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育人

视察调研

建言献策

建言献策
打造“百里画廊” 弘扬道家文化——关于老子山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3-03-27  来源:  字号:[ ]

老子是道家鼻祖、道教始祖,其传世名著《道德经》(又名《道德经》),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元典,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价值谱系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在淮安市全力打造“百里画廊”宏伟工程的当下,深度挖掘、大力弘扬形成于淮河流域的老子思想及道家文化,推进老子山生态文旅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深远意义。


一、老子与老子山之间的关系


春秋末期,王室衰微、天下动荡,五侯争霸的烽烟经久不散。时任周王室守藏史的老子,见周大势已去,遂弃官居沛(今徐州沛县一带),周游于民间,传学悟道、治病救人,并在老子山一带留下了历史的足印。

1.老子山与老子文化遗产。老子山位于淮安市洪泽区境内南部、淮河入洪泽湖水口位置,原名“芦蒲山”,是过去人们晾晒芦苇和蒲草的地方。后人感怀老子在此炼丹治瘟,遂改名“老子山”。因河畔一堵巨石,上有鼎脚之痕,四周石皆殷红,故老相传为老子炼丹台,故又称“丹山”。山下有一岩洞“仙人洞”,传说老子曾在此居住、修炼。老子骑青牛西去函谷关时,青牛振蹄在石上留下一深尺许的蹄印,蹄印无泉相通、常年积水,水清澈甘醇、不溢不涸,人皆奇称“青牛迹”。老子山镇拥有的丰富文化遗产,完整地串起了老子晚年居沛,经老子山向秦、西出函谷关的活动轨迹。

2.老子思想的精髓。老子认为,“咎莫惨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罪莫大于可欲”,天下无道、相互征伐的原因,是一些人贪得无厌,认为称霸天下的欲望可以实现并付诸于实践。老子进一步指出,“知”是“欲”的源起,这些人知道且追求物欲之“美”,并伪善地为百姓提供战服、武器、军功等诱饵,激发他们上战场博取功名、追求享受的欲望,使整个天下陷入了恶性循环。对此,老子倡导世人以“不欲”为“欲”,“绝巧弃利”“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既别追名逐利,内心也别有这些念头,形成了以“无为无以为”为内核的“道”“德”思想。《道德经》一经传开,便以其思想的深邃性和见解的犀利性名动天下。

从老子晚年活动轨迹和《道德经》内容来看,“水”量丰沛、傍河临湖的老子山一带,正是老子“道”“德”思想的重要形成地。


二、老子山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价值和现实意义


老子山镇地处大运河文化带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两大国家级战略交会处,与盱眙为邻,辐射南京经济圈和河南、安徽、苏北一带。镇区总面积300平方公里,三面环水,水域面积占96%以上;辖2个居委会、9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8720人。近年来,老子山镇加大生态文旅融合发展力度,取得了较好成效。

1.老子山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状。该镇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目标,注重地方文化的发掘、融入和引导,持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创新举办龟山民俗文化节、七夕焰火晚会等活动,不断丰富老子山旅游文化内涵,精心打造融道学文化、生态休闲、温泉养生于一体的文旅体验,并加大电商产业链发展力度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镇、全国美丽宜居示范小镇、国家级生态镇、江苏省党员冬训示范乡镇、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江苏省景观旅游名镇、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江苏省水美乡镇、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特色小镇、长三角最具魅力旅游度假康养目的地等称号,为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老子山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价值。《道德经》对中华文明价值谱系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巨大——写下过“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等名句的千古贤臣诸葛亮,提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理念;自称老子后裔,开创出大唐盛世万千气象的李世民;龙场悟“道”后坚持“存天理、灭私欲”,百战百善的儒释道合一集大成者王阳明等人,无不有着深厚的“道”“德”底蕴和躬耕实践。

3.老子山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我们在参与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联合课题《淮安市年轻干部违纪违法现象研究》中,在牵头清江浦区港口社区“海润枫景”小区探索打造以“海纳百川,润泽生民”为主题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品牌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深刻认识到了用“道”“德”文化助力社会“源头治理”等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文化”的角度看,近年来,受资本逐利、商业包装、文化侵蚀等的不良影响,许多人世界观、价值观扭曲变形,唯利是图、尔虞我诈、“月光”“啃老”“内卷”“躺平”等现象较为严重,迫切需要以文化人、道德拯救。从“政治”的角度看,虽然党中央不断把全面从严治党推向深入,但近年来,公职人员腐败案件仍然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迫切需要以强有力的措施推进廉政教育、素质教育、道德教育,净化“政治生态”。从“治理”的角度看,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复杂多元、欲望越来越膨胀蔓延,引发了大量尖锐而深刻的社会问题,影响了党的执政根基,迫切需要植入“两不相伤,故德(得)交归焉”的“道”“德”元素,坚定不移推进“以德治国”。从“康养”的角度看,不健康的饮食、心态、行为交互叠加,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指数,各种各样的疾病和“富贵病”多发,迫切需要弘扬“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养身先养心”“医者仁心”等理念和优良传统,推进全方位、立体式的现代化康养。

我们认为:文旅产业要想持续发展、蓬勃发展,需要具备不可复制的唯一性,独具一格的引领性和冲击力,或具有突破地域限制的普世价值。和老子山密切相关的老子文化,无疑是淮安市可遇而不可求的“超能”资源,具有巨大的开发前景和潜力——以涵养干净为人的心境为特色,精心打造老子文化研究教育基地、现代化康养基地等,掀起老子山生态文旅热潮,有助于淮安市从“养生之态”的角度丰富“绿色高地”内涵、跃升“绿色高地”层级,更具象征意义地建好周恩来家乡,乃至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三、推进老子山生态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我们本着系统对接老子山现有条件、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等“高速高效”原则,以项目引进、落地、见效为主要目标,对推进老子山镇生态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以下九条建议:

1. 修一条长4000米的“朝圣之路”(即进山之路)。在老子山镇区外择地建停车场,避免扩建投入、交通拥堵。在停车场到镇区老子文化主题场馆之间,取《道德经》81章之数,用古色古香、遮风挡雨的连廊形式,打造一条长4000米的“朝圣之路”。道路两侧每隔100米用木雕展示一章帛书《道德经》内容,每隔1000米建一个供徒步游客歇脚、购物的亭子,并在道路及两侧嵌入夜光石、绿植、座椅等,鼓励游客以健康的徒步形式,读着《道德经》前往老子山朝拜老子。沿途可增设一些内置特殊程序的机器人,和游客就《道德经》内容、老子山情况及相关服务进行沟通对接,消解长途疲劳。

2. 建一座凸显“水”“浴”特色的主题山门。在老子山镇入口位置,建一座仿古山门,分别悬挂刻有上联“观水老子山”、下联“悟道洪泽湖”、横批“上善若水”内容的牌匾,凸显老子山文旅特色。在山门内、主题场馆前,建老子主题广场,塑老子立体雕像,供人瞻仰、礼敬、留影。

3. 拍一部视角独特冲击力强的裸眼5D电影。以阐释老子山地形地貌和“水”“浴”等老子思想之间的关系为主,以先进的全息影像技术,拍摄一部60分钟左右的裸眼5D科教影片,模块化重组、立体化展示帛书《道德经》主要内容;配套建设一次性可容纳千人左右的展播大厅、服务设施,加大老子文化对外宣传力度,并把影视作品系统开发为文旅产品。

4. 建一个展示中华文明价值谱系的主题展厅。积极响应“文化自信”等党中央决策部署,以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讲话、用典打头,贯穿中国历史、百年党史,系统展示“道”“德”文化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明价值谱系及建党思想的影响,将其打造成全国宣传“道”“德”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顶级展厅。定期开展关于《道德经》内容的书画作品创作、手抄《道德经》等活动,展出优秀作品,并将其开发成文旅产品。

5. 建一所主要面向党员干部的“道德国学院”。以周恩来对老子思想的推崇为切入点、连接点,建一所一次性可容纳10个班次、500人左右的“道德国学院”,前接“德园”警示教育基地,中用老子思想、优秀传统文化向党员干部深度剖析贪欲之害,后接周恩来纪念场馆和恩来干部学院,形成独具淮安特色的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链,净化党员干部思想,增强他们对欲望的辨识、防范和抵抗力。对接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社科院等高端学府和机构专家学者、培训资源,强化战略合作,着力将“道德国学院”打造成可承接中央部委办局高层次培训班、国家级相关重点研究课题的一流教育、研学基地,助力淮安市打造历史文化名城。

6. 兴一个有“道”“德”文化底蕴的康养产业。弘扬“养生先养心”等康养理念,结合当地芡实、莲子、湖鲜、白果、温泉等作物和产业,研发、推出以健康饮食为主、融合“治大国若烹小鲜”等文化元素的特色套餐。采取游客进出老子山体检数据前后对比,定向推荐套餐,温泉疗养,感悟“水善利万物而有静”等方式,让游客体验“身心同养”的玄妙和实效。指定食材、药材供应品类和标准,加大监管、宣传、销售力度,拉动周边生态农业、乡村振兴。

7. 开一条穿越大湖的“观水悟道”水上旅游线路。配合淮安市正在打造的大运河“百里画廊”项目。短期规划,以老子山现有码头为起点,以洪泽湖大堤古堰景区为终点,开通一条约2小时的水上旅游线路,让游客坐船看着视频、听着讲解穿越淮河与洪泽湖,观水悟道,亲身体验水、大湖、江海和老子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吃透“道”的精髓。远景规划,旅游线路向西可溯淮河而上,延伸至盱眙、安徽、河南,至桐柏山区淮源之地;向东可汇入大运河“百里画廊”,经二河、五河口、里运河、京杭运河至淮安船闸,进而顺着里运河继续南下至扬州、入长江,或沿淮海入海水道东至盐城入海处,增强“观水悟道”水上旅游线路的影响力、传播力和对老子山文旅产业的拉动力。

8. 建一个以老子文化为核心的城市联盟。沿着老子出生地(河南鹿邑)、晚年居住地(江苏徐州)、晚年活动地(老子山、淮河流域一带、函谷关)、老子终老地(陕西周至县),邀请央视、省电视台、人民网等高端媒体参加,开展一次“寻踪老子、道行天下”学术及文旅交流活动,用新的文本、新的视角,大力宣传形成于老子山的老子文化和中华文明,以城市联盟的形式加强城际合作,进一步提升道德文化、老子山文旅产业的向心力和影响力。

9. 每年举办一场国际性的老子学术文化研讨活动。于每年祭祀太上老君的农历二月十五,在老子山镇组织开展一次纪念老子、感恩老子、诵读《道德经》活动。每年确定一个相关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国内外投资开发商前来,举办一场国际性的老子学术文化研讨活动,加大老子文化的系统研究、深度开发、综合转化力度,以及老子山镇文旅产业滚动发展力度,把老子山镇打造成招才引智、招商引资的生态文旅融合发展高地,撬动老子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走向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四、结语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将以推进九条建议路径落地落实为己任,一是继续对接有关投资方,做好前期相关服务工作,力争其投资老子山镇生态文旅综合开发,并“扩容”引进新西兰具有国际水准、投资意向的养老机构。二是继续对接“质子治疗癌症和心脑血管疾病”国内尖端技术团队和面向大众、有管理规范的慈善基金“惠普”医疗产业,不断提升老子山镇康养产业的层级和影响力。三是跟踪联系中国老子文化研究基金会,加入联盟版图;继续加强与“七夕·国际夫妻文化节”(国外主要为罗马)发起方西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交流合作,加入陆(长安)海(泉州)丝绸之路起点战略合作联盟并发挥重要影响;继续对接“母亲文化大学工程”发起方西安市社科院历史文化研究所,加入“母亲文化大学工程”城市联盟并发挥重要影响,共促夫妻恩爱、共助家庭和谐,在淮安唱响“家和万事兴、国安享太平”之歌,助力老子山迈出国门、走向国际。


(王力飞  王会梅  刘志平  夏  冬  裴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