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
美食记忆!淮安东大街上的好口福
时间:2024-10-08  来源:  字号:[ ]

东大街,是清江浦区乃至淮安市的代表性古街之一。20世纪80年代,东大街300多米长的街道连着安澜门外不到100米长的花街,曾是清江浦城内饮食业最集中的地方。

东大街各时代的照片

 名厨名吃竞风流

东大街(含花街)上从西向东依序为胜利、东大(庆园春或沁园春)、三八、淮园、丁老、健康、花街、回民、机面组、友联(四新)等大小10个全民或集体所有制的饭店。除胜利饭店门面是新中国成立后建设的两层青砖青瓦的楼房外,其他饭店均是沿街上门板的老房子。

胜利饭店是新半斋老板程锦荣等人于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在东大街上创办的饭店,曾为苏皖边区政府接待外国宾客服务过。胜利饭店是全民所有制的国营饭店,名气大,档次高,曾是清江浦最好的饭店,也是淮阴地区的淮扬菜培训基地,淮安当地驻军多次派人到胜利饭店学习厨艺。

胜利饭店面街的楼房一楼是大餐厅,二楼有多个小包间,从一楼南门穿过,便是胜利饭店宽敞的内院,院门朝西,院子东边和南边分别是操作间及餐厅(曾作为咖啡厅等用)。胜利饭店一楼和院子里的餐厅接待点菜散客,又可办多桌筵席,环境整洁、明亮。

胜利饭店曾聚集一批名厨,如程锦荣、王天元、陶正清、张文显等多名大师,他们都身怀绝技,能做一手正宗的淮扬菜。

清江市胜利饭店厨师与驻军厨师交流厨艺

程锦荣的烤乳猪堪称首绝。文火烤好的乳猪上桌时十分讲究,需用红绸子裹住,并在现场切片供食客享用。油亮的乳猪外脆内鲜、嫩、香,让人欲罢不能,那个舌尖上的美妙感觉真是难以言表。

外号“王飞刀”的王天元,刀功甚是了得,切出来的肉丝如麻线,猪肝薄如纸。陶正清炒的软兜长鱼口感绵软、滑嫩,色泽明亮。有“口刁”的食客会在长鱼缸旁现挑长鱼,由厨师现杀现做,现杀现做的长鱼口感更好。

程锦荣的徒弟张文显的拿手绝活是“一鸡九吃”,在厨艺对垒赛中胜过“一鸡八吃”。谁也想不到他竟用鸡血比对手多做了一道菜,终于拔得头筹,被坊间传为佳话。

大师张文显烹饪的“一鸡九吃”

由于食材供应和厨艺人才得到重点保证,多年来,胜利饭店在清江浦众多饭店中独占鳌头。其烹饪的炒长鱼、红烧马鞍桥、煨脐门、狮子头、糖醋鳜鱼、熏鱼、鸭羹汤等百道拿手好菜在清江浦首屈一指,就是炒个肉丝的味道也比别的饭店好。“蟹黄汤包”“灌汤蒸饺”和“翡翠烧卖”做工精致、口感好,广受食客欢迎。

20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少有公款吃喝,到饭店消费的,有的是办喜宴,有的是“抬石头”(AA制),有的是家人亲朋小聚。当时喝的酒首选洋河,其次是双沟、高沟和汤沟。平时同事朋友之间,遇到什么开心事或打赌,总爱说“上胜利饭店请客!”这一句口头禅是当时清江浦人一个美美的企盼。那个年代,20元人民币就可以办一桌很丰盛的酒席。

东大饭店以卖苏式甜食糕点见长,在全市独树一帜。夹有红枣粘着红绿丝的蜂糖糕等甜食糕点有一百多个品种,每天迎来众多食客尝鲜,妇孺居多。除此而外,东大饭店还卖汤面和馄饨,其口味好、分量足,受到食客们的青睐。

紧靠工人文化宫大门西边隔两间门面的是三八饭店。20世纪70年代,店内有四五名营业员,每天门庭若市。早上卖油条、豆浆、面条、馄饨,下午卖馄饨、面条、油糍和椒盐大饼。油糍是烫面包红糖用油炸出来的,外黄内白,皮脆瓤嫩,香甜可口,椒盐大饼口味独特。

 东大街上的各式美食

新华书店对面的淮园饭店也是历史悠久的老饭店。淮园饭店既有淮扬菜接待客人,又有小吃赢得众人口碑。原汁原味骨头汤的小馄饨,撒上青蒜花、胡椒粉,浇上清汤酱油。飘着猪油花的阳春面,抹上糖稀粘上芝麻的插酥烧饼,甜度适中的薄脆都供不应求。

位于环城马路和东大街交叉口的丁老饭店,原是逃荒的山东人丁学成开的。最早时卖猪蹄面和猫儿馄饨,合作化后成了集体性质小饭店。丁老饭店每天在店堂外放两只大煤炭炉、两口大铁锅。一口铁锅在早上和下午炸油条,一口大铁锅在中午用油渣烩猪血大白菜,食客盈门,多是乡下人中午在那里就餐。店堂门内还做烧饼、馄饨、辣汤和水晶包,生意极好,常需排队,店内店外的老桌子老长凳换了一拨又一拨的客人。店虽小,但给食客是美美的温馨和满满的惬意。

位于牛行北街头西边的健康饭店店面不大,但经营品种丰富。不仅早晚有馄饨、面条之类的小吃,面街的二楼还有包间,中午和晚上可让食客大快朵颐地享用实惠的淮扬菜。楼下用玻璃隔起的卤菜间,供应猪头肉、熏鱼、白斩鸡、鸭胗等下酒菜。晚上,有下班的食客顺便带点猪头肉等卤菜回去抿上二两,也有家中来客的居民,专门去那里买卤菜。

花街头的回民饭店的炕饼、油条、牛肉水晶包是回族、汉族食客的最爱。回民饭店的炕饼揉功足,炕得好,有嚼劲。在饭店对面(花街南边)人行道上炸的油条,由于全用素油,且重复使用的次数少,炸出来的油条脆黄膨松,食客天天排长队。晚市的卤菜五香牛脯、兰花干、酱虾等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常被食客一买而空。

辣汤、生煎水晶包

花街饭店、位于闸口旁的友联(四新)饭店都各具特色,供应小炒小烧和小吃。位于花街头为各个饭店加工面条的机面组也兼为市民供应阳春面。票证年代,一碗二两的阳春面,收二两粮票8分钱。

提篮小卖蕴乡愁

东大街上的提篮小卖和街口路边摊的各式小吃同样给清江浦人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蕴藉着清江浦在外游子的悠悠乡愁。 

20世纪60年代前后,四五十岁大眼睛的王五每天下午挎着一只用棉焐子焐着五香蚕豆的杞柳笆斗沿街叫卖。他的蚕豆个个都是大籽,煮功到家,连豆粉都绽出来了。吃上几颗,香味绕舌,满口生津。由于多是二分或五分钱买蚕豆,不用称,那杆带等盘的秤多是悬挂在他肩上。卖豆时,王五把一张旧书页纸折成三角粽状,再用绑着一支筷子的瓷汤勺把蚕豆挖到里面给食客。

五香蚕豆

20世纪70年代前后,东大街上有一名40岁左右的男性,有些智力障碍,他天天都扛着沿街叫卖篮子,里面是黄亮亮香甜可口的麻花。在他一声又一声不清晰的叫卖声中,许多路人都动了恻隐之心,掏出一二分钱去买他的麻花。

还有红艳艳、亮晶晶的冰糖葫芦,挑着担子边走边敲着小镗锣的麦芽糖,纪家楼巷头的薄脆店里刚出炉的薄脆和“金刚茄子”(一种有咸味的发酵面制品,有说叫京江茄子或老虎脚),街边巷口香味十足的豆芽、兰花干,外脆内嫩的萝卜丝油端,味道鲜美、进口就化的豆腐脑,幸福池旁又甜又面的烤山芋,工人文化宫门口的拌着大头菜丁、香干丁、大蒜泥、生姜末、香醋和麻油等多种佐料的凉粉……引得路人不住地咽口水。

路边糖葫芦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晚上,东大街上也有供人享用的口福。那些年,东大街路灯昏黄暗淡,已打烊上了门板的街面店铺从门缝透出些许光亮,门口挂着一盏方形风灯。博古路口、都天庙街东北口、花街头有卖绿豆圆、回卤干、糖粥、桂花汤圆的挑子,挑子的锅口升起的氤氲白汽裹住马灯的亮光,摊主不紧不慢地敲着竹梆,有的还边敲边唱起顺口溜快板,招来三三两两的食客。

吃面乾坤百味多

天南地北,无论是重庆的小面、西安的裤带面、镇江的锅盖面,抑或北京的打卤面,当下能把面条吃出极致花样的,我觉得还真没有能比得上淮安的。清江浦人在吃面条的浇头上亦能做出精细文章,让人在吃面条的乾坤中体会到人生百味。

清江浦大街小巷那些大大小小的面馆都擅长小炒,牛肉汤面、羊肉汤面、鸡汤面、鱼汤面、拆烧面、回锅肉面、排骨面、猪肝面、杂烩面、长鱼面、蹄髈面、蹄爪面、三鲜面、黑鱼面、虾仁面、炒面等等也就应运而生。单碗下面,分锅小炒,口味纯正,互不串味。可谓:面条筋道,滑润爽口,浇头鲜亮,过齿留香。

淮安各式浇头面

然而,在单纯果腹的年代,大多数清江浦人是不可能随意吃到各式各样、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浇头面的。在实行计划供应的年代,是低工资低消费、缺油少盐的年代,平常日子,能吃饱饭就行了,哪里还有什么讲究?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大、小擀面杖,大擀面杖擀面条,小擀面杖擀饺皮。吃的面条多是自己和面、自己擀面、自己切面。面条的原料有小麦面粉,也有大麦粗面等。擀面杖擀出的面皮厚薄不匀,切出的面条长短不齐。那时做面条吃图的就是省事省钱。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清江浦人吃面条也越来越不怕费事了。不仅小饭店的“一碗面”花样百出,而且家庭做面条吃也是越来越注重口味、营养、健康,青菜蘑菇鸡蛋面、肉丝面、炸酱面、荤汤面、阳春面等交替着吃。

 东大街上的烟火气

东大街上的10个老饭店,丁老饭店店号还在,但早已易址,改为个人经营,其辣汤、水晶包、油条、馄饨等特色小吃的风味犹在,每天食客如流,前客让后客。其他9个饭店已消逝多年,但老饭店烹饪出来的美美口福仍让老清江浦人魂牵梦绕、回味无穷。许多在外的游子回来后,都会找上留存清江浦老风味的饭店和小吃,一解味蕾上的乡愁。

(作者:郭应昭,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