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湖心寺:新四军后方医院的故事
时间:2025-10-27  来源:  字号:[ ]

江苏淮安的湖心寺,在2025年10月11日再次引人注目。新四军将士的后代来到这里,即今天的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为华中军区第一后方医院、苏北国际和平医院纪念碑揭幕。

校长施玉明(左一)欢迎黄煦(中)等新四军将士后代

唐代末期,在楚州,即现在的淮安市淮安区城西管家湖中,建起了一座寺庙。谁主建的已无据可考,因寺在湖中,称为湖心寺。明代,楚州叫了淮安府,隆庆年间的知府叫陈文烛,他在湖心寺中建了一个招隐亭。到了明万历十八年(1590),主持已是达观大师。因原寺毁坏严重,大师便八方化缘,将原来的草庙重建成瓦殿,还为如来佛打造了丈六的金身和千叶的莲花座。后任郎目禅师更是修建不辍,致湖心寺佛事十分兴盛。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皇帝第次下江南,来到淮安府,为湖心寺敕赐寺名为 “佑济寺”。同治年间,普祥禅师接任方丈,又对寺院进行大规模修葺增造。这时,全寺以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椒堂、大厅、方丈楼为中轴线,共有大小房屋130余间。

现湖心寺公园

1939年,日军占领了淮安。这时湖心寺的住持是楞定,方丈是曼陀。这两个出家人见日军一时势大,竟投靠日军,既欺压百姓,又为日军提供情报,为百姓所不齿。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新四军华中军区(含卫生部)在淮安城成立。1945年11月底,华中军区卫生部着手在淮安河下古镇的湖心寺组建华中军区第一后方医院。医院由苏浙军区卫生部野战医院、后方医院苏浙军区一分区卫生部组建,院长为陈海峰,由新四军有关师的医疗所组成,7个医疗队,医院收任务定为1500名重伤病员。

华中军区卫生部在与楞定和曼陀协商进驻事宜时,发现了他俩寺中的密室和间谍设备与工具,两个不法僧人受到了惩处。

1946 年初,宋庆龄派代表严斐德到湖心寺考察,决定按照其他国际和平医院的援建标准,对华中军区第一后方医院进行医疗器械和药物等方面的捐助,并将其更名为苏北国际和平医院。1946年8月13 日,苏北国际和平医院正式挂牌,华中军区卫生部部长齐仲桓兼任院长,副部长李振湘兼任副院长,总医师为陈海峰。

1946年9月22日,国民党军攻占淮安,苏北国际和平医院的伤员由陈海峰率领撤出,先后转移至苏家嘴、沭阳的塘沟、周集。1947年9月,因国民党军继续进犯,医院转移至山东日照、胶南地区,10月扩建为华东军区第一总医院,后又与华东军区第三后方医院合并,仍称华东军区第一总医院,扩建为六个分院,全院医护人员达5000多人。至1950年时,以原军区直属一、二医院为骨干,抽调军区直属医疗室、华中野战五院人员,在扬州何园组建成中国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医院。1951年9月3日,医院迁到淮安湖心寺,1952年7月8日移交给苏北康复医院管理委员会,归属地方建制。1953 年 2 月,易名为江苏省第十康复医院,1955 年更名为江苏省第七康复医院,1956 年 3 月更名为江苏省第二干部疗养院。1958年搬迁到现淮安市淮阴区王家营镇,12月26日更名为淮阴医学专科学校附属医院,1962 年更名为淮阴专区人民医院,1972 年 2 月更名为淮阴地区人民医院,1983 年更名为淮阴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年2月淮阴市改名淮安市,医院遂更名为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学校还保留着医院的用房

湖心寺,作为寺庙,现已不存在。在它的位置上,已建有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

该校也是一所历史比清华大学久远的学校。该校的前身是1901年清代淮扬兵备道沈瑜庆奏请设置的“江北农事试验场”。1908年更名为“江北农工学堂”,由知府兼任监督,校址位于古黄河南岸、清江浦八面佛北圩门外的桑园处,大致在今淮阴师范学院老校区附近。1909年,更名为 “江北农林学堂”,1910年停办。1912年,江北农林学堂由中华民国政府接管,1913年改名为“江苏省立第三农业学校”,校址迁至现在淮安市体育馆所在地。1927年10月,学校改称 “第四中山大学区立淮阴农业学校”,1929年10月定名为 “江苏省立淮阴农业学校”。1937年 ,“七七事变”爆发,学校解体,校舍设备毁于战火。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秋,遵照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的指示,在清江北郊重建“苏北淮阴农业技术学校”。1953 年,苏南、苏北行政公署合并建省,学校更名为 “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为江苏省淮阴农业专科学校,学校又迁到淮安县西郊湖心寺,即现在的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校址,地址为淮安市淮安区湖心寺路18号。1962年6月专科学校停办,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予以保留。1975年7月,学校改名为 “淮阴地区五・七农业大学”,1979年7月恢复为“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2000年学校开始举办五年制高职教育,2003年11月,建立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淮安生物工程分院校牌,经淮安市政府批准保留江苏省淮阴农业学校牌子。目前,学校占地521.7亩,在校生5180人,先后获得国家与省级荣誉20多项。2024年9月27日,学校被党中央和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目前,校园里建有湖心寺公园,还保存着苏北军区医院的老房子,让校园的秋色里有了几抹红韵。校园里的木芙蓉正在盛开,见证由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和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共同组织的这次揭幕盛典。

新四军三师师长、开国大将黄克诚之子黄煦新四军三师八旅政委、开国中将李雪三之子李永平陈建十、朱鸿之子朱宏佑新四军三师十旅兼淮海军分区参谋长张克辛之子张矛等,与施玉明校长,共同为“华中军区第一后方医院苏北国际和平医院纪念碑”揭幕。

 参加揭幕仪式的还有:黄煦先生夫人张小娴,李永平先生夫人齐心智,新四军第三师十旅二十九团团长王凤余之子王大齐,新四军三师十旅三十团政委晁福祥之子晁振广,江苏省新四军研究会三师分会常务副会长、新四军第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三营教导员郑翼云之子郑兵,新四军将士后代张继军、程都岭及夫人等,新四军三师将士后代、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杨小平,副会长孙洪斌新四军四师将士后代、淮安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卫华,江苏省淮安区大胡庄八十二烈士陵园馆长胡卫华等。

(作者:王卫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