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名人

清江第一任市长:张一平

发布日期:2024-11-25 来源:

张一平同志,淮阴县张圩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中农家庭,1971年逝世。早年曾参加国民党,后在共产党的影响下,走上了为中国人民求解放的道路,从同情革命到支持革命、参加革命;从一个国民党员转变为一个献身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

1945年9月,淮阴城第一次解放,张一平同志是新建立的人民政权——清江市政府第一任市长。

(一)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一平同志曾先后在上海南洋路矿专门学校和同德医学专门学校读书,受当时革命潮流的影响,对黑暗的社会现状不满,开始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起初,他曾把希望寄托在国民党身上,加入了国民党,但蒋介石一帮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继续把中国推向黑暗的罪恶行为,打破了张一平同志依靠国民党来振兴国家的幻想。于是,他开始和共产党接近。

共产党员吴觉同志,原是张一平的同乡,青少年时期就有交往。1934年,当吴觉被国民党逮捕释放出狱时,张一平同志不避风险,马上前往探望,并和吴觉等人一起,利用商人卜跃斋的印刷设备和资金,创办《大众日报》,吴觉任社长,张一平任董事长。他们巧妙地利用报纸宣传革命,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有一次,泗阳县一个鱼肉人民的国民党县长(姓闻),躲在清江市,出入妓院,花天酒地。报社立即将这个县长的丑行写成稿子,准备发表。张一平同志直接拿着稿子去找那个县长,迫使他连连求饶。张一平同志提出稿子可以不登报,但今后不许他欺压人民,必须为老百姓做好事。听说后来那个国民党县长在泗阳县任内,确实较前有所收敛。

吴 觉(1912年~1984年)

由于《大众日报》上刊登的文章,多数都有鲜明的进步性,因此,常常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干扰破坏。报社里有的编辑人员,怕给自己带来危险,便辞职不干,但张一平同志毫不动摇,决心和《大众日报》相依为命,报社里从约稿、审稿到排版、印刷、销售,他样样都管。果然,1935年夏、秋,吴觉同志和张一平同志相继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张一平同志因还挂着国民党员的招牌,特务们一时又拿不出别的证据定他的罪,只好将他释放,但是《大众日报》被迫停刊了。

张一平同志在创办《大众日报》期间,曾利用自己国民党员的公开身份,冒险到国民党监狱里探望被捕的共产党人。当时被关在狱中的管文蔚同志,就曾吃到张一平同志送去的东西。当时,我党的淮盐特委机关就设在清江市游府街的一座小楼上,吴觉、陈亚昌、赵心权等特委的负责同志经常在这里活动,得到了张一平同志的掩护,他严守秘密,从没有走漏过一点风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抗日的烽火燃遍祖国大地。在这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张一平同志主动和共产党人吴觉、夏如爱等一起,发起抗日救亡运动。他先以国民党左派的身份,参加苏北抗日同盟会,后又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和吴觉等人组织抗日动员委员会,并担任淮阴县第三区(王营、丁集一带)动员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在此期间,他在贯彻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宣传和组织革命群众参加抗日等方面,积极带头,做了许多工作。这样一来,他又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迫害。

1938年底,国民党反动派以张一平同志公开斥责国民党破坏抗日统一战线及出版宣传共产党抗日的书籍一事为借口,第二次逮捕了他。张一平同志被捕后,国民党加给他“通共”的罪名,逼他写所谓认罪书,遭到他坚决拒绝。张一平同志痛心疾呼:“团结抗战,拯救黎民于水火,何罪之有!”国民党反动派气急败坏,在国民党《中央周刊》上公开宣布永远开除张一平同志的国民党党籍。通过这次事件,张一平同志彻底认清了国民党反动派腐朽反动的本质。从此,他和国民党彻底决裂了,下定了跟着共产党走到底的决心。

(二)

1939年初,日本鬼子侵占淮阴。张一平同志回到农村老家张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吴觉、夏仲芳、谢冰岩等人组织地方抗日武装抗日义勇队。他担任抗日义勇队副官主任,负责军需供应。抗日义勇队的总指挥部就设在他家。当时淮阴地区党的负责人张芳九同志,也住在他家。为了解决抗日义勇队的军需供应,张一平同志带头把自家的粮食献出来,还把家里的几杆枪也送给义勇队打鬼子。

1939年春夏,中共淮阴县委成立后,为了加强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便于统一指挥,淮涟地方革命武装在涟水王余庄进行整编,组成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后为淮河大队)。抗日义勇队的大部分同志都加入了淮河大队,张一平同志服从党组织的决定继续留在张圩根据地坚持工作。这时,张一平同志的家又成了八路军淮河大队的联络站和后方医院。1939年农历九十月间,当时淮海区党委的负责人杨纯、李风等同志住在张圩,被淮阴县伪军常备团许非部队包围,形势危急。张一平同志挺身而出,联合地方上一部分有声望的人士,同许非部队进行说理斗争,敌人未敢轻举妄动,避免了损失。

1940年,淮河大队政委万众一、大队长吴觉,又派张一平同志回到淮阴地方组织群众武装,抗击顽匪。1940年农历三月廿八日拂晓,汉奸吴文崇(湖南人,国民党特务,解放后在淮阴被我军镇压)带领日伪军,偷袭张圩,扬言要活捉张一平。张一平同志虽然突围成功,但他的二哥张之荣和八九个群众被当场杀害,张一平家和六七十户群众家的房屋被全部烧光。1940年夏,党组织调张一平同志到淮河大队担任供给处长。1941年农历四月,张一平家后盖的六间房屋,再一次被日伪军烧毁。1941年冬,我军在陈道口战斗中,消灭了顽匪王光夏的主力,革命根据地得到恢复和发展,张一平同志奉淮涟办事处指示,重新开辟淮阴县,建立区乡政权。1942年春,张一平同志担任淮海地区地方银行负责人,负责筹建淮海地方银行淮阴办事处。

1943年到1944年,张一平同志担任淮海自治经费委员会主任。1945年9月,我新四军三师十旅,一举攻克伪军潘干臣部长期盘踞的清江城,宣告清江城第一次解放,张一平同志奉命担任新成立的清江市政府第一任市长。长期以来,张一平同志尽管还不是共产党员,但是他自觉地服从党的决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作战勇敢,不怕牺牲。有一次,夏如爱同志带领的教导中队,在渔沟文殊庵被杨仿部包围,张一平同志闻信后,立即率领地方武装赶去支援。

1945年正月,张一平同志不顾个人安危,冒险身入虎穴,到伪军据点的各炮楼,说服伪军中队长王立甫烧毁炮楼,率领一个连和一个排伪军反正,投奔人民。正因为张一平同志对敌斗争坚决,日寇、汉奸对他恨之入骨。

张一平同志在革命战争的艰难岁月中,经受了长期战争的考验,为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显著成绩,终于在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全国解放后,他又长期战斗在我省水利战线上,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贡献。我们永远怀念张一平同志!

吴觉、朱公亮、张光亚口述市委党史办整理文章选自1982年《清江革命史料》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