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名人
淮安山阳潘氏有多牛?祖先潘埙的墓碑由吴承恩撰写
时间:2024-06-28  来源:  字号:[ ]

古代山阳素有“人儒之乡”的美誉,明清以来,人才辈出,精英涌现。明代《山阳潘氏统宗谱》,是淮安编纂最规范、资料最丰富,体量最庞大的一部家谱。江苏淮安山阳潘氏统宗谱十卷,(明)潘埙原撰,(清)潘下秋纂。段朝端说:“以予所见,以潘氏统宗谱为最详,曹氏、阮氏谱为最洁,俱可师法。”通过梳理潘氏族谱,我们可以窥见潘氏家族的百年家史中,文人辈出,他们或不畏权势,亦或著作等身,为山阳文脉留下珍贵的史料。

潘埙:不畏权势,勉励后学吴承恩

潘埙(1476—1562),字伯和,号熙台,明淮安府山阳(淮安区)人。他是明正德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河南巡抚。潘氏祖籍江南,世代行医。宋末,因兵灾,迁居淮安。祖父潘亨起改业儒,有《冰壑遗稿》传世,清邑人丁晏将他与吴承恩、张虞山称为明代淮安诗坛“三鼎足”。

正德二年(1507),潘埙与同里蔡昂、杨谷一同中举;与同里李元一同中进士,再次年授工科给事中。他上的疏表,不少被记入《明史》《明实录》等典籍,主编《谏垣奏议》,收录全部疏稿,漕运总督唐龙作序:“有唐代陆贽之忠”;吴承恩作跋云:“有经世之略,福民之心”。

明代中叶以后,政治黑暗,“东西厂”特务横行。正德皇帝少年登基,亲小人远贤人。潘埙有济世才,办事干练,由于性情刚烈,弹劾不少大臣,因而被外放开州,他均赋税,清讼牒,督察赈济。嘉靖登基,诏起废官,得复职都给事中,并升为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后任山东、浙江布政使,随任河南巡抚,从七品京官一跃成二品封疆大吏。

当时河南灾荒连年,饥民造反。“巨盗”陈卿踞晋豫间的青羊山为王,官府围剿多年未平。朝廷下旨,命潘埙统领鲁晋豫兵力进剿。潘埙在林县先期发兵进攻,旦夕鼓噪,扰乱敌心,至期各路齐发,一举成功。本以为他再次升迁,结果正好相反:曾得罪吏部尚书桂萼,弹劾其“失赈饥民”,只赐银币,潘被解职回乡,从此退出官场,直至终老。

晚年,他热心地方公益事业,亦考淮安春秋,有《淮郡文献志》26卷以传。此书使淮安上下数千载,德业文章,会于一书,是淮安今存第一部私人地方史的著作。是书编于嘉靖32年秋冬,成于33年夏,淮安府出资为之刻于34年。今淮安图书馆藏有抄本。吴承恩曾参与“商确校订”,并为之作《淮郡文献志后序》。

他还编有《山阳潘氏统宗谱》12卷,此谱系嘉靖年间首创。向上追叙十世,又不远万里,联系云南一支族人入谱。此谱体例严谨,叙事平实,取舍得体,是一部比较好的族谱,在现存淮人族谱中是上乘之作,也保存了许多珍贵历史资料。清乾隆48年,其后裔增修,后又有续修。现存。

潘埙比吴承恩长一辈,很器重其才华,常与之诗文相交;吴承恩则很尊重潘埙,常求教。潘埙编写的一部小说《楮记室》,收录不少神鬼故事,这对吴承恩后来创作《西游记》提供很大帮助。

嘉靖四十一年寿终正寝,享年87岁,碑文由吴承恩撰写。同治《山阳县志》卷二载:“补裘坊、都宪坊为潘埙立,在旧城南门内中长街”;卷三亦载:“潘都巷在南门大街,是潘埙的旧宅,今仍有此巷名(今府学前)。”潘埙墓在淮安区平桥镇九洞村北部祠堂组境内的平桥镇敬老院,2006年被列为淮安市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已经成为古镇平桥著名的文化历史景观。

潘陨墓

潘德舆:文艺理论家,世称养一先生

潘德舆(1785—1839),字彦辅,号四农,山阳人,清代诗论家、诗人,潘埙九世孙。潘德舆曾说:“吾幼而耕书田,儒而农也;出而耕龙田,仕而农也;归而耕心田,隐而农也;老而耕平田,农而农也。自吾幼至老,合四农而一之,未尝一日离”,四农号由此而来。

潘德舆

父亲潘宗睿(1749—1802),字圣思,号抑隅,乾隆中岁贡生;家族移居车桥自宗睿始,因应聘在此授徒而落户。母卢氏亦通诗文。潘德舆幼年聪慧嗜学,忠孝闻名,诗文博奥。6岁入家塾,8岁从邑庠生张今彭授业,9岁即能诗;11岁时其失去慈母,其父“患咯血”症,病卧床榻,均由其操持。年少饱尝人世艰辛,读书更加勤奋,嘉庆五年(1800),其入县学,为秀才,学使钱樾“取古学第一”,知府宫懋弼称其“海内奇才”。

嘉庆十一年(1806)岁科试第一,为廪生,其后“屡困州举”,除开科之年,赴金陵应试外,均在乡里授徒,著书立说。先后就馆于城内丁氏、车桥鲍氏等,从学者甚众,其中经学家丁晏、鲁一同曾师事于潘,孔继荣、吴昆田等出其门下。道光三年 (1823),于车桥邵氏宅外建书屋三间,命“养一斋”,书联云:“孝悌崇廉耻,博洽精文章”,此后“养一先生”闻名于世。

道光八年(1828)“钟昌(仰山)、黄爵滋(树斋)主江南试”,其应考揭榜为解元(第一名举人),此时已44岁。自第二年春始,先后六次参加会试,未能考取。在京期间结识文坛名流黄爵滋、张际亮、魏源、龚自珍等,他们在宣武门组织诗社,关心时局,相互砥砺,为清朝文坛的一段佳话。

1830年春,应钟昌之聘,于钟氏家塾,教其子近两年后归里。道光十五年(1835),潘德舆中举后,分发安徽候补知县,但未得实授。不久即去阜宁任观海书院讲席,又馆于扬州姚莹家塾。他在古文、诗词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诣,主张用儒家经典加强民众忠孝观念,提出诗境应尚质实。

潘德舆性刚直,不喜趋附权贵,阮元为漕运总督,招之力辞不往;后大吏朱桂桢、周天爵等“于先生皆愿纳交”,潘亦谢不见。他身居僻壤,心系家国,好友邱广业(邱心如)父亲称其“文章有价关风云,乡里从今识典型”。道光十九年(1839)潘德與病逝于车桥,年仅55岁,后淮安学界举行典礼,迎潘氏“神位”入府学乡贤祠,有《养一斋集》《李杜诗话》等作传世,曾作《车桥八咏》为乡里传诵至今。《清史稿》卷四八六、《清史列传》卷四一二均记载其生平事迹。

《养一斋集》

今天学者朱德慈出版《潘德舆家书与日记(外四种)》,这些家书历述其交游、见闻,真实反映诗人视域中的世态万象,其中不少内容具补史意义。他育有二子:长子潘亮弼(1806—1856),字元直,号闳轩,道光十年淮安府学诸生,是桐园才女邱心如的妹婿;次子潘亮彝,字元钦,号廉亭、六畦居士,道光十九年山阳县学诸生,补廪生,长期在漕运总督幕中,为人很有操守,著有《六畦轩趣稿》《车桥闻见记》。潘德舆是继“淮南二邱”、“山阳阮氏”及汪廷珍、李宗昉后,生活在清朝中叶的杰出山阳诗人。

潘际坰:《大公报》主笔,为末代皇帝立传

潘际坰(1919-2000),笔名唐琼,潘德舆裔孙,在上海求学时曾为散文家黄裳展示家藏潘德舆墨迹。他出生在民初之交,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家族对其管教极为严格。他从小学习成绩优异,1932年考进淮阴师范初中班,1934年被省立淮安中学录为高一学生,当时一位语文教师把语文作业选印成册,其作品《丑小鸭》收录其中。1943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工作后选择重操祖业从文,历任《大公报》翻译兼编辑,商务印书馆编辑兼世界史组组长等职,因而结识巴金、曹禺、茅盾等人。他从事文章写作时,喜欢亲历亲为。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他曾以《大公报》记者身份来故乡淮安,在中共中央华中局采访粟裕同志;1951年春,以记者身份随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赴朝三个月,写下《朝鲜战地散记》;后来巴金邀请他和黄棠合编《新时代文丛》,巴金曾在《〈随想录〉合订本新记》里面交代《随想录》写作缘起时说:“朋友潘际坰兄刚刚去香港主编《大公报》副刊,他来信向我组稿……”。

1956年,他以记者身份专程从北京赴抚顺采访溥仪,在监狱呆了十多天,掌握大量一手资料,很快写成《末代皇帝秘闻》(香港文宗出版社版)一书,后来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以《末代皇帝传奇》为名出版这本书,著名画家黄永玉为其设计绘制封面及章节题图,使得京版同港版一样热销。该书为日后溥仪写作《我的前半生》提供启发,更为后世研究溥仪提供参考,因而成为首位为末代皇帝立传的新闻记者。

潘际坰作品很杂,有《牛顿》传记,也有以“唐琼”为笔名写的《唐琼随笔》等。他一生远离故乡,在香港扎根生活,因而对故乡总是充满眷念。“童年何时开始饮酒的呢?答不出。只记得第一次喝白酒(也许是洋河大曲)……”他在《谈酒》一文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当时著名翻译家,同乡杨宪益先生喜欢与他诗酒相和,曾感慨:“香港酒多酒友少,对饮幸有潘际坰”。

1982年10月4日,淮安县政府召开会议纪念吴承恩逝世四百周年,当时他与王辛迪(九叶诗人)、袁鹰(散文家),三人均为淮安人,同邀回淮,此旅令其终身难忘。1985年,周恩来纪念馆原资料室主任秦九凤撰写《黄鉴回乡记》想投稿《大公报》,考虑黄鉴和他是老乡兼好友,都从事新闻事业。由于不清楚具体地址,秦老信封上直接写着“香港大公报潘际坰先生收”字样,最后潘老不仅收到,而且还在当年5月17日《大公报》19版上刊用。此后,秦老先后给他寄去《访淮安的韩信古迹》《淮安窦娥巷的故事》及《乡影乡音乡情——周恩来同志的故乡恋》等。他在信中对秦老说:“见到你写的文字就像闻到老家的泥土味。”两人因此结下终身友谊。2000年7月6日,潘先生在京去逝。他一生低调,常居幕后撰写,永远竭诚为读者服务,值得敬重与缅怀。

(作者:李颖,文章来源:“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