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8-26 来源:
城南体育场位于淮安市清江浦区解放西路以南,大门正对着人民南路。体育场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今已经历了近70年的风风雨雨,不仅见证了几代淮安人的青春和梦想,更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无数过往和回忆。
火热运动场
城南体育场所处的位置,在清代清江浦城的南圩门以外。清末,这一带曾设置练兵的大校场。至20世纪30年代,该地曾当作运动场使用,举行过多次运动会。之后,由于连年战争,大校场遭到废圮。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体育事业。1951年3月,清江市拿出不多的财政收入,在城南公园(今清晏园)建成有200米圆形跑道的小体育场,暂时满足人民群众的体育需求。1959年,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后,投资3万余元,建成一个占地200多亩有400米椭圆形煤渣结构跑道的田径运动场,内有足球场和250平方米司令台,并附设乒乓球室。因运动场位于当时城区以南的郊区地带,故得名为“城南体育场”。
城南体育场建成后,曾多次维修和增建。1976年,为承办全国田径分区赛,国家体委、省体委和市革委会共同投资2.5万元进行全面维修。1982年,增建一条长200米的练习跑道和1座计时台。到1987年,体育场经不断整修,占地536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45平方米,有8道400米煤渣结构跑道,周围有水泥柱栏杆;附属设施有排球场2个、篮球场3个、简易训练房1个,可作为田径、篮球、足球等项目的正式比赛场地。
场地之大、设施之全,使城南体育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举办各类体育竞赛的主要场所,曾多次承办全国性和省、市级各类体育赛事。《淮阴市志》记载:“1981年,清江市第十一届体育运动会在市城南体育场举行,设有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射击、乒乓球、羽毛球、游泳、棋类等9个项目,共有1012人参赛。”从中可以感知,当年在城南体育场举办的体育赛事之盛大。
1982年11月在清江市举行的省运会 市档案馆供
“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是那个时候体育运动的指导方针,全民爱体育成为风尚。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学生运动会,不同工厂之间的篮球队对抗赛、足球队对抗赛等,都喜欢到城南体育场举行。市青少年业余体校也一度设在城南体育场,孩子们刻苦训练,尽情地挥洒汗水和泪水,淮安体育的希望从这里起航。
大型集会地
20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城南体育场的体育运动功能下降,场地的开阔性,使其演变成群众集会的主要场所,全市很多大型集会都在这里举行。
根据《淮阴五十年史》《淮安60年纪实》等资料记载,1964年10月1日,各界人士1200多人在城南体育场举行盛大集会,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1968年5月22日,在城南体育场举行淮阴地区革命委员会成立庆祝大会,居然有6万多人参加。而当时整个清江市区的人口也就17万人。
1976年在城南体育场举行的3场大型集会,令人印象深刻。当年1月9日,在城南体育场举行万人大会,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中共淮阴地委、驻淮部队、清江市和省农垦局在城南体育场举行有3万多人参加的追悼大会,沉痛哀悼。11月上、中旬,中共中央公布粉碎“四人帮”的消息后,清江市在城南体育场举行庆祝大会,会后群众上街游行,锣鼓喧闹,口号震天。
这种大规模的集会功能,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初。之后,类似的集会就很少了,城南体育场又恢复了体育运动的本质属性。
休闲健身所
1983年3月,淮阴市成立;同年8月,城南体育场划归清浦区体委主管。1986年,位于淮海北路的淮阴市体育馆建成开放,其东侧紧邻的是市体育运动学校。市体育馆和市体校的运动场地和设施更为标准和现代化,不仅可以承办大型体育赛事,还可用于文艺演出、放映电影和大型集会等。城南体育场的平民化气息凸显,成为普通老百姓喜爱的运动健身场所。
1986年,央视纪录片《话说运河》航拍机组从城南体育场起飞出发
20世纪90年代,市区的体育爱好者们很喜欢去城南体育场“切磋技艺”,仿佛只有在城南体育场“练”过了,才算在圈内拥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篮球爱好者,没有两把“刷子”,是绝不敢去城南体育场露面的。据说淮安老一辈的球星,很多都来自城南体育场,留有不少生动的故事和传说。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城南体育场的人气更加旺盛,每日到此运动健身的市民成群结队。为适应群众需求,城南体育场不断地进行翻新和改造,更换“新颜”。到今天,体育场不仅拥有标准化塑胶跑道、笼式足球场、篮球场、健身器材区,还设有散打、射击、拳击、跆拳道、国标舞等培训中心,以及健身房、训练基地等。
淮安运动员邱健夺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男子50米步枪三姿比赛金牌
体育场是淮安市优秀健身点,每天来此运动健身的有上万人次。尤其是早晚两个时间段,打球的,跑步的,快走的,在各种器械上上下翻飞的……人们满怀热情,在运动中享受生活的美好。
2015年8月16日,淮安城南体育场,数千市民在暮色中围绕跑道快走健身 贺敬华 摄
城南体育场,如同一位阅尽霜华后依旧温存如初的老人,静默不语,始终微笑地注视着历史过往中的这一切。
(作者:刘志平,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