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9-09 来源:
近日,在里运河畔,巷弄深处,江苏淮安老城区的一条老街,新旧风格交融的音乐会让它“重获新生”。从午后经典淮剧到新青年复古风情再到本土乐队专辑演出,老街重回人们的视线。这条街名叫都天庙街,是明清时期的遗存,不过千余米长,登记在册的文物点竟有30余处,周信芳故居、郎静山故居、都天庙、毗卢庵……
街巷
一墙之隔,天壤之别,都天庙历史文化街区紧靠东大街,却能“闹中取静,怡然自得”。不久前,沉寂多年的大众剧场修缮一新,鲜有人至的地方开始人头攒动,剧场装饰一新,戏曲演员、新锐乐队轮番登场,熟悉的老淮调、激情的新歌曲渐次响起,怀旧的街坊老人和爱好乐曲的年轻人在这里共情共融。
大众剧场音乐会
青石街道从脚下铺陈而去,深深的车辙里氤氲着热气腾腾的烟火气息,那是世居在此的寻常百姓的小日子,日复一日流转不停,是承载着生活的红旗纸箱厂,是浓缩了历史印记的大众剧场,是香火鼎盛的都天庙,也是清江浦的城市记忆。
“我在东大街做生意十几年了,每天都能听到巷子里传来的钟声,不过一直也没去过,没想到里面文物那么多。”服装店老板张女士告诉记者,最近来往的人明显多了很多,等得了空,她也要去老街转转。
沿着蜿蜒小巷,斑驳墙体上掩映的爬山虎、丁零当啷的自行车行驶声、身边跑过嬉闹的孩童,像一张褪色的古画重新上了颜料。地处老街中段的都天庙,庙中尚存大殿和原院落。都天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为了纪念安史之乱中在睢阳(今商丘)阻抗叛军,城陷被害的真源县令张巡而建的。昔日的都天庙辉煌无比,是城中最热闹的地方。过去清江浦庙会、迎神会很多,一年中要举办十多场,其中最热闹的就是都天庙会,场面甚是宏大,队伍前面各由二人抬的逾二尺直径的两面大铜锣鸣声开道,看会的来自四乡八集,远近百余里的都赶到清江城里来看。
周信芳故居戏台
都天庙街分前街后巷,沿着小桥流水的文渠穿行,推开黑漆高敞的大门,是陈列着“麒门鼻祖”旧物的周信芳故居陈列馆。庭院深深,雕梁画栋的戏台仍在,由他创立的麒派艺术具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中国京剧文化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和贡献。
郎静山故居
出周信芳故居右转再向北进入都天庙街前巷,巷内有一排古朴的清代风格小瓦建筑,这是中国摄影大师郎静山的故居。郎静山曾任上海《时报》新闻记者,是中国最早的新闻摄影记者之一,郎先生在上海松江女子中学开设摄影课,开创了中国摄影教育之先河,在世界摄坛独树一帜。
都天庙街除名人故居外,还有许多“不可移动文物”。花门楼巷12号(文渠边),中共淮盐特委旧址,是淮阴城里最早的党组织所在地。
走出老街,里运河畔流光溢彩,车如流、人如织。近年来,作为清江浦历史文化线路中的关键节点,都天庙街在承载记忆、传承文脉的前提下全面提升环境品质,再现大运河沿岸繁华盛景。巷尾的“都天坊”项目亦在全速推进中,未来,运河文化、民居文化以及民俗文化将在此交融共生,令一条古老与现代兼具、厚重与时尚并存的老街焕新在大众面前。
(作者:李子璇,文章来源:《现代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