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育人

视察调研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依托淮安运河“百里画廊”建设加快涟水文旅产业发展
时间:2023-04-12  来源:  字号:[ ]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淮安运河“百里画廊”建设,不仅能给涟水县的文旅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还可以促进涟水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农副产品的换代升级,增加居民的收入,提高工业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对推动涟水各项事业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打造涟水文旅特色名片是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涟水独特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的生态自然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发展文旅业基础


有两千多年的建县史和1700余年的建城史的涟水,历史悠久、文脉厚重,境内古迹文物丰富,其代表性资源有位于涟水县城北12.5公里“三里墩遗址”,出土不少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说明自古涟水就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涟水因水得名,水生态是涟水自然生态格局中的突出点,古淮河、盐河、涟河、漪河穿城而过,具有“水在城中,城在水中”的独特风韵,地表、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是个飘在水上的城市,涟河、漪河,涟漪湖、东大坳、茵湖三湖连接,构成涟水生态水城的闪亮名片。

除了县城水生态资源丰富,涟水县全域有四大河流贯穿,形成三带延伸的水生态格局。即古淮河(古黄河)、盐河、上下六塘河四河贯穿涟水县域南北,培育形成古淮河风光带、盐河风光带、涟漪河风光带等水域风光带,构成涟水全域生态机理的大格局。

作为大运河“百里画廊”拓展区,身处淮海经济圈,连接长三角、毗邻东陇海、畅通环渤海的重要战略支点。加上境内水陆空铁兼备,在全国县级区域少见,既能分享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沿海开发等重大战略机遇,又能受益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和支持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等政策利好,更是淮安市“一区两带一枢纽”振兴战略要地(即江淮生态经济区、淮河生态经济带、大运河文化带、东部沿海航空货运枢纽),多年前涟水县委就提出“融市入海”战略决策来发展涟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并取得较大的成果。

涟水文脉厚重,是楚风汉韵交融地:代表性资源为三里墩西汉墓、三岔墩汉墓、殷墩汉墓;还有著名的历史人物王义方、陈球、陈登、徐淑、徐璆、徐宣等。“煮盐沧海曲,种稻长淮边”,纵观涟水人煮海为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春秋时期,涟水属齐,为齐国重要的盐产区;西汉时设有涟水盐场;南北朝时期,涟口是盐运咽喉,为淮北盐集散中心;唐代,涟水盐场位列四大盐场之首,盐河即为盐运而设立;此外,涟水种稻历史可以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青莲岗文化,一直延续到明朝前期。

自古及今,涟水为烽火岁月纪念地、要塞必争地,淮河与淮北盐河交会处的古城,盐运的要冲。传有金轮王筑古月城、海西故城。南北朝时筑涟水城,隋唐时筑金城。当代涟水代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为涟水保卫战、苏北小延安、高沟战役纪念碑、电影《红日》等。

涟水是全国著名的智慧之乡,崇教苦读书香地,又是智慧之乡、教育名城,养育过陈登等古代文化名人。涟水还是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的祖居地。米芾、吴昌硕两位书画大家曾经在此任职。走出过吴强、陈登科等当代作家,崇文尚学之风千年延续。

涟水是中国酒乡知名地:高沟酿酒,始于西汉,兴于明清,是江苏四大酒乡之一,其今世缘集团的高沟古酿酒工艺为江苏省非物质遗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涟水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生产地:南京云锦涟水织造中心,是南京云锦主要生产地和供应基地,设有华夏云锦艺术馆,云锦成为涟水城市名片中的新成员。目前全国80%以上云锦织造能手以及80%以上云锦产品均出自涟水云锦产业园。该产业园也是全国四大锦中最大的生产基地,给涟水经济文旅产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二、涟水文旅产业现状与不足


目前从涟水县文旅产品供给总量来看,全县域内有两个国家级4A级景区(五岛湖旅游区和今世缘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景区,5个省星级乡村旅游区,但涟水旅游产品数量较少,总体品级不高,难以满足本地居民的休闲需求。从供给范围来看,县域文旅产品布局分散,各景区景点势单力薄,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旅游产业集聚发展与带动力不足,形不成合力;从供给类型来看,主要为工业旅游类(今世缘旅游景区)、生态观光类(五岛湖旅游区)、文化观光类、红色文旅景区(苏北小延安军旅小镇)、乡村休闲类(如金鸡坨生态农庄)等为主,其中乡村休闲产品同质化明显,特色性不足,涟水历史文化底蕴、人文特色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田园水乡特色没有很好的发挥,甚至传统的农耕文化还束缚着文旅业的发展。盐河风光带建设也颇具规模,且拥有一定的森林生态、湿地生态、鸟类栖息地等生态环境,但在全域格局中,水生态占据优势并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有的甚至开发成半拉子工程。从产品能级来看,A级景区品牌建设上较为薄弱,两个4A级景区,在淮安市(县)级旅游区中,在数量上已排在各县区中前列,但在文旅业态方面不够丰富、文旅项目品质不高、数量太少。

从产品形态结构来看,现有产品体系以乡村文旅区(点)为主,文旅度假区、生态文旅示范区、特色田园乡村、工业文旅点、历史文化名街等多样化产品类型培育不足,文旅产品类型较为单一。其成熟文旅产品,主要以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为主,且主要分散在全域的各个乡村节点,休闲产品、度假产品、深度体验化产品、带有地方特色的文旅创意产品以及深度乡村文旅等市场需求较热产品开发不足,文旅产品的供给侧改革有待推进。


三、依托淮安“百里画廊”建设,加快涟水特色文旅的建议


近年来,涟水县委县政府紧抓国家、江苏省对淮安各项利好政策和运河文化带与淮安运河“百里画廊”建设、推进全域旅游工作的机遇,以“优质生态环境”为基底,以水文化为主线,立足涟水特色水文化、水生态以及特色产业资源,逐步形成了多样化的涟水旅游文化产业。随着淮安“百里画廊”建设的启动,涟水应市场为导向,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倾力加快独具地方特色的文旅产业发展。为此建议:

一是推动涟水特色文旅融合。依托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淮安“百里画廊”的打造,积极融入其大格局中,争取在资金、宣传等方面得到支持,提高涟水旅游的知名度,把淮安的游客资源引入到涟水来,力争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避免与周边县市区旅游布局相雷同,差异化发展,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形成极具涟水特色的文旅体系。重点打造城市文旅与综合服务区与古淮河生态旅游风光带、S235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带、S327城乡旅游统筹发展带、G233现代农业休闲带等。重点发展一批文化旅游区、文博场馆、文化主题酒店、文化旅游商品和旅游演艺活动,积极推进文化的产业化、产品化及文旅融合发展进程。

二是将古淮河生态旅游风光带、盐河风光带开发纳入全县全域文旅重点项目之一,高起点谋划发展,充分发挥古淮河、盐河、上下六塘河沿线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发展,与乡村文旅发展的创新意义与示范作用、盐河风光带建设、挖掘上下六塘河文化资源等,打造涟水特色的人文景点、历史文化景点、水工文化纪念馆或生态公园等。

三是紧抓保滩街道办交通区位、旅游区位、城市发展战略等综合红利,依托花卉种植基础,以花为媒、以花为美,整合花卉关联产业,延长相关产业链,丰富主题内容,充分释放产业自身的经济价值,并促进其与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

四是依托涟城街道办沿古淮河区域、南集镇特色农业产业基础,以田园综合体为平台,整合各农园农庄、农村合作社以及个体农户等相关主体,通过现代农业升级优化、休闲旅游开发、田园社区建设等,实现农业、农村综合开发,并以此为样本,积极探索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片区发展创新模式,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五是整合优化以花果湖文旅区为核心的石湖镇及其周边乡镇的果林种植产业,通过现代农业、科技农业导入,提高果林产业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联动周边有条件的村庄,开展集乡村接待、果林采摘、产业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并以文创理念,将农产品转化为文旅商品,最大化发挥产业综合效益,以此辐射带动周边乡村发展。

六是依托古淮河、盐河水利枢纽,在不影响水利工程的基础上,适当开展水利科普观光项目,文旅配套设施以及人性化设施等,营造主题旅游休闲氛围。

七是引入社会资本倾力打造六个特色片区:高沟千年酒乡文旅片、成集红色文化旅游片、陈师中医药养生文旅片、红窑云锦小镇旅游、保滩花乡小镇旅游片、唐集月塔人文旅游片。

高沟千年酒乡旅游片。主要为高沟镇及其周边地区,以“今世缘旅游区”4A级景区为依托,以深化酒文化、缘文化体验为导向,深度整合全镇的优势资源,由厂区向镇区拓展,再由镇区向全镇辐射,带动全镇休闲农业、乡村文旅发展,打造涟水千年酒乡文旅特色片区。

成集红色文化旅游片。以“苏北小延安”这一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为依托,深入挖掘涟水红色文化资源,加以活态利用,以“红色文化+绿色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导向,并将红色文化融入重点项目、商业业态、氛围营造及农家乐与精品民宿等的整体建设中,打造涟水红色文化特色体验片区。

陈师中医药养生旅游片。依托陈师街道正在规模化培植的中草药产业资源,结合中国传统“中医药”养生的导向,深化“健康产业”业态体系的构建,积极打造“健康小镇”,在此基础上,辐射带动并深度整合周边农业、乡村、产业资源,开发融入到康养产品体系,并引导周边中草药特色产业的发展。深度培育并构建涟水中医药养生旅游片区。

红窑云锦小镇旅游片。依托“中国云锦之乡、南京云锦供应基地”的知名度与产业支撑,强化云锦文化的挖掘与云锦文化产业的拓展,在此基础上打造“红窑云锦小镇”,培育核心吸引力,并整合联动周边现代农业产业园、金鸡坨农庄等特色乡村文旅产品,打造云锦小镇文旅的特色片区。

保滩花乡小镇旅游片。依托整个淮安市西游记文旅区的高起点打造,充分利用保滩街道的花卉产业、花木产业、特色林果与美丽乡村资源,结合“保滩花田小镇”的打造,与西游记文旅区错位发展花乡主题乡村旅游,打造保滩花卉小镇旅游特色片,融入整个西游记文旅区、古淮河生态旅游经济区乃至淮安城市旅游大格局。

唐集月塔人文旅游片。在注重文物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月塔、法济寺的历史渊源与底蕴,“拓址成园”,打造“月塔文化博览园”,并整合周边农业、乡村、产业资源,打造唐集月塔人文特色旅游片区,长远联动花果湖景区,组团发展,引导旅游产品、产业的集聚发展。

(作者:缪明   单位:涟水县历史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