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星火耀淮
时间:2024-07-03  来源:  字号:[ ]

在江淮地区,淮安大地上的中共党组织建立的时间在徐州、如泰之后,而当地农民武装暴动却打响了苏北革命的第一枪。淮安早期的中共党组织犹如星星之火照耀着这片土地。

●准备

1924年7月,共产党员杨继昌回到家乡淮安,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宣传三民主义、《共产党宣言》和共产党纲领与奋斗目标,介绍陈治平、厉石卿、赵心权等青年知识分子报考黄埔军校。

1924年12月初,陈治平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年底,陈治平因病回淮,组织宣传反对军阀、反对土豪劣绅,动员赵心权、厉石卿等加入国民党左派组织。1926年6月,因感到自己革命斗争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不足,为实现远大的革命理想和抱负,陈治平再次到黄埔军校学习。学习期间,陈治平参加了毛泽东主办的第六期农民运动学习班,认识了国民党江苏省党部组织部部长、共产党员侯绍裘。在侯绍裘的介绍下,陈治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5月,为做好迎接和响应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准备,杨继昌、陈治平以涟水普安集小学老师的身份开展革命宣传活动,积极吸纳国民党左派,发展国民党员,改组国民党县区党部;组织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抗债斗争,举行反对征收二角亩捐的集会和游行示威;成立“反动分子和土豪劣绅审判委员会”和审判法庭,专门审理农民控告地主和土豪劣绅的案子。不久,淮安的地主和土豪劣绅联合状告杨继昌,国民党江苏省党部以“恶化”“通共”等罪名将杨继昌撤职查办,陈治平亦被迫停止活动。

1927年6月至7月间,退到两淮的北洋军阀孙传芳部反攻,陈治平与国民党淮安县党部人员,随北伐部队到了南京。8月间,陈治平在南京先后偶遇赵心权、厉石卿,便试探性地征询他们对革命的态度、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得到他们肯定的答复后,陈治平介绍赵心权、厉石卿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为后来建立中共淮安特支奠定了组织基础。

●诞生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八七会议决定: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武装暴动。中共江苏省委制订的《农民运动工作计划》(第一次),根据淮阴地区政治、经济社会矛盾的激化情况和农民的斗争精神,派遣陈治平等分赴淮安、淮阴、宿迁3县,组织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并秘密建立党的组织。

1927年9月中旬,陈治平与赵心权、厉石卿三人回到淮安,在淮安横沟寺成立中共淮安特别支部,陈治平任书记,赵心权、厉石卿任特支委员。中共淮安特支是两淮地区的第一个中共党组织,直属中共江苏省委领导,活动范围包括淮安、淮阴、涟水、泗阳等县。中共淮安特支成立后,积极宣传党的主张,揭露地主、土豪劣绅压迫剥削农民的罪行,启发农民的阶级觉悟,鼓动农民成立农民协会,开展抗租、抗债、抗捐斗争,组织农民武装,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共产党员。到12月中旬,中共淮安特支发展党员90多人,并在淮阴、涟水、泗阳相继建立中共党组织。

中共淮安特支的活动,引起中共江苏省委的高度关注。1927年11月初,中共江苏省委派遣何孟雄、黎明、汤汝贤到淮阴地区组织指挥以淮安为中心的淮阴各县农民暴动。12月18日,何孟雄在淮安横沟寺召开淮安党组织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共江苏省委的精神和要求,宣布成立中共淮阴特委,何孟雄兼任特委书记,陈治平、厉石卿任特委委员。12月下旬,何孟雄在横沟寺召开淮安党的负责人会议,传达中共江苏省委关于成立中共淮安县委和组织淮安北乡农民暴动的指示。12月28日,中共淮安县委在横沟寺宣布成立,陈治平任书记,赵心权、黎明、谷大涛分别任组织、宣传、军事部长。同时,中共淮安县委决定将“淮安御匪联庄会”改名为“淮安农民自卫军”,成立“淮安县苏维埃政府”。

中共淮安县委成立后,把农民运动的重心全部转移到农民武装暴动上来。编印刊物,宣传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目的,鼓动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暴动;加强对联防自卫队的领导,充实党的骨干分子,并进行短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深入到基层发展党的组织,动员党员和群众献枪,向地主、富农、豪绅借枪。到1928年2月,全县共建立党支部60个左右,有党员1000多人,其中淮安北乡建有40多个党支部,有党员800多人。

●革命

1927年12月中旬会议后,党的组织在淮安以暴动为中心,开展暴动准备工作。12月23日,中共淮安县委按照何孟雄的要求,在钦工镇北圩门外举行万人抗捐誓师大会,对农民武装暴动进行一次预演。陈治平当众撕毁国民党党旗,高举起镰刀斧头红旗,号召广大民众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一起进行抗捐、抗债、抗租斗争。大会把淮安北乡农民运动进一步推向高潮。

万人抗捐誓师大会后,国民党淮安县政府决定对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进行镇压。1928年2月9日晚,中共淮安县委从内线获悉国民党县政府密谋镇压的消息后,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提前实施暴动。会上,成立淮安县农民暴动总指挥部,统一指挥暴动行动。11日,暴动开始,1000多名参加者集结在横沟寺。在誓师大会上,陈治平公布总指挥部成员名单,宣布淮安县苏维埃政府成立。谷大涛分发红袖标,传出暴动口令“开始暴动”,并带领大家进行暴动宣誓。暴动队伍烧毁了地主的地契、租约、借据等,收缴了100多支枪,逮捕了恶霸地主陈步营,枪毙了北乡大劣绅、团总董毓璠。革命风暴席卷横沟寺附近80多个大小村庄。

12日拂晓,国民党淮安县政府集中常备队所有兵力前来镇压农民暴动。暴动队伍浴血奋战,终因敌我力量悬殊而失败。战斗中,暴动领导人谷大涛等壮烈牺牲,队员家属谷曹氏等惨遭枪杀,陈文荣等19人被捕入狱,淮安北乡陷于白色恐怖之中。横沟寺农民武装暴动失败后,中共淮阴特委和中共淮安县委决定:已暴露身份的同志暂时转移到涟水县,未暴露身份的同志仍在原地坚持工作。

横沟寺暴动在苏北平原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武装以公开战斗的姿态出现在苏北大地上,对推动淮安及周边地区农民革命斗争产生巨大影响。横沟寺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在江淮地区播下革命火种,为以后江淮地区党组织发展、人民群众斗争,乃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这一历史功绩,将永远载入淮安人民革命斗争史册。

(作者:徐爱明,文章来源:《淮海晚报》2024年7月1日第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