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蛇与淮安地名
《续纂山阳县志》记载:淮安旧城发脉于管家湖的湖心寺,从而昂首向东,状若灵龟;再于城东南筑像蛇一样的蛟龙岗,这样龟蛇相结,淮安城就得以根深蒂固。
乾隆《淮安府志·河防》“运河”记载:蒋之奇建言开凿复线运河“宜自龟山蛇浦下属洪泽,凿左肋为复河,取淮为源,不置堰闸,可免风涛覆溺之患”。可知,宋代洪泽龟山附近曾经有条河叫蛇浦,也是取“龟蛇相结,才能巩固”的意思。
现龟山村,宋代龟山附近曾经有条河叫蛇浦
龙窝巷位于淮安市淮安区大圣桥东端,为淮安著名历史街区之一。蛇又叫小龙,家蛇为祥瑞之物。龙窝巷得名的传说中,其一就是古代巷中人家曾挖出一窝蛇而得名。
龙窝巷得名的传说有一种跟蛇有关
蛇峰村位于淮安区车桥镇东北,是淮安市唯一一个以“蛇”命名的村。根据明代正德《淮安府志》记载,宋代嘉定《山阳志》中就有“蛇风浦”“蛇峰”的地名。乾隆《山阳县志·建置志》“坊镇”记载有“蛇峰镇”,《民赋志》“里图”新设乡坊载有丰裕十乡的“蛇峰坊”。1941年新四军以蛇峰为中心成立淮安县泾口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蛇峰一直为村级建制。蛇峰村先后获得淮安县(市)、淮阴市十强村、明星村,淮安市乡村治理竞赛先进集体、全省“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等荣誉。
蛇风沟现状
蛇树庄是淮安区车桥镇丰年村的一个庄子。庄子因恶蛇藏在古树树洞之中,后恶蛇遭雷击而死而得名。
蛇家坝原名佘家坝,位于淮阴区、清江浦区境内。始建于嘉庆十三年(1808)六月,原为挑东西方向河流向北而建的挡水构筑物。后以蛇家坝为基础,建设蛇家坝灌区。灌区位于清江浦区中部,东、北以京杭大运河为界,西临二河,南至团结河。涉及清江浦区城南、武墩、黄码、盐河等4个乡镇22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18.9万亩,耕地面积10.7万亩。
二、蛇与淮安社会生活
淮安农村的老百姓把蛇分为家蛇和野蛇。家蛇被称为“苍龙”“天龙”“大仙”等。它们生活在住宅内,常绕于梁、檐口、瓦楞上和墙缝、阁楼中,是无毒蛇,长约一米。家蛇可以捕鼠,保护粮囤的安全。它的出现是家宅吉凶的征兆。传说家有昌龙(隆)要交好运,是吉兆。每年的二月二、清明节、重阳节、冬至等农历节气会有祭家蛇的活动。农历二月二,家中属龙或属蛇之人不能动刀、剪、针。传说“二月二动刀,会伤龙的角;二月二动剪,会伤龙的眼;二月二动针,会断龙蛇根”。端午节时淮安民间有挂五毒图于门户,或者在儿童手臂、身上佩戴五毒形象饰物的习俗,其意在禳避病害,以求平安,所以乾隆《山阳县志》载曰:“小儿女佩五毒虎、蛇、蟾、蜈蚣、守宫、蒜头之类,系百索,即续命丝也。”
淮安民间有端午节挂五毒的传统
蛇的全身皆是颇为珍贵的中药材。蛇蜕具有祛风、杀虫、明目、推翳、解毒清热等功能;蛇皮在医药上用于治疗牙痛;蛇脂即蛇油、蛇膏,对水火烫伤、冻伤和皮肤皲裂等有较好疗效;蛇骨在民间被用于治疗疟疾疗效甚佳;蛇胆具有化风祛痰、疗疳杀虫、清热明目之功效;蛇毒具有促凝、抗凝、纤溶及抗癌等用途。
与蛇有关的、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有蛇皮袋,即红白蓝编织袋,是塑料编织袋的一种,因外表粗糙像蛇皮而得名。蛇皮袋起源于1960年代的香港,在国内外应用非常广泛。
玩具中也少不了蛇。过去常见的蛇玩具有竹蛇和草蛇。竹蛇由一节节竹竿连接而成,关节是活动的。手持着尾部手柄,竹蛇便会蜿蜒摇摆,左右摆动;草蛇是由特殊种类的草编制而成,颜色逼真。现在较多的是毛绒玩具蛇、软胶仿真整蛊蛇,甚至有电动控制的玩具蛇,有趣而好玩。
三、蛇与淮安文化艺术
淮安关于蛇的俗语、谚语和歇后语,承载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增添了别样的文化韵味。如“水蛇腰”比喻女子婀娜多姿的身段。“美女蛇”形容那些外表美丽,但富有心计、心肠狠毒的女性。“地头蛇”用来指当地的强横无赖、欺压人民的坏人。“惊蛰雷,遍地蛇”是指惊蛰时节一响雷,冬眠的蛇就逐渐苏醒了。“老鼠窟倒拔蛇”比喻被人占得先机造成既成事实,再想扭转局势就非常艰难。“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告诉人们偶然的、小小的挫折失败常常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很大伤害。“人心不足蛇吞象”警示人们应当克制过多的欲望,否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蛇无头不行”体现了团队协作中领导核心的重要性。“打蛇打七寸”则告诉人们做事要抓住重点部位或重要环节方能有效。
蛇生肖剪纸
文学作品中蛇的形象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淮安人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第6回,二郎神大战孙悟空时,大圣就蹿出水中,变作一条水蛇,钻入岸上的草丛中;《西游记》第16回,小白龙眼看打不过悟空的时候,也是变作一条水蛇儿,钻入草窠中。最为知名的蛇精是蟒蛇精,出现在《西游记》第67回,是取经团队遇到的第55难,最终孙悟空设法进入蟒蛇精的体内,用金箍棒将其打死,为民除害。《西游记》中也有英勇的翼火蛇和蛇将的形象。《西游记》中的蛇精形象多样,它们在故事中扮演了各种不同的角色,有的为害一方,有的则在特定情节中发挥作用,体现了吴承恩丰富的想象力和伟大的创造力。
孙悟空大战蟒蛇精
(作者:徐爱明,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