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盱眙县)盱眙侯氏,抗倭抗清名将
时间:2016-04-28  来源:  字号:[ ]

"1.jpg"

侯继高普陀山题字

"2.jpg"

侯端杀倭寇

"3.jpg"

侯继高枸杞岛题字

清政府钦佩盱眙侯氏的忠义,下令表彰,赐号“忠烈”,建立侯氏“阖门忠烈碑”,为其塑像。

金山卫指挥同知职位一直由盱眙侯氏世袭,在外族入侵民族危难的关头,以侯端、侯继高、侯承祖等名将为代表的盱眙侯氏,奋不顾身,英勇杀敌,以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首气壮山河、彪炳史册的英雄赞歌。

侯端与金山卫大捷

元朝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率军攻下滁州,盱眙侯林前来投奔入伍。侯林勇猛过人,跟随朱元璋打天下,屡立战功,封怀远将军,担任京卫指挥同知,世袭罔替。子侯贞袭父职,因运输漕粮时操劳过度,英年早逝,儿子侯端(1386—1465)年仅四岁。母亲年轻守寡,含辛茹苦地把侯端培养成人。永乐四年(1406),侯端任金山卫指挥同知,力大无比,曾提起衙门前一丈多高的石狮子行走十多步。有只大老虎窜到南汇,伤害许多人,侯端以单枪匹马,一举干掉了凶恶的老虎。百姓十分感激,把杀虎处命名为“侯公杀虎墩”。

侯端到金山卫上任时,城墙因为多次海啸,垮坍多处,破败不堪,金山墩、戚家墩等嘹望台被冲垮,他用很短时间就修复了城墙及海防工事。永乐十一年四月,倭寇侵犯金山卫,侯端率领军民击退了倭寇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倭寇见无法攻入卫城,只好悻悻离去。永乐十四年十月,为构筑工事,侯端带领精壮士兵到浙东山区伐木。海岛上倭寇乘虚而入,攻下金山卫,大肆掳掠。等侯端赶回时,倭寇早已逃之夭夭。 

永乐十六年,大批倭寇分乘十三只大船,在先进火炮掩护下猛攻金山卫。侯端率军在城外迎头痛击,倭寇全部被歼灭,无一人生还。金山卫大捷的消息传遍四方,百姓欢欣鼓舞,朝廷嘉奖。从此,倭寇听到侯端的名字便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对金山卫轻举妄动。侯端为金山卫奋斗终身,65岁时才解甲归田。

抗倭名将侯继高

侯继高(1533-1602),侯端玄孙,字龙泉,十六岁时袭祖职金山卫指挥同知,历任吴淞把总、狼山总兵,宁绍参将、浙江、广东等地总兵、军都督府都督佥事等职,封骠骑将军,把一生献给抗倭事业,当时的名声仅次于戚继光、俞大猷、胡宗宪等人。

据《金山县名宦传》记载,“侯继高任指挥使,幼时尝梦神授三矢,谓他日当宣力国家,及万历间,随刘尚巡海,又梦神授方略,即连战花脑、浪冈皆捷……后海寇犯卫城,继高临阵斩首五百余级,贼乃遁去。”在保卫金山卫的战役中,侯继高一次就消灭五百多名倭寇。据《宁绍倭乱纪》记载,万历十七年三月初二日,侯继高指挥陈梦斗、钱潜等人巡视花脑、大小盘洋面,遇到2只倭船,合力攻剿,击沉贼船,活捉倭寇1名,斩获首级20颗,夺得武器112件,惊惶失措坠入海中溺死的倭寇不计其数。初四日,侯继高指挥刘应科、张必儒、詹斌等人巡视浪冈海洋,观察到有草苫大倭船一只,追出远洋,奋勇夹攻,当时狂风大作,官兵冒险激战,捕获倭寇5名,斩获首级28颗,夺获武器135件,大获全胜。

当时一些流民海匪也冒充倭寇,流窜于浙江沿海岛屿之间,形踪飘忽,伺机上岸烧杀抢劫,无恶不作,官兵多年进剿,收效甚微。万历十八年春天,浙江总兵侯继高奉命率军在浙江沿海剿匪。面对狡诈猖狂的海匪,侯总兵决定采取诱敌之计,放出口风说:一家人要到普陀山进香拜佛,随后坐上官船带着夫人和大批亲随,一路上鼓乐浩荡。海匪得知情报,大喜,撑着快船齐集嵊泗枸杞岛,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侯总兵早就在此埋下伏兵,经过激烈的交战,一举歼灭了骚扰浙东海疆多年的匪徒。朝廷通令嘉奖,侯继高连升三级,由从三品升任正二品。后来,侯继高到此检查战备,登上枸杞岛五里峰山顶,眺望大好河山,挥毫写下“山海奇观” 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令人勒石纪念,遂成当地一景。

侯继高文武全才,戎马生涯中勤于著书立说,有《全浙兵制考》、《日本风土记》、《普陀山志》等著作传世。他擅长书法,巡视普陀山时,曾题写过“白华山”、“磐陀石”、“海天佛国”等字。这些题字用墨饱满,雄奇苍劲,意境深长,为山海增辉,成为后世游人必到的风景名胜。侯继高成就了普陀山,“海天佛国”从此成了普陀山的美称,名扬四海。

侯承祖抗清满门忠烈

侯承祖(1587-1645),侯继高孙子,字伯武,号怀玉,自幼颖悟,深受祖父钟爱,随同读书、习武、骑射刀槊娴熟,诗词书法俱佳,成人后袭祖职,任金山卫指挥同知,爱民如子,深得百姓爱戴。

1645年5月,清兵攻占南京,金山卫受到强烈震撼。侯承祖在家中设立灵台,祭叩亡帝,告诫说:“我家世受国恩,当以身报国。”与夫人周氏商议筹款守城之事,周氏知书达礼,深明大义,尽散家财以充军资。形势日趋紧张,不到两个月,嘉定、平湖、松江相继失守。在侯承祖的领导下,军民积极备战,同仇敌忾,决心与金山卫共存亡。

李成栋原为史可法部下,降清后被任命为松江总镇,派人来劝降,许以高官厚禄,侯承祖断然拒绝。八月二十日清晨,清军兵临城下,数万大军把小小的金山卫围得水泄不通。清军架云梯、抛绳索,黑压压地拼命往城墙上爬。城上火炮雷鸣,砖石、利器齐下,喊杀声震天动地,清兵纷纷坠落,但后续者仍然冒死登城,如此反复,至午时已达六次,双方阵亡都已过半。李成栋下令暂停,派人进城招降。侯承祖当场烧了招降书,把其中一人斩首,一人驱逐出城。李成栋大怒道:“踏平金山卫!”二十一日,清军发起总攻,炮火连天,杀声四起,矢石如雨。侯承祖坐镇指挥,击退清军连续五次进攻,尸体堆积如山,觉罗巴克托、奇尔曼斯迪等69名清军将领阵亡。二十二日,清兵继续猛攻,水关、北门相继失守,清军潮水般地涌进卫城,守城官兵毫不畏缩,与敌人展开激烈的肉搏战。侯承祖跃马挥刀,连斩五百余人。长子世禄,与指挥使陈国贤、西天墨等人愈战愈勇。卫城成了屠杀场,人头乱滚,血流遍地,染红了护城河。此时守备杨寅东突然叛变,反戈一击,陈国贤被杀,侯承祖被擒,守军阵脚大乱。世禄上前救父,中箭被执。清军以阵亡12453人的代价占领了金山卫。疯狂的清军实行大屠杀,几乎杀光了城中将士与百姓。侯承祖夫人周氏、长女、5岁小儿子、胞弟仲锡、侄儿世鼎全部遇难。金山卫保卫战,明朝将士共战死4672人,百姓遇难18175人。

侯承祖被押到松江府,义兄张铫前来劝降:“承祖兄,识时务者为俊杰,大明气数已尽,不必可惜;只要肯归顺新朝,我保证你立即官复原职,子孙后代享受荣华富贵。”侯承祖骂道:“贰臣贼子,将来有何脸面去见先帝?”李成栋用刀架在他脖子上,威胁说:“你真的不怕死?”侯承祖哈哈大笑道:“我侯家哪有怕死的?”长子世禄受伤严重,满身血污,在一旁大声道:“父殉国,子殉父!”清兵用箭把他活活射死。当夜,侯承祖被斩首。

清政府钦佩盱眙侯氏的忠义,下令表彰,赐号“忠烈”,建立侯氏“阖门忠烈碑”,把侯承祖父子的事迹载入史志,为侯承祖、侯世禄、侯世荫在金山卫忠义祠里塑像,官方每年举行祭拜活动。盱眙侯氏抗倭抗清的故事在东南沿海地区广为流传,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