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静山,清光绪十八年(1892)生于江苏清河清江浦(今淮安市区),祖籍浙江兰溪游埠镇里郎村人。其父郎锦堂是清末幕僚,曾在漕河总督陈夔龙属下先后任“左营参将”、“两镇总兵”,后为晚清运河工程督导驻节清江浦,是一个充满士大夫闲逸思想的人物,他酷爱中国戏曲并笃信佛教,喜爱收藏,藏有大量的书画等艺术品。晚清时,西风东渐,摄影技艺传入中国。清光绪十九年(1893),清江浦人龚恺在施家桥开设亦庐照相馆,并于北门内大井头摆摊设点,为市区最早照相馆。后来城内又有了环球、良记、耀华、美泰等几家照相馆。郎锦堂结婚时,曾照了当时时髦的结婚照。在近代戏曲史资料中,还保存有爱照相的郎锦堂和当时名伶吕月樵的剧照。或许是郎锦堂笃信佛教的缘故吧,把自己的宅第选在了佛道相融的都天庙街上,当年门前紧邻有文会庵、毗庐庵、广荫庵、都天庙等寺庙建筑。终日可听梵乐诵经之声。郎锦堂这些嗜好,以后直接影响到其子郎静山。
郎静山在清江浦生活了12年后便到上海南洋中学求学。其国画老师李靖兰通晓摄影暗室技艺,郎静山向老师学了不少摄影知识。1910年,郎静山经双方父母撮合与长他四岁的翁瑞莲结为秦晋之好。1912年到上海《申报》馆服务,业余喜欢拍摄一些照片在报上发表。后进入《时报》广告部工作。1919年郎锦堂去世,郎静山回淮奔丧,并葬父于淮阴北乡。后回上海拍摄了题为《哈同花园风景区》的照片,在《时报》上发表,在申城报界引起不小的风波。1926年,黄伯惠接办《时报》注重刊发摄影报道,聘请郎静山为第一任《时报》摄影记者,摄影记者这一名称由此而开始。郎静山也因此成为中国第一位摄影记者。
此后,他拍摄了许多反映当时人们生活的一些照片并屡发于报端。在上海郎静山结识了许多文化名流,并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南方第一个摄影团体——华社。在此基础上和摄影界友人经常举办一些影展、画展。1930年,郎静山以多底片局部组合成一张照片的方法,放大、感光拍摄成作品《柳荫轻舟》并入选日本第五次国际沙龙展,此后他创作的这种合成集锦作品一发不可收拾,并逐渐完善成为具有郎氏风格的“集锦照”。他的许多集锦摄影作品频频地在世界各国摄影艺术沙龙上展出。
1949年是郎静山个人命运的分水岭。据郎静山后来回忆说,1949年夏,上海解放前夕,他以应美国新闻处邀请去香港、台湾两地参加影展名义,搭乘一艘美国邮轮到香港,转而定居台湾,开始了海峡彼岸的生活。据说,当时大部分的底片和心爱的一架相机都留在了上海,只带走了400余张作品和底片,作品上的这些故土的山水草木,成了郎静山余生的乡愁。
1980年,郎静山冲上了他的一生摄影事业的巅峰,获得当年美国纽约的摄影学会颁赠的“世界十大摄影家”称号。在如此众多的世界级荣誉和称号中,郎静山始终是以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在国际摄影界中亮相的。这对他本人和中国摄影界都堪称殊荣的事。
郎静山一生不嗜烟酒,一年四季身穿中式长袍,脚着布鞋,温文尔雅,生活俭朴,就是到国外去参加摄影学术会议,衣着打扮依旧不变。1991年,郎静山第一次回到阔别已久的上海,也是一袭长衫,有影坛文苑友人赞誉郎静山一袭长衫潇洒出尘,有古士风范,飘逸若神仙。
郎静山毕生与相机结下了不解之缘,他曾风趣地对别人说:“相机对于我,比太太还重要。”是啊!郎静山13岁开始“玩”相机,80多岁相机还随身相伴。可以说相机就是他的生活。他细心收存着70多年间拍摄的照片。晚年经常把作品拿出来进行一个十年一个十年地对照细看,从中可以找寻历史和时代的影子。他说:“我的健康之道就是摄影!由于对摄影的兴趣,我已忘却了自己的年龄了。我喜欢我的工作,工作也是我的娱乐,从工作中我也得到休息。”他说,自己一生最大的愿望是用摄影将祖国和民族文化美好的一面介绍给全世界;摄影是一种国际语言,图像一望而知,无时间空间的隔阂。中国的历史文化多彩多姿,并不在西方之下,要用摄影画图将中国的山川之美,文物之博,道德之善,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之伟大。
郎静山的早期摄影作品,多是表现佛门的幽静,独坐的赏溪者,悠闲的汲水之人,以及山水风光,亭台楼阁等为主题,这多少是受其家庭和清江浦周边环境所影响的吧。他的集锦摄影仿国画、重意境、师古法,在形式上模仿传统画题材和主题意趣,多取自古画、古诗词,形成了中国绘画风格和摄影技法的统一,既具有个人的艺术风格,又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其“集锦摄影法”之所以显得别具风格,主要是他本身就具备了深厚的国画造诣与文学修养,并将国画中的画理与摄影技巧融合为一,最终形成“影中有画,画中有影”的创作风格。
郎静山认为,摄影就是要把好的、美的东西拍出来呈献给大家。摄影要不违背自然,要合乎人们对自然的视觉印象,摄影要在“真”、“善”的基础中寻找精深华美,相互统一,要以摄影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美好的一面。
郎静山祖宅今天还完好地坐落在淮安市区的都天庙街前巷,其北厢房紧邻文会庵山门殿。大门东向,门前原有石狮一对,还有空地一片,是郎锦堂骑马、家眷坐轿转向之处。郎静山故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作为针织厂用房,70年代改为职工宿舍,现已成为私有房产了。据说,解放初期郎家房产充公后,后厢房还住有一位郎四奶奶,她娘家姓赵,终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一般不与人交往,生活神秘,偶尔半开屋门小觑片刻,终日以饲养猫儿为乐,生活所需全请邻人代办,连饲养的猫食也不例外。
1991年—1992年郎静山曾二次回大陆寻根问祖,到过上海、浙江兰溪及北京,在北京故宫举办了“郎静山百龄百幅摄影作品展”,并拟从北京、上海、浙江做作品巡回展。时任淮阴市摄影家协会主席的顾树青先生得到消息后,向市有关领导作了报请后,同意把郎静山作品展邀请来淮展览。顾老遂与郎静山长子郎毓贤取得联系,希望郎静山全家回淮阴观光,并举办摄影展览。后郎毓贤通过书信征得父亲同意,把在北京故宫展出的作品全搬到淮阴,1992年5月23日在清晏园举办了“国际摄影艺术大师、台湾摄影学会理事长郎静山先生百龄百幅摄影作品展”。有一幅巨幅作品《奇松迎客》系首次展出。郎静山因种种原因未能回淮,大儿子郎毓贤夫妇到淮参观游历并回到都天庙街老宅内拍了几张照片,后感慨回沪。
1995年1月,104岁的郎静山先生在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情况下执意要去香港参加世界华人摄影协会的庆典,后感到身体不适匆匆返台,终因感冒发烧,感染了肺炎,4个月后与世长辞。郎静山逝世后,顾树青先生以淮阴市摄影家协会的名义发了唁电。事后郎静山在台的家人回寄了郎静山作品集一本和回函一份,还有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先生题刊、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教授何志诰先生撰写的郎静山大师生平一册,以示对故乡人民的谢意。
(陈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