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5-19 来源:
诗当为国吟,酒酣斩楼兰。在现代中国革命史上有一段光辉历史足以让江苏名酒引以为豪,那是为将士走上前线英勇杀敌的壮行酒,那是冲破封锁线与敌占区交换物资的经济酒,那是缺医少药的恶劣环境下给伤病员疗伤的救命酒。有了它,我们的战士才能打破敌伪经济封锁,才能坚持抗战到底,从而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的红色酒业故事。淮安的高沟酒就是其中之一。
高沟,是江苏名酒“今世缘”的故乡。明代以前,高沟还处在项硕湖之中,后因黄河夺淮入海,才逐渐由海涂泽国变成巨野平川。洪武三年(1370)的某一天,从苏州来了一位姓高的人家在此拓荒,才有了袅袅炊烟和“高家沟”之谓。
到了清代中叶,这里人烟逐渐稠密,已有8家酿酒槽坊,始设高沟镇,归沭阳县管辖。晚清沭阳籍著名女剧作家、诗人、画家刘古香曾为高沟天泉槽坊题了一副楹联:“天既有星,槽滴珍珠红艳;泉还名郡,坊开琥珀香浓。”1915年,高沟裕源槽坊所产的曲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红日》作者吴强就出生在高沟,并在槽坊当过学徒,1938年参加了新四军。
高沟天泉槽坊
就在吴强参加新四军这一年,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高度关注广大的包括苏北在内的华中地区,要求新四军渡江北上,八路军分兵南下支援新四军。到了 1940年1月,八路军总部指示黄克诚以344旅和冀鲁豫支队等部队组成八路军第2纵队,准备随时南下增援新四军,开辟新的根据地。4月,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又进一步指示:我八路军有抽调足够力量南下华中增援新四军,打退反动派进攻,消灭投降反共势力,建立新的伟大抗日根据地之任务。此根据地以淮河以北、淮南铁路以东、长江以北、渤海以西为范围。兵力总数共须4万至5万人,方能完成此紧急伟大任务。
黄克诚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克诚率领1万多人,由太行山根据地出发,冲破敌人重重封锁,到达皖东北的新兴集与彭雪枫部会师。是年8月,黄克诚派出的八路军东进第一支队在司令员彭明治、政治委员朱涤新的率领下进驻高沟,从此高沟酒与八路军、新四军结下不解之缘。
9月8日,第一支队奉命南下增援陈毅、粟裕部队,到达盐河西岸,准备翌日东渡盐河,但因日军进犯高沟杨口,不得已又火速返回,在高沟杨口与进犯之日伪军展开激战,保卫战进行到9月17日才取得胜利,歼灭日伪军110余人,狠狠打击了日伪军的锐气,八路军军威大振,人民群众备受鼓舞,献上高沟酒和高沟捆蹄等下酒菜迎接凯旋的子弟兵。
10月10日,休整后的第一支队继续南下,在盐城东台的白驹镇与新四军北上先头部队胜利会师,完成了打通华北华中联系的通道和打开苏北抗战局面的任务,粉碎了国民党妄图把我军阻隔在黄河以北的阴谋。多年后,黄克诚在回忆录里深情地回忆道:“会见时候,陈毅同志特地从位于海安的司令部乘汽船沿串场河北上,到盐城慰问南下的八路军指战员,我从东沟赶到盐城。这是我与陈毅同志分手八年之后的首次重逢,相见之下分外亲热。”陈毅与众多老战友们久别重逢,即兴赋诗:
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
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1941年冬视察淮北根据地期间合影(左起:彭雪枫、陈毅、张云逸)
这次会师,少不了用高沟酒助兴。陈毅作诗为证:
美酒香飘云天外,南征北战壮我行。
我军痛饮高沟酒,定叫中华属人民。
1942年,高沟复入敌手。1944年,在新四军三师师长黄克诚(皖南事变后八路军南下主力改为新四军三师)、淮海军分区四支队支队长钟伟的指挥下,发起了旨在重新占领高沟和杨口两个大集镇的“高杨战役”。经过 16天浴血奋战,歼敌 2500余人,拔掉两颗大钉子,打通了淮海与盐阜两个根据地的交通线。
今日“今世缘”厂区
高杨战役胜利后,新四军三师积极推进大生产运动,驻守在高沟镇的涟水县委,筹集了500元党费,兴办了金庄槽坊,当年生产白酒40吨,成为重要的贸易物资,这也是后来的高沟大曲、今世缘酒业的重要源头。
(作 者:申斯春、杜宝吉,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