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名人
从河下的“五世巍科”家族说起
时间:2024-07-24  来源:  字号:[ ]

众所周知,古镇河下是著名的进士之乡,明清两代考中进士的就有67名,其中状元、榜眼和探花齐全。在河下古镇的茶巷历史文化街区中,伫立着河下刘氏五世六进士的群雕像。《淮安河下志》记载:从明末到清代,河下科举极盛,但最著名是刘氏家族。刘氏家族居菜市桥西,共有五代考中科举,有“五世巍科”匾,匾额一直保存到民国。

河下刘氏五世六进士丛雕像

“五世巍科”的刘氏家族

明代进士考试的竞争较唐宋更为激烈。明洪武十七年后乡试固定三年一开科,宣德以后各直省的乡试解额也基本固定下来。在各直、省举人名额固定且进士竞争空前激烈的情况下,要在科举考试中胜出十分不易,要形成科举家族更加不易,而要世代保持科举考试的成功,则是难上加难。

刘氏家族在明清两代连续五世皆有人中科举,连续四世皆中进士,五世六进士,这种情况在古代,即使放到全国范围内亦不多见。可见刘氏家族,世代有序,人才辈出。 

刘氏“五世六进士”家族谱

第一代名叫刘世光,字晦卿,明万历己卯(1579)举人。第二代名叫刘一临,字天幸,刘世光之子,明万历己丑(1589)进士。第三代,其一名叫刘自竑,字任先,刘一临之子,明崇祯甲戌(1634)进士;其二名叫刘芳声,字何实,为刘一临侄,清顺治己丑(1649)进士。第四代名叫刘昌言,字禹度,刘自竑之子,清顺治乙亥(1659)进士。第五代,其一名叫刘始恢,字价人,刘昌言次子,清康熙庚戌(1679)进士;其二名叫刘愈,字文起,刘昌言之子,清康熙壬戌(1682)进士。

《淮安河下志》中关于“五世巍科额”的记载

其中第四代刘昌言,据《淮安河下志·卷十》中《人物二》记载:顺治初,以诸生游太学,试第一,遂举顺通乡试,乙亥成进士。乾隆《淮安府志》记载他当岑溪令,“捐涤烦苛,杜绝请托,士民安之”。刘昌言不仅很有谋略,而且颇具仁爱之心。

河下人文教育兴盛

据清末民初人王觐宸在《淮安河下志》记载:“河下镇为山阳辖境,淮郡城外第一大聚落,闾阎栉比,商旅辐辏,人文教育兴盛。”

封建社会博取功名始终是大多数人的志向,河下盐商财业兴旺的同时,仍不忘读书明经的正途,所以河下很多商人都重视家族子弟的教育。

盐商的富有为子弟接受教育提供了充分条件,能够延聘宿儒名士教授学业。故明清时期河下人文蔚起,科名相望,仅明清两朝,河下就出了67名进士,其中状元、榜眼、探花都有,“河下三鼎甲”一时闻名遐迩,可谓煊赫当时。此外还有举人、贡生百余人,武进士、武举十余人。其中明代文学家吴承恩,清初考据学者、乾嘉学派杰出先驱阎若璩、清道光帝师大学士汪廷珍,清代数学家骆腾凤,天文历算家汪椿、吴玉楫,画家黄粲、尚培英等都是明清时期从河下走出的杰出文人学者。

吴承恩和阎若璩

进士与现代“状元”

隋朝于605年首次开进士科,被视为科举的开端,但并没有形成制度。唐武德五年(622),唐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隋、唐时,“进士科”只是科举各科中的其一,考的是诗赋。从唐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开始算起,到1905年废除科举,近1300年的时间里,进士都是中国政治的主角。

宋代以前,进士只需要通过在尚书省举行的“省试”。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由皇帝主持的“殿试”一关复核和决定名次。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亦不可以重考。

如今,“状元”从曾经的殿试一甲一名,逐渐到分数第一名,再衍生到各行各业的佼佼者,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在科举制度影响下,十年寒窗、状元及第,也只是当时士大夫阶级和文人的价值取向。而现代“行行出状元”是大多数人信奉的至理名言,社会各行各业产生的许多优秀人才,对社会发展乃至历史进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者:马慕颖、汪鹏飞,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