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名人
嵇翥青泣著《中日历代战史》
时间:2025-07-07  来源:  字号:[ ]

1931年9月18日,中国东北爆发了一次军事冲突和政治事件,史称“九一八事变”。是年11月,嵇翥青所著《中日历代战史》横空出世。该书由上海文化印刷社出版,嵇翥青自费付印500部,分赠国外诸友,而国内所存者不及50部。

《中日历代战史》是近代最早研究中日战史的专著。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交恶,《中日历代战史》成了炙手可热的奇书,求书者络绎不绝,却因为在国内的存本极少,一时间洛阳纸贵。面对众多的求书者,嵇翥青于七七事变前夕,决定再版《中日历代战史》。是书有很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发行后,国内外多家图书馆、学校和研究机构竞相收藏,成为国内外研究中日关系史的重要参考资料,至今,该文献仍然被业界广泛引用。

嵇翥青,江苏涟水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辛亥革命前后,与乡人顾祝同、陈海南、张大卓等人时相过从,鼓吹革命,并加入同盟会。在清江浦谋划反袁起义,事败,遭袁世凯通缉。后与其师刘大同跟随孙中山在日本、上海、广州等地进行革命活动。1925年12月,以旅沪淮绅的名义致电孙传芳总司令,请求解散淮扬匪军,交还淮涟泗缴去之枪械,将马玉仁军队调开训练。孙回复嵇电:翥青先生鉴养,代电阅悉,已令马使遵照办理矣。1935年初,江北黑热病盛行,民众死亡相继,稽翥青以红十字会秘书的身份与涟水县长沈靖华、教育局长郑宾等磋商,即在涟水选聘高明医师,克日施诊,以救贫病,“活者甚众”。抗战前后,在国民政府及国民党部队中谋差,先后在王德溥、李宗仁、韩德勤、樊崧甫、李守维等部任军官。解放战争时期,为共产党方面提供过大量情报。新中国成立后,为江苏省文联委员。后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受群众管制。嵇翥青有过4次婚姻5个老婆,子女成群。从管制起,子女无法前往探望。“文革”开始,被遣返回涟水老家,1973年4月,逝于饥寒交迫中

嵇翥青幼时随父读书,学业颇精,诗、联、文无所不精。一生所著作品逾千万字。1919年前后,任广州《中原报》主笔,江苏同乡曾其吾称其“不畏强御之峥峥者,盖以三寸毛锥与军阀之快枪利炮抗也”。1921年侨居暹罗(今泰国),主《侨声报》笔政。1924年出版《中国与暹罗》一书,于右任题写书名,陈独秀等5人题词,戴季陶等10人作序。7月,赴云南创办《孟晋》杂志,因政治主张与云南省长唐继尧不谋而合,调任滇唐联治筹划处主任,继而升任云南省长公署秘书。1927年12月,章太炎对“冯玉祥赤化”一事进行文诛笔伐,嵇翥青即致书章氏,为冯开脱,嵇章二人展开激烈论争,轰动上海。此外,嵇翥青还在《野语》《南洋研究》《新亚细亚》《军国民》《人之初》《国货月报》等杂志发表时评、诗歌、小说、杂文、回忆录等大量文章。出版了《赠女伶碧云霞》《中国与暹罗》《秦始皇之文化与武功》《考证戚继光年谱》《中国海防史》《经子政汇》等多本专著。其中,以《中日历代战史》最为著名。

1928年5月3日,驻济南日军蓄意寻衅闹事,枪杀北伐军战士及伤兵和无辜百姓3000余名,并肆意施暴、凌辱、惨杀我外交特派员蔡公时和外交官,史称“济案”。消息传开,举国震惊。嵇翥青热泪滚落,仰天长叹,至此下决心著书,“使阅者便于查考中日民族历史文化外交军事之渊源,而知今日两国所以处之之当否。敢自信不但有裨华人者深,其益于日本人也更深,中华民族与太和民族之明达者,望勿河汉斯言。”于是“欲搜集此类史料,历购至十余种,大抵辗转演译,详于近代,略于古昔,乃远而求之中韩日三国之藏书家、图书馆,积年累日,收得有关系之载籍稿件若干册,汇而编之,名曰《中日历代战史》,以供国人之需要焉。”

是书除自序而外,另由国民政府警卫军炮兵旅少将旅长项致庄作序。插图有二,一为平倭将军戚继光遗像,一为著者肖像。正文从秦朝“徐福东渡史迹”入手,到唐代中日在“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交通史略作为开篇。考证出“其武力交绥之始,当推孙权开其端。”重点叙述其后至明末丰臣秀吉侵占朝鲜时期的中日交涉,时间跨度长达1800余年。

《中日历代战史》皆取材于正史专集,对中日之间的上百场重要战事均作了考证,对于稗官载且“事出不经者”不录或从略。而对于小战小胜又不得不提的均附于重要战事之后,“以省篇幅”。对与史有关的重要史料,则不忌冗长,详志于后,以为参考。对戚继光、俞大猷、李如松等民族英雄的事迹能详则详。他要告诉读者,“凡国家遇非常之变,必有非常之用人,而用人之要索,必予以非常之事权,明朝之所以能平定倭寇者在能予主将以非常之事权耳!此明朝所以平定倭寇之原因也。”

“残编断简觅忠魂,行间字里露啼痕。”著书过程十分艰辛,著者自云“三年寝馈书城里,摘句寻章凑一篇。”全书分为6卷25章213个段落50余万字,可谓字字带血,句句是泪。真可谓:

悠悠数百年如在,历历当前鼻欲酸。

脱稿狂歌歌当哭,傍徨无路问天难。

 “九一八”一周年时,嵇翥青凝望《中日历代战史》一书,痛哭于案,写下了《沈阳失陷周年纪念(四章)》。此四章的前两章和后两章分别发表于1932年10月14、18日《申报》。诗曰:

地谁委去我忧伤,斩佞无从请上方。

蚕食鲸吞仍积极,狐城鼠社正讲张。

国无完土思黄帝,朝有权奸哭鄂王。

汉藏蒙回同一痛,去年今日失沈阳。

秋雨秋风黯画旂,中华古国断魂时。

内争犹是雄如虎,失地收回想太痴。

锁钥北门徒北望,版图东省属东夷。

清谈同志多于鲫,谁及汪绮一嬖儿。

河山易色损金瓯,泣血椎心又一秋。

烈士在天应不瞑,国民有血尚堪流。

练兵徒想胡宗宪,生子谁如孙仲谋。

最是读残遗嘱者,而今竟共戴天仇。

争传揖盗自开门,一夜倭奴万马奔。

失地偷安图一席,败家亡国待谁援。

班师昔堕三军泪,开会难招故土魂。

且幸人心同激愤,今朝处处有啼痕。

(作者:刘奋武,文章来源:“漪涟文化”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