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血战黄炮楼
时间:2025-09-01  来源:  字号:[ ]

黄炮楼在涟水城北(今属涟水经济开发区凌庄村境内),盐河北岸的一个村子里,离涟水县城15华里,是地主黄元德家的三层土炮楼。高10米,黄土筑墙,坚如磐石。炮楼顶层有个大露台,四角有四个土垛,可以隐身。站在露台上,鸟瞰四周,方圆数里,尽收眼底。炮楼底层有暗门,和围墙内各幢平房相通。炮楼两边有环形房屋,自然组成东西两院,当时的盐河乡人民政府就设在这里。林福生的游击小分队也常在这里停留住宿,村上的老百姓,把这里看作是最保险、最安全的地方,太阳还没有落山,就早早关门上锁,来到这里藏身避难。

1941年4月12日这一天,日寇包围了黄炮楼。汉奸张汉五知道了林福生的游击小分队住在这里,派手下朱二麻子去涟水城谎报黄炮楼住上了新四军主力部队。涟水城日军头目金本听了,即从淮阴调来100多名鬼子,配合城里300多名日伪军计400多人,于深夜悄悄地把黄炮楼包围起来。天色微明,队员朱发坤去露台上小解,隐约发现薄雾中有很多人影在晃动,他急忙向林福生报告。林福生来到露台上一望,炮楼四周都已布满了敌人,要想突围已经不可能了,他立即组织召开全体队员会议,果断提出准备战斗,坚守待援。但他们只有13个人,13条土造步枪,400多发子弹,8颗手榴弹,加上他和班长朱发标还各有一支短枪。武器残破,子弹奇缺,能坚守得住吗?他把目光移到大家身上,征询大家的意见。

朱发标说:“这还用讨论?肯定坚守待援。大伙都是打猎出身,难道打鬼子不比打野兔子、野鸡顺手吗?”大家伙也都表示,唯有坚守,才有出路。于是林福生要求大家必须奋勇作战,英勇杀敌,坚守阵地。围墙是唯一的一道防线,千万不能让敌人突破。会上还进行了分工:由乡财粮委员带领100多名群众到炮楼里边隐蔽;他自己带领4个队员守东院;朱发标带领5个队员守西院;何景林和朱寿山在炮楼顶层监视敌人。早晨,一片宁静。炮楼里鸦雀无声。100多名群众屏住呼吸,连怀中的婴儿也没有哭喊一声。只有13名队员26只眼睛在严密地注视着敌人。天亮了,敌人对准炮楼试探性地射来一串机关枪。炮楼里没有一点反应,敌人不知道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于是发起攻击。几十个伪军向前跑了几步,伏下。又跑了几步,又伏下。炮楼里还是没有反应。敌人胆子大了,直起腰向炮楼跟前冲来。当敌人进入小分队的射程之内时,林福生大喝一声:“打!”一阵排枪,十几名伪军应声倒下,余下的仓皇后逃,缩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了。敌人第一次攻击被打退,紧接着又发起第二次攻击。伪军中夹着穿皮靴、戴钢盔的小鬼子。林福生要大家不忙开枪,等小鬼子靠近了再打。敌人一步一步又进入射程之地了,他这才命令道:“对准小鬼子,狠狠地打!”攻上来的小鬼子一个个像醉汉似的倒了下去,几个伪军为抢两个小鬼子的尸体,又送了三条狗命。林福生原以为敌人两次攻击失败,肯定会有短暂的停歇。可是,敌人连续发起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攻击,火力一次比一次猛烈。一时间阵地上硝烟滚滚,黄炮楼完全被淹没在浓浓的烟雾之中。坚守在西院的朱发标负伤了,群众把他抬到炮楼里,经过简单包扎,他又回到了阵地上。

中午,王观涛的区大队40多人匆匆赶来援救,他们猛冲猛打,一直冲到炮楼围墙跟前,高喊:楼内战士,赶快突围。可是,话音未落,刚杀开的一条血路,又很快被敌人堵上,不得不退了出来。战斗全天未停,数百名敌人以猛烈的火力,发起无数次攻击,黄炮楼依然巍峨耸立。敌人又从淮阴调来200多名援兵和大批弹药、火油硫磺弹,同时调整部署,攻击重点放在东西两院。四挺机枪,数百支步枪和榴弹,对准东西两院。一股敌人冲到了东院围墙脚下,围墙被挖开笆斗大的一个洞口,开始向里面投掷火油硫磺弹,院内烟雾腾腾,眼看茅屋草舍顷刻之间就有可能着火。这时,西院情况也万分危急,黄炮楼到了陷落前的最后时刻。林福生容不得多想,也来不及和大家商量,果断决定把神枪手何景林留下守住洞口。

其余人全部撤到炮楼里去召开以党员为核心的紧急会议,决定组织群众冒死突围。何景林持枪迅速冲出火海,跟在后面的群众和队员们也拼死地往外冲。此时,副队长朱寿山听到二楼传来小孩的哭喊声,忙冲到楼上抱出小孩,当他刚冲出门外迎头碰到了两名日军,敌人误把他当成为他们卖力的民夫,叫他快快走开,这样在一片混乱之中,朱寿山领着三个小孩趁机穿过重围,侥幸地脱离了险境。在突围中,神枪手何景林因枪卡壳不幸牺牲,班长朱发坤牺牲后还端着枪靠墙站立着,枪口对准着楼梯口。

黄炮楼被攻破后,小鬼子根本不相信他们攻打一天一夜使他们伤亡惨重的对手就是只有残破武器的13个民兵。日军头目金本恼羞成怒,当即烧毁了黄炮楼周围的100多间民房,把突围的民兵和群众全部包围起来。强令交出八路来,金本指着多次斥骂鬼子的少年朱小虎说:“你的八路的小鬼,快快站出来。”敌人要他跪下,朱小虎坚决不跪。伪军要他承认是八路,他双眉直竖高声回答说:“爹就是八路,绝不像你们当汉奸。”在黄炮楼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放猪娃朱小虎非常勇敢带着几个孩子用黄炮楼上的土大炮向敌人开了三炮,将东北角的敌人机枪打哑了。金本见到朱小虎坚决不投降,气得脸色铁青,一刀劈下,年仅16岁的朱小虎英勇牺牲。小鬼子还当场杀害汤进采、朱发桥、徐井生三名队员,其余的队员和群众20余人被日军押到涟水城。18日下午,杜春生、朱发仁、刘希唐、朱发标等自卫队员和13名群众在涟水城北门外被杀害,队长林福生、队员朱发龙和三名群众被押到淮阴杀害。

黄炮楼战斗,狠狠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使日军付出了伤亡80多人的沉重代价,体现了涟水人民抵御外侮的不屈斗志和民族精神,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2015年,为缅怀先烈、传承革命精神,涟水县政府在黄炮楼战斗遗址旁竖立纪念碑,镌刻战斗史实与烈士名录,让这段浴血奋战的历史永远为后人铭记,让先烈们的浩然正气代代相传。

(文章来源:“涟水政协”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