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淮安名人

盱眙知县张紫极智碎石人止谣言

发布日期:2024-05-28 来源:

清朝雍正年间,在盱眙东山上上演过 “石僧百应”这样一个闹剧。

雍正七年(1729),盱城东山(即慈氏山,今戚大山)的北边山坡上突然出现一尊石佛像,这尊石像只有四五尺高,刻得也不甚精致,石像放在山坡的一处平地上,背靠着几棵树木,前面还放着一个石香炉。树枝上系满了红布条,香炉里焚烧着纸帛香,旁边还有个道士在画符念佛,一旁的木箱里放着许多前来许愿祈求者供献的银子、锦帛、被单、食品等等。据说这尊石像是从天而降,落到这里的,如有病灾,到此祈祷,一一应验。一时传言四起,一传十十传百,传得神乎其神,结果十里八村、四方村落、男女老幼纷纷前来祈祷,使得东山上一时人群拥挤、摩肩接踵、络绎不绝。这不仅影响了农家生活、耽误农时,还影响了社会安定,把半个山头的树木草地踩踏得不成样子,住在附近的居民更是被吵闹得不得安宁。于是,有人把此事禀报到县衙大堂,请求县太爷出面解决。

知县范国柱接到举报便去实地察看,看到百姓如此迷信石僧,也觉得其中必有蹊跷,想起去年在山口门破除“贼扮白虎”案,想必这也可能是某些人有意所为,应该予以制止。但苦于没有证据,劝说百姓散去,百姓又不听;查所为之人又不得结果,因此,直到调离盱眙时也没能把此事解决。

雍正九年(1731),禄劝举人熊郢昌继任盱眙知县后,也想解决石僧的闹剧,结果也没有能够制止住。

转眼三年过去,石僧百应之事不仅没有平息,反而越演越烈。

雍正十年(1732),永城贡生张紫极来任盱眙知县,他听到同僚衙吏、百姓耆老谈及此事,便说:“百姓盲从,单靠阻止是不行的,就像洪水,堵是堵不住的,要弄清真相,晓明利害,才能因势利导,妥善解决。”于是微服私访,查明情况。

张知县穿着商人服装,混在祈祷的百姓之中,来到石僧所在的东山。他有意说自己有病久治不愈,听到此处灵验,特地前来祈求,问道士如何祈祷。道士见是一位商人,肯定有钱,就想乘机敲诈一把,于是说:“你买三炷香、三叠纸、三条锦帛,点燃檀香,烧纸祷告,献上锦帛作为牺牲,再到功德箱敬献五十两银子即可。”

张知县说:“你这纸香锦帛价格也太贵了吧,比山下要高出两三倍。所以,我就从从山下买来了。”道士一看此人拎着纸和香,拿起来扔到一旁,说:“山下买来的没有用,不灵验,只能在这里买。”

张知县又说:“捐赠功德银都是由个人自愿,随意捐给的,你这里一下子就要捐五十两,这未免也太多了吧。”道士笑了笑,说:“你是个商人,这几个钱你又不是拿不出。这样吧,那你功德银就出十两吧!”

张知县一听,这求神还有讨价还价的吗?便明了其中的奥秘了。待到傍晚人散,张知县和差人在远处观看,见那个道士和看管功德箱的人凑到一起,开始大把大把地分钱了。到了此时,张知县什么都清楚了。于是,便想了一条计策。

第二天,有一个瞎子拄着拐杖来到石僧前,跪地便拜,说:“神仙大老爷,开开恩吧,请神仙把我这瞎眼治好了吧!”

不一会儿,又有一个瘸子拄着拐杖来到石僧前,也是倒头便拜,说:“神仙大老爷,开开恩吧,请神仙把我这瘸腿治好了吧!”这一个瞎子、一个瘸子故意大声“祷告”,生怕人家听不到。

第二天,这对瞎子、瘸子又来祷告,声音比前一天还要大。就这样一连三四天,天天前来祷告。

到了第五天,这对瞎子瘸子又来了。只见瞎子说:“他妈的,什么神仙石僧啊,狗屁都不是,我都在这里祷告四五天了,眼睛还是瞎的,没有一点好的意思,什么有求必应,什么所求灵验啊,都是他妈的骗人的!”那个瘸子也同样大喊大叫起来:“就是,我也祷告四五天了,原想我这老瘸腿能应验变好,可瘸腿还是瘸腿,你们看看,大家看看,我这瘸腿好了吗?好了吗?一点点都没有好。我说啊,这个神仙石僧就是个石头人,一点用都没有,我这就把这个没有用的石头人给砸了!”说着便举起拐杖向石僧砸去。那个瞎子也举起拐杖,两个人你一下我一下,朝着石僧砸了起来。

那个道士和几个人赶紧过来阻止,双方便动起手来。

此时有人叫道:“你们看,县太爷来了,我们请县太爷给判判,看看这事怎么办?”

张知县在一帮衙役的簇拥下来到石僧前面,还专门摆起案桌,现场升堂断案。他对着那个瞎子和瘸子大声说:“你们为什么要砸石僧啊?”那个瞎子、瘸子便将理由重复了一遍。其实,这两个瞎子和瘸子都是张知县事先安排的,他想,只有用现实的事例才能说明,否则百姓的工作很难做。通过瞎子、瘸子大闹东山,这件事才能真正摆到了桌面上来。

张知县又对在场的百姓说:“乡亲们,拜石僧到底有没有用,你们都说说吧!”这时百姓嘈杂起来,有的说:“我家小儿得病,来求了几天也没有用,结果只好找郎中,郎中说,幸好这时候送来看,如果再迟,孩子就危险了。”又有人说:“我砍柴腿上受了伤,到这里祈祷几天也没见好,都化脓了,还是郎中给治好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都在揭露道士利用石僧骗人之事。

此时,张知县一拍惊堂木,厉声喝道:“逆道,过来!”那个道人一听,吓得双腿直哆嗦,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像捣蒜一样连连磕头,把自己伙同他人,刻制石人,假称神僧,又指使别人做托儿、当媒子,造谣惑众,骗人敛财的罪行老老实实供认出来。

张知县站立起来,对着在场的百姓说:“这些逆道,胆大妄为,造谣生事,欺骗民众,疯狂敛财,十恶不赦。衙役们,把这个逆道立即拘捕,押进大牢。将石人砸成碎块,拿去垫路。从今以后,不准再行祭拜!”说完,过来几个壮汉,拿起铁锤,三下两下,就把石人砸得粉碎。

从那以后,流言立即熄灭,再归正常。这件事在清朝乾隆《盱眙县志》,光绪《盱眙县志稿》中均有记载。


【故事来源】

县治东北山有石如僧,雍正七年,邑人流言显灵,有疾祈祷,感应如响,四方老幼男妇,日夜丛集。前令张禁之不止。乃遣眇者跛者各一人往祈之,数日不效。命石工凿毁其石,流言乃息。(清乾隆《盱眙县志》卷二十四·拾遗)

张紫极,永城贡生,(雍正)十年任。治东北山有石僧,雍正七年,邑人流言石灵,祈祷辄应。四方老幼男妇,日夜丛集。紫极禁之不止。乃遣眇一、跛一各往祈之,无验。命碎其石,流言颇息。(清光绪《盱眙县志稿》卷七·秩官)


(作者:马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