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车桥战役中的国际主义光芒:日籍新四军战士松野觉
时间:2025-09-01  来源:  字号:[ ]

原新四军第一师政治部敌工部长的陈超寰珍藏着一张一寸照片。照片上是一位瘦长脸的青年——紧抿的嘴唇毫无笑意,凝视前方的眼睛透着严峻……让人感受到这位青年性格中坚强甚至倔强的一面。他就是日籍新四军战士、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苏中支部宣传委员松野觉。松野觉从一名侵华日军士兵成长为坚定的国际主义战士,最终在车桥战役中英勇牺牲,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其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日籍新四军战士松野觉

抬来的日军俘虏兵

1941年12月8日晚,松野觉所在的日军部队及苏中伪军施亚夫部出来“扫荡”,在双灰山遭到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的迎头痛击,伪军被打得四处逃散,日军也被打得七零八落。日军羽田分队长负了重伤,松野觉不愿自顾逃生,先扶后背着羽田躲进一间牛屋。

翌日,天刚亮,为避开敌人大队前来报复,新四军一师三旅八团迅速转移,留下四连断后……四连准备拆掉大河上一座木桥后撤离。这时,一个老乡匆匆来报:有两个敌人躲在庄子里的一间牛屋里。事不宜迟,四连指导员倪伟当即派三排排长带几个战士去抓活的。

牛屋里很黑,松野觉和日军羽田分队长躲在看牛人的帐子里。三排长先朝床下打一枪,喊话:“铁保施退洛(缴枪)!”里面没动静,又朝帐顶上打了一枪……松野觉突然掀开蚊帐背着羽田往外冲出来,被通讯员抢上前去一把抱住他们,三个人都倒在地上滚成一团,几个战士上前七手八脚,好不容易才把日军分队长与松野觉擘开来。

被通讯员紧紧抱住的松野觉不甘心束手就擒,他趁其他战士忙着找门板抬负伤的日军分队长时,朝通讯员手上狠狠地咬了一口。通讯员感到一阵剧痛,手一松,松野觉拔腿就跑,却又被通讯员忍着疼痛飞身将其拉住后又扭成一团……另一名战士闻声赶来,与通讯员一边一个架着松野觉半拖半抬着走。经过一条小河的木桥时,松野觉猛地朝下一缩身欲往河里滚,被有防备的战士拼命使劲拉住……远处传来敌人的枪声,他干脆躺在地上不肯走,且脚踢手抓,还差点拉响一个战士身上的手榴弹。情况紧急,四连指导员倪伟果断决定,将松野觉用绷带绑在门板上抬到八团团部。

觉醒的青年松野觉

当时24岁的松野觉是从广岛海军兵工厂出来的日本兵,虽是工人出身,但受军国主义毒害较深。被俘后,他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沉默寡言,寝食不安,不是想死就是想逃。三旅敌工科科长程叶文与其有过三次“交锋”(做思想工作),在日本留过学的政治教员宋之光跟他耐心地讲道理。

陶勇司令员还招待了松野觉。松野觉是三旅抓住的第一个日本兵,陶勇非常高兴,特地叫人炒了一大碗日本人喜欢吃的鸡蛋来招待松野觉。松野觉听说司令员要同他一起吃饭,联想他所在日军中等级森严的制度,根本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拘束、机械、严肃地坐在桌旁。陶勇和蔼地叫他吃鸡蛋,问他有什么要求,向他讲共产党新四军的俘虏政策……这次会见深深触动了松野觉。

车桥战役纪念碑

1942年的春天,松野觉从三旅来到师部。一天,松野觉与几位比他早两三年解放过来的日本人(已是新四军战士),就日本军队是不是“鬼子”进行了争论。他认为不应该把日本军队称为“鬼子”,新四军解放的第一个日本兵佃田用自己与新四军战士拼刺刀而负重伤,但被新四军救了命的切身经历,以及日本军队的种种恶行来说服松野觉。这件事使松野觉对“日本鬼子”这种称呼有了初步认识。在敌工部,松野觉亲眼看到三旅俘虏的一个叫山本的日本士兵患有传染性很强的“日本痢”,却受到会说日语的敌工科科长程叶文的悉心照料,很受感动。由于新四军缺医少药,只有送他回日军那里医治。但不久后,从掘港附近一次战斗中被俘的日本兵口中知道,山本回去后不但没有得到救治,反而被关在一个炮楼里,被架起的柴火活活烧死。山本的死激怒了松野觉,他愤恨地说:“日本军队不是人,是鬼子!”

英勇的新四军战士

看清楚日本帝国主义实质的松野觉,爱看师部仅有的两本日文小说《蟹工船》和《没有太阳的街》。想到自己过去在工厂的经历,他痛恨这场战争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苦难,也给日本人民带去苦难;他怀念在广岛受苦的家人,希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他开始变得开朗活泼了。

新四军为照顾日本同志,每人每月发给相当于四五斤猪肉价格的补助费,叫作肉贴。一天,才发了津贴,松野觉找到敌工部陈部长,态度很坚决地退还了他的肉贴,并要求正式参加新四军。

七团办《战斗报》的赵坚不会写日本字,经常忙不过来,松野觉主动到七团去帮忙,并学会了刻钢板、油印的技术。每次传单印好后,松野觉总爱哼着日本小调,拿着印好的传单欣赏良久,动情地说:“传单啊传单,你是真理的信使……”

1942年的一天,松野觉花了几天时间埋头写好自传,向敌工部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要求(由于国籍原因未成)。1943年的秋季的一天,松野觉等7名日本同志面向黄海,遥对日本故乡,举手庄严宣誓加入日本共产主义组织——日本人民共产主义者同盟。

车桥战役油画

为配合新四军对敌开展军事斗争,松野觉等日本同志经常活跃在火线上展开战地政治攻势。松野觉拎着喇叭筒,背着他亲手做的射传单用的弓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动员日军放下武器。1944年3月5日凌晨发起的车桥战役中,松野觉在小碉堡里对30米外的大碉堡里日军喊话无果,干脆拿起武器参加战斗,并毙敌两人。不幸的是,松野觉被对面飞来的一颗子弹击中头部,一声没响地倒下了,为反对日本法西斯主义流尽了最后的一滴血。

在车桥战役中,新四军有53名官兵英勇牺牲,其中一人就是日本人反战同盟苏中支部的宣传委员松野觉。松野觉为反法西斯战争英勇牺牲的噩耗传出后,闻者无不感到痛惜。为宣传和纪念他,《苏中报》发表了数篇文章,日文报纸《新时代》编发了增刊,车桥战役纪念碑也镌刻了他的名字。

(作者:郭应昭,文章来源:“方志淮安”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