回锅中,见肉皮鼓起,即用铁勺按住皮,使之缓缓涨发,待发足捞起。

肉皮下水煮时不能沾上咸,冬天放室外曝晒不可受冻,否则是炸不开的,也就是淮安人常说的:“炸僵的了”。同样的皮肚也有好孬之分,猪脊背上的“条皮”为皮肚中的上乘品质,因猪脊背上的皮不仅薄,而且易炸、涨发、放得开,口感又好,故倍受人们青睐!而猪肚部位的皮肚俗称“嘟嘟囔囔”的地方,猪皮不仅松弛又不成型,为皮肚中的“下脚货”。

“烩皮肚”淮安这一道特色的“头菜”,选用金黄色的皮肚、鲜红色的火腿片、翠绿色的笆菜头、乌黑色的木耳,加以荤汤,烩成“大杂烩”,装在长腰形的盘中,这色香味美俱全的“大杂烩”,顿时便让人垂涎欲滴。

皮肚成为淮安的土特产,源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原板闸镇城郊村的农民。翔宇大道礼字坝西北侧的城郊村,是远近闻名的肉皮加工专业村,中央电视台曾在这里拍摄皮肚加工的场面,并在中央电视台《金土地》栏目中播放。

城郊村古称“盐河北”,明清时,为淮北纲盐屯集中心和集散地。城郊村的周围设有坨地(堆盐的露天仓库),早在20世纪40年代,村里的农民为了度过灾荒的年份,从田野上刮起含有盐硝的土,倒在缸中后再加入清水,从缸底留有的洞眼中淌出经过滤后的盐卤水,用来腌制大头菜。“种田又把生意做”的亦农亦商传统理念,在城郊村的几代农民中早已根深蒂固了。因此这个村的农民头脑中都有各自的生意经。

改革开放以后,城郊村的3名农民在淮阴肉联厂购买猪头时,看到大量的肉皮堆积如山,而即将腐烂的肉皮,只能处理给农民当肥料。他们从中看到了商机,致富的门路就在脚下。想到淮安宴席桌上都用皮肚作为“头菜”,如果将这些肉皮买回去加工,销路肯定不愁。于是他们共同出资从淮阴肉联厂购买了4吨肉皮,开始尝试加工,第一批经过加工的肉皮投放市场后,很快销售一空。他们看到了希望,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并将生产技术传授给三亲六眷。

后来成立了类似现在的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既有专业的皮肚购销队伍,他们的足迹遍布湖北、安徽、河南、山东及本省各地,又有固定加工皮肚的作坊,产销两旺,很快又带动了附近的板闸、河北、下关等村子的部分农民从事加工皮肚,使附近几个村子的农民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20世纪80年代,城郊村共有300多户人家,有近90%的人家搞皮肚加工。城郊村境内的河北街、小南门的道路两旁,家家户户门前都有用毛竹搭起的晒皮肚架子。只要天空作美,竹架上都会挂满一串串皮肚,在阳光下闪着油光。而炸制皮肚的油香,从老远就能闻到。现如今城郊村的皮肚加工户,每年春节来临之前,带着晒干的皮肚和大锅、灶具,直接到城里的各大菜市场,现炸现卖,让人们零距离观看炸制皮肚的加工过程。作为地方土特产的淮安皮肚采用彩印礼品盒包装,成为特色旅游商品,供来淮观光游览的游客选购。

已故的民间艺人陈宝富老先生,系淮安“十番锣鼓”第三代传人(生前珍藏有“十番锣鼓”的工尺谱手抄本,捐献给淮安区文化馆),20世纪90年代曾撰写《补缸新词》,选用淮剧“大补缸”的曲调,通过补缸老汉胡老二这一角色,将城郊村加工皮肚的场景,用表演唱形式呈现给观众。其部分唱词的内容如下:

挑起担子去补缸,出门直奔城郊乡。

一路走来一路坐,种田又把生意做。

晒皮架子一排排,煮熟皮肚往外抬。

炸皮铁锅出油香,眼前就到小作坊。

皮肚生意特别好,男女老少忙得慌。

炸好皮肚卡车装,送往南京和镇江……

(作者:章来福,文章来源:“淮上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