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
难忘红糖粥
时间:2024-02-21  来源:  字号:[ ]

大年初二下午和好友相约去逛街。到了傍晚,逛到东大街街头。我们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非常默契地对视:走,吃碗红糖粥去!

卖红糖粥的是个快到90岁老太太。她的粥其实很简单,就是大米加红糖,用文火熬出来的。我也曾多次尝试,可总是掌握不好大米、红糖和水的比例,怎么也熬不出满意的红糖粥。

第一次吃红糖粥,还是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是寒假的一个下午,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去逛花街,那时候,大多数人都叫东大街为花街。逛到傍晚,天阴了,西北风也开始刮了起来,看样子像是要下雪了。我们几个人又累又冷又渴又饿。远远看到一家商铺廊檐下,有人在卖吃的。近前一看,是个穿大棉袄的老阿姨,围在身上的雪白的围裙尤其醒目。她的面前是个带轱辘的不锈钢的大柜子,柜面擦得干干净净,一摞碗整齐地倒扣在柜面上,旁边的沥水篮子里放着十几把干净的不锈钢小汤勺。柜子旁边是一张长方形的折叠桌子,两条长木凳放在桌子两边。看到我们走近,老阿姨热情地站了起来,露出了柜子里的炭炉子,炉子上放着个冒着袅袅热气的大锅:“吃碗红糖粥,暖暖胃!”言谈间我们得知,老阿姨刚从纱厂退休,刚开始卖红糖粥。那天,我们几个人一人吃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糖粥,真的是暖心又暖胃,那香甜的味道也令我们几个人津津乐道了好几年。

时间在悄然流逝,也在不经意间带走了我的学生时光。我工作了,又认识了我的先生。再次遇到卖红糖粥的老阿姨,依然是个冬日的傍晚。我和先生看完下午场的电影,从工人文化宫的电影院出来一看,不知道什么时候下雪了,小雨夹杂着小雪粒子,打在脸上手上好疼好疼。北风吹到身上,冷得我直打哆嗦。那时我和先生相识时间还不长,羞涩得连手都不好意思牵。哆哆嗦嗦地跟在先生身后,出了文化宫的大门,我一眼就看到了卖红糖粥的老阿姨。依然是在商铺的廊檐下,依然是那不锈钢的小柜车,依然还是那雪白的围裙。我快走几步,赶上先生:“我们去吃碗红糖粥,暖暖胃!”又是一阵夹杂着雪粒子的冷风吹过,不善言辞的先生打了个寒颤,自行车龙头顺从地拐向我手指的方向:“好!”看到我们,老阿姨依然热情地站起身:“来碗红糖粥,暖和暖和!”看着拘谨的我们小口小口地吃着粥,老阿姨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先生,笑了:“吃了我的红糖粥,以后小日子肯定是过得红红火火、甜甜蜜蜜!”不知道是热乎乎的红糖粥吃暖了身心,还是老阿姨的话说到了我的心里,我们的脸都红了。香甜的红糖粥也从嘴里甜到了心里。吃完粥,先生装着很自然的样子牵起我的手,他的手暖暖的,一股暖流从我的手心,暖到心头。自那天起,我们正式牵手了!

我爱上了红糖粥。可是因为种种原因,又有好多年都没吃到那香甜的红糖粥,那种甜甜的味道,暖暖的感觉却时常萦绕在我心头,特别是先生牵起我手的瞬间,那股直击心底的暖流。再次找到老阿姨时,老阿姨已经是个老太太了,她的头发白了,背也佝偻了。还是那辆不锈钢的小柜车,还是那长方形的折叠桌子和长木凳,就连倒扣在柜面上的碗都还是初见时的样子。我带着已经工作的女儿,兴奋地走近:“我第一次吃红糖粥的时候,才十几岁,现在我的女儿都20多岁了!”老太太还未说话,一个约40岁,正在喂一个约3岁的小男孩吃红糖粥的中年男人接过话茬:“小时候,我爷爷天天下午都带我来吃红糖粥,现在我带我小儿子来吃!再过几年,我再带我孙子来吃!”老太太也笑着接话:“红糖粥,我都卖了快四十年了,现在来吃的大多数都是老客人!”吃完粥,告别了老太太,我回味着那熟悉的味道,满足地叹了口气,问女儿:“怎么样?味道不错吧!”可女儿却不屑一顾:“这就是你和我爸心心念念的红糖粥?真的不咋地!其实你们忘不掉的不是红糖粥,是你们的青春。来吃红糖粥的人吃的也不是粥,吃的是回忆!”犹如醍醐灌顶,我一下子愣住了。

是的,难怪我时常忆起最初的红糖粥,忆起更多的是少年时的好友;难怪我和先生难忘那年的红糖粥,更难忘雪天牵手的那股暖流!是的,红糖粥是我少年时和好友的友谊见证,是我和先生感情的催化剂!是我的青春,亦是我的记忆。


(作者:丁荣阳  来源:《淮海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