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05-11 来源:
成片的蔬菜地,低矮的草瓦房,狭窄的土路上杂草丛生——30年前,这里是一个村庄,村里的老百姓以种菜、卖菜为生;林立的高楼,拥挤的店铺,宽阔的水泥路上人来人往——30年后,这里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社区,社区里的老百姓过着忙碌而幸福的生活。
这就是淮安前进路的变迁,犹如一个人,在不断地成长中散发出越来越独特迷人的魅力……
1、田园前进路
作为淮安市区的南大门,前进路位于清浦区清安街道办事处蔬菜村境内,以淮海南路为界,分为前进西路和前进东路。据地方志记载,1983年以前,清安街道办事处为清安公社,清浦建区时成立清安乡;2001年10月,撤销清安乡,成立清安街道办事处。1983年前后的前进路,只是一条窄窄的土路,路的四周是稀疏的村庄和一片片菜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每天在蔬菜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有一点城市的气息。
说起前进路过去的“田园”生活,家住前进小区,在这里已经生活了50年的张建国大爷算是“权威”人物。在他的记忆中,儿时的前进路旁长了许多柳树,四周种满了蔬菜,这里因种菜而闻名淮安,所以这条路所在的村子也叫蔬菜村。蔬菜村生产的蔬菜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市区的各大菜场,端上市民的餐桌。
张大爷说:“在树和菜的包围中,小时候,我经常会喊上两三个小伙伴,骑着小毛驴,去大柳树下玩,茂密的叶子披在我们的头上,痒痒的,很惬意。”在儿时的记忆中,前进路虽很曲折,坑坑洼洼,没有路灯,但很有味道,是他们玩耍的所在。后来小毛驴没了,因为柳树恰巧长在要修路的中间,所以不知道被移植到什么地方去了。聊起儿时的前进路,张大爷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之中。
后来,前进路两旁陆续建起了一些低矮的平房,住在这里的人都会在自家门口搭起一个小菜园,种出来的菜除了自己家吃,平时就摆在路边卖。由于没有良好的管理,路边常坐满卖菜的小摊贩,随手扔的菜叶垃圾使得整条路面目全非。路本来就窄,还被摊位占了一大部分,行人根本就没办法通行,路就堵起来了。
卖菜的人多了,这里就形成了一个大菜场。为了便于管理,政府部门就在前进路边建了一个大型的农贸市场,在路边卖菜的摊贩都进了市场,做起了蔬菜贩卖生意——这就是现在的前进路农贸市场。
前进路农贸市场
现在漫步前进路,不时可以看见一些低矮沧桑的店铺,它们都算是这条街的“长者”了,虽然经过了后期的修葺,但仍然能看出岁月的痕迹。张大爷说,20世纪90年代起,前进路四周陆续盖起了居民小区,路两边渐渐有了商铺,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人气都集中在一起,这条路也就日渐繁华热闹起来。
2、热闹前进路
30年弹指一挥间,30年前那条狭窄泥泞的前进路,早已变成了一条繁华、热闹、现代化的街道。
菜地不见了,草房不见了,呈现在前进路两旁的是一幢幢别致的楼房,一个个繁忙的商铺。在政府整体的规划下,包括前进路在内,现在的蔬菜村已经被打造成集居住、商贸、餐食和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型社区。“前进路的变化就像做梦一般。”张建国大爷感慨道,昔日安静的前进路现在已变成了繁华热闹的街市。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未照射到大地,前进路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街边小贩们的生意早已开始,尤其是卖早点的店铺,几乎每家都是人头攒动,一到六点多钟,生意更是忙得热火朝天。这不,开了早餐店的王师傅根本没空搭理笔者,好不容易挤出点时间对笔者说:“每天四五点钟就得起床,蒸包子,做辣汤,热豆浆,炸油条,每一样都是累人的活。我不仅做早市,还做晚市,每天都很忙。”
各式各样的美食店铺
前进路农贸市场是附近几公里范围内的一个大型农贸市场,辐射淮阴中学、清浦中学等重点学校,以及四周的富春花园、浦东花园、大桥新村、运河新村、书香华庭、盛世名门花园等10多个小区。每天天刚蒙蒙亮,农贸市场就开始忙碌起来,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前进路农贸市场的小贩大多数是原来在路边摆摊的人,用他们的话来说,进了市场,就是把他们的菜从地上搬运到“台面”上来。市场很大,商品异常丰富,各种蔬菜瓜果、肉食品、海产品及各种土特产、做菜需要的各种调料等在市场里都可以买到。
不少家住富春花园、浦东花园的居民,每天都赶早到这里来买菜。几位拎着菜篮的居民表示,这里蔬菜品种全,来回也方便,更主要的是蔬菜新鲜又便宜。
夜幕降临的时候,整条街道仍然川流不息。趁着夜晚,路边的各种小吃店也开始了自己的锅碗瓢盆交响曲,不管是麻辣烫、肉夹馍还是富有老淮安气息的辣汤、水晶包,在夜色的映衬下都显得那么诱人。
前进路上的忙碌的大排档
晚上11点多钟,当忙碌一天的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前进路也开始安静了来。路灯下,偶尔闪烁的身影,大都是年轻人。
3、便民前进路
张建国大爷认为,现在许多人之所以喜爱、依恋前进路,主要是它的便民。市民日常生活的吃喝玩乐在这里都能找到。
就说吃吧,一条小小的前进路上汇集近百家大小饭店。位于承德南路交叉口的日月星辰大酒店以淮扬菜而闻名,老字号招牌菜里的各式小鱼锅贴让人垂涎不已。撇开这些大酒店不说,前进路上的各种小吃更让人心动。著名的重庆鸡公煲、品种丰富的沙县小吃、排着长队的丰盛面菜馆、久负盛名的武梅包子铺等等。更别提花店、理发店、杂货店这些日常生活离不开的商铺了,甚至连修修补补的缝纫店在前进路也有七八家。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的多姿多彩,每天热热闹闹、忙忙碌碌。
服装加工店也算是前进路的一大特色。这条路上大大小小的制衣店多达几十家,每家店几乎都挂着“翻新、定制羽绒服”的广告,这些衣服款式新颖丰富,有些甚至可以与大商场的名牌服饰相媲美。这些店面在那些装潢一新的服装店面前显得格外简朴,却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市民淳朴的消费观念。
很多老人早上都会选择去小广场锻炼身体,到晚上还有不少人在那里跳广场舞。广场北侧就是一个长走廊,夏天就坐在那里乘凉聊天,还有小区健身器材,老人小孩都喜欢去玩。
离开新建的前进小区,拐进大桥新村。这个已经有些年代的小区,虽不像新建的小区那么清新典雅,但依旧显得那么温馨静谧。小区的公园里有一方石桌,石桌周围排着四个石凳子。每当阳光温暖的时候,这石桌便围满了老人,两人下棋,周围一帮观众。
阳光、石桌、老人、象棋,这些词单独看都会是一幅安静的景象,当这些都出现在同一个场景里时,不由得让人脑海中呈现出一幅乐享天伦的画面。和外面那车来人往的街道不同,这里的安静更加显示出了前进路不同的韵味。
前进小区
前进路,就如同它的名字那样,一直在前进。经过了曾经的不堪,经过了岁月的洗礼与冲刷,经过了一代代人为之美好而努力的过程,从而形成了现在的承载着无限期望的精神寄托。
前进路,一直前进在路上!
(作者:史兴儒 来源:淮安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