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名人
罗振玉在淮安期间的著述简介
时间:2024-01-04  来源:  字号:[ ]

罗振玉1866年出生于淮安更楼东罗家巷,至1896年离淮赴沪创办农学社、《农学报》前,共在此生活了30年。罗振玉5岁就在家中私墅读书,至31岁前研究学术、著书立说均在淮安更楼东罗振玉故居。正如罗振玉自称:“予生长淮安”,“予今日得稍知读书门径,盖植基于是时也”,淮安不仅是罗振玉出生、成长的地方,也是罗振玉学术思想、“罗王之学”的发源地。

罗振玉照片


罗振玉5岁(虚龄)入在家中私墅学习,墅师为山阳拔贡李岷江,字导源。1882年,罗振玉17岁时,即致力于经史考订及金石之学,当年校勘《金石萃编》,历时五月,校700余碑。时山东商人刘金科每年必带山东、河南、陕西古碑刻至淮安售卖,罗振玉乃赁碑阅读。罗振玉与其兄罗振鋆分居东西屋,每于夜晚用油灯读碑,灯煤染于手,十指尽黑,摩挲倦眼,面目亦黑,第二天一早两人相视大笑。淮安至今流传有罗振玉青少年时苦读的故事,称“罗三更”。数年后罗振玉曾请友人绘《赁碑图》,自作《〈赁碑图〉记》,记其与长兄罗振鋆赁碑共读之事。其间罗振鋆著《碑别字》五卷,罗振玉作序。罗振玉亦著成《读碑小笺》、《〈金石萃编〉校字记》、《〈寰宇访碑录〉校议》。

罗振玉作品展示


《读碑小笺》为罗振玉最早的书著,也是最早的金石学著作,著于1884年,时年19岁,后与《存拙斋札疏》同刊刻于1888年,刊刻经费为罗振玉首妻范氏售卖首饰之款。罗振玉在其自序中称:“夙嗜金石之学,每循揽碑版,遇一名一义有裨考证者,辄随笔疏记。岁月既积,弋获颇多。”《读碑小笺》有条目100则,所引碑刻100余通,以碑刻与各种古籍著述互相参校,匡正《金石萃编》《金石录》《集古录》等古籍20余种,其中匡正《金石萃编》达29则。

罗振玉部分印鉴


《存拙斋札疏》作于 1885年,刊于1888年。正文条目共88则。“存拙斋”为其在淮安更楼东罗氏故居中的书斋名,当即罗振玉自己命名。江宁汪士铎为该书作跋,称“其书不盈一卷,而考证极多精核。

如证:

《论语》‘温故而知新’,‘温’即‘蕴’字,《礼记•中庸》‘素隐行怪’,《汉书》引作‘索隐’,乃‘素’‘索’古字通用,《老子》‘夫佳兵者不祥之器’,‘夫佳’之‘佳’乃‘惟’字,非从人从圭之佳,均确实不刊,古人复生,亦无以易其说。……年裁弱冠,斐然有成,后来之彦,非君莫属”。

《面城精舍杂文》甲编亦成书于1885年,自序“平昔于古文夙未究心,比因从事考订,间有叙述,辞取达意,不能工也。弄笔有年,所积渐夥,辛卯仲秋,删厘为《面城精舍杂文》甲编。”辛卯仲秋即1891年八月。《跋》中记“此书成于光绪乙酉”,即1885年。罗振玉故居靠近淮安城墙,罗氏名之为“面城精舍”,罗振玉故居中的书斋则名为“存拙斋”,罗振玉年轻时所著的《存拙斋札疏》、《面城精舍杂文甲乙编》即以此取名。

《眼学偶得》为罗振玉1891年夏秋间的读书心得。全书共106条。罗振玉在淮安时的著作还有《〈金石萃编〉校字记》、《五史校议》、《淮阴金石仅存录》、《淮安城砖录》等,共20余种。

罗振玉在淮安时已是小有名气的学者。经学大师俞樾《茶香室四钞》中摘引有“国朝罗振玉”的条目达22条,其中《存拙斋札疏》11条,《读碑小笺》7条,《面城精舍杂文》甲编4条。以致有很多读了俞樾《茶香室笔记》的人误以为罗振玉为清代耆宿,其实当时罗振玉只是个20出头的年轻人而已。

以碑刻与史籍互相校正,在罗振玉于淮安期间的这些著作中多有体现,以碑证史,以碑校史,以碑补史,以史校碑,以史补碑,笔者认为这些即后来“罗王之学”“二重证据法”的滥觞。


(作者:杜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