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
吴觉——淮阴革命斗争史上的一面旗帜
时间:2023-10-23  来源:  字号:[ ]

淮上老一辈革命家吴觉,是勇立潮头的觉醒者,是淮海抗战的举旗人,是坚守一方的英雄汉,是淮阴人民革命斗争史上的一面旗帜。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坎坷磨难,百折不挠,始终坚持为真理而斗争,堪称淮海区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

吴觉(1912.4.1—1984.4.30),原名吴延恪,又名吴玉,民国元年(1912)4 月1日生于清河县(今淮阴区)渔沟镇。他于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淮阴抗日义勇军总指挥,八路军一一五师团长,淮阴县县长,中共淮海地委、两淮市委书记。建国后,历任中共常州地委书记,国务院治淮委员会秘书长、党委副书记,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副局长,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江苏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


勇立潮头的觉醒者


渔沟吴氏是当时影响一方的名门巨族,吴觉高祖吴尹田的族兄弟吴昆田(1808—1882),曾官至清朝刑部河南司员外郎,晚年主讲于乡邦书院,是淮上绩学名人,他主持或参与修纂的方志有《光绪淮安府志》《咸丰清河县志》《同治山阳县志》《光绪安东县志》等,其子吴涑(1867—1920)与吴觉曾祖吴直中同辈,于民国二年(1913)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众议院议员。吴觉的祖父吴德臣是清朝末科武举秀才,父亲吴引湘,亦为清末秀才,初为塾师,光绪三十三年(1907)考入苏、浙、皖三省最高学府——南京两江优级师范,与南社著名诗人、辛亥烈士山阳人周实同学,思想开明,同情革命。周实被害后不久,他便于民国元年(1912)六月以极其悲痛的心情为《无尽庵遗集》作序,坦陈对周实“半生倾慕,一旦风雨联床,相与纵谈天下事,契合其间,快慰何如!”可以说,吴觉是一个从苏北开明乡坤家庭中走出来的革命家。

吴觉出生之际,正值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被推翻,整个社会处在向近代艰难转型的风云激荡的时期。开明的家庭和转型的社会,为吴觉成长为勇立时代潮头的革命觉醒者,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吴觉幼时即有“神童”之誉,他3岁即能熟读父母教认的常用字几百个,5岁即能熟背《三字经》和《百家姓》。就在他已记事的民国六年(1917)6月,他的族曾祖吴涑正致力于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南下广州,出任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护法国会众议院议员。1920年代前后,国内爱国运动的蓬勃发展,对淮阴新民主主义思想的传播产生了很大影响。1919年“五四”运动发生后,淮阴成为呼应较为强烈的地区之一,工、商、学、绅、军、政、警等均卷入运动。5月9日,淮阴县爱国师生首先响应。县城清江浦的省立第六师范学校、省立第三农业学校首先进行了罢课斗争,致电北京当局,反对卖国。5月中旬,省立第六师范及省立第九中学等在六师礼堂成立了“两淮五校学生联合会”,提出了“反帝”“废约”“禁用日货”等口号,会后广泛开展爱国宣传活动,号召商民罢市,抵制日货,唤醒民众的爱国热情。同时组织学生罢课游行,编印会刊《爱国报》,并广为散发;发表了《淮阴学生联合会宣言》,号召淮阴学生联合起来,办教育,兴实业,振兴国家。运动的参加者,从青年知识分子扩大到工商业各界、市民阶层。“五四”运动在淮阴各地的强烈反响,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群众性爱国运动,是淮阴地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声,显示了淮阴民众新的觉醒。这种觉醒为吴觉等有为青年置身革命洪流,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中国共产党,进而组织领导当地人民英勇抗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1920年,吴觉8岁时随父母亲、姐姐等移居淮阴城内,翌年,就读于江苏省立第六师范附属小学。当时,他的父亲在省立第六师范教授国文、史地学科,兼年级主任,舍监等职。引湘先生生前对国民党极不满,他的学生多有劝他参加国民党而利于工作,均遭其拒绝。省立第六师范附属小学,小学校长王事是名教育家。吴觉后来在《我的自述》中曾回忆说:“五四运动后,学校从校长到教员大多都是爱国的,废文言,倡白话,崇尚民主,反对军阀割据,反对官僚腐败,轻视猪仔议员,因而小学教育给我幼年影响是很深的,接受了较为强烈的爱国主义民主思想,从小就厌恶军阀,痛恨帝国主义。”1925年夏,吴觉考取了设在淮安府城的江苏省立第九中学(1928年改名为江苏省立淮安中学,俗称“省中”。),校长李更生先生办学严肃认真,朝气蓬勃。中小学的良好教育,培育了吴觉报国为民的正义感和毕生追求真理的心灵。此间,先后发生了上海“五卅”惨案,中共著名政治活动家恽代英来淮开展革命活动,揭露“五卅惨案”真相和帝国主义罪行,北伐军克复淮阴,蒋介石发动“4.12”政变,以及蔡公时在济南为日兵所杀等重大事件。时年15岁的吴觉热血沸腾,第一次参加了地方爱国团体的反帝爱国活动,十分憎恶国民党委员们吃喝嫖赌、贪污枉法的劣行。1927年9月,中国共产党在淮最早的党组织淮安特别支部成立。同年12月下旬,中共江苏省委派何孟雄等作为巡视员来淮传达“八七会议”和11月扩大会议精神,并组建了指挥农民暴动的淮阴特委。1928年2 月,在共产党领导下,淮安横沟寺农民暴动,并成立淮安县苏维埃政府。是年春,吴觉在淮安省中参加了共产党员组织的“三五”研究社,开始接触《新青年》杂志和“创造社”的文艺书刊,获得了革命知识的启蒙。同年冬季,淮安省中爆发了驱逐贪污的党棍校长及反动教员的学潮,吴觉被推举为学潮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因此被中央政府大学行政院开除学籍,更加激起了他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仇恨。此后,他在南京、上海继续求学期间,亲眼目睹了国民党当局纵火焚毁民房、逼死人命,以及外国巡捕殴打平民、侮辱妇女等罪恶行径,进一步触发了他立志参加革命,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决心,并正式改名吴觉。他先后参加了中共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学生会,进而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并被选为上海大夏大学团支部书记和党支部书记,有声有色地开展了大夏大学的党团工作,使中共上海党组织以大夏为基础点发动学生运动,以推动整个上海的学生运动与工人运动。随着党组织力量的壮大,吴觉又担任了大夏党的支部局书记,站在了反帝反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第一线。为此,他虽曾四度入狱,一度濒死,但始终坚守入党初心,矢志不移。而淮上同时期或比吴觉年长更早一些觉醒的,有不少人却中途动摇变节,甚至被捕即叛党。就此而言,吴觉堪称是那一代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


淮海抗战的举旗人


最早组织抗日宣传剧社。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第四天,淮阴人民即举行反日集会游行,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由沪回淮停学家居的吴觉,胸中燃起了抗日的烈火,决心投身抗日,积极组织淮阴城区进步青年成立“国难剧社”,着手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剧社向广大市民及驻军宣传抗日救国,反对国民党政府卖国投降。后因在沪在淮组织抗日活动,吴觉两次被捕判刑。

最早准备抗日武装。1937年7月初,在芦沟桥抗日战争发生的前两天,吴觉经营救释放回到淮阴。此时,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在日军先后攻占上海、苏州、镇江,进逼南京时,吴觉将其在江苏省烟民工厂禁烟科挂职期间获得的长短枪支,密藏于渔沟老宅,准备打游击。这时国民党的江苏省政府及其省党部都逃跑至徐州被李宗仁拦了回来,搬回淮阴,并以淮阴为他们的临时省会。这时他们不谈反共而高谈起联合抗日了,想以各种抗日救亡的名义来组织青年,利用本地的某些青年为其奔走。因此前有过组织参加抗日活动而被国民党反动当局两次逮捕的经历,吴觉始终对国民党当局保持着高度的警惕。他和谢冰岩同志说服了某些青年领袖勿为特务所利用,务必脱离特务的牢笼。这与中共中央提出的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高度吻合。期间,吴觉四处奔走,联络各地的进步青年,并与从江南退驻苏北的东北军五十七军取得了较为密切的联系。该军师长常思多,旅长王维城、唐君尧,团长万毅同志都很进步。吴觉曾与常思多、唐君尧等多次面谈,并介绍了大批进步青年参加五十七军以及万毅同志所办的训练班。后常思多于鲁南随万毅同志起义参加了我军。

苏北抗盟组织成立的关键人物。1937年底,吴觉与与谢冰岩同志出面邀请附近各县救亡话动的领袖人物来淮阴城举行首次座谈会,交换对时局的看法及今后的联系问题。参会的有淮安县的赵心泉,涟水县的万金培、陈亚昌,灌云县的孙若溪,泗县的谢栏,以及淮阴县的夏如爱、夏仲芳、吴道楼等。这次座谈会,为不久后组织成立的苏北抗日同盟会,打下了良好的思想认识与人员组成的基础。接着,原淮盐党的领导人之一、淮阴县王营镇人宋振鼎从武汉回来,告诉大家是党派他回苏北组织抗日救亡团体的,当时即酝酿成立抗日救亡团体,最终决定组织成立苏北抗日同盟会。但成立抗日同盟会需征得国民党省、县党部的同意,因吴觉人脉关系广,大家推他出面协商。而当时的国民党省党部则想利用这一机会化合掉这一团体,书记长本人又想将江苏热心抗日救亡的领袖收拢为自己的势力团体,吴觉等断然拒绝。最终,通过其父好友朱德轩先生的介绍,得到了设在徐州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批准,苏北抗日同盟会与自己的宣传媒体《新声晚报》得以成立。当时苏北抗日同盟会的组织活动地区,主要是苏北的淮阴、盐城两个专区,它是抗战初期在国民党区域的一个抗日救亡的进步组织,它宣传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宣传毛主席的人民战争思想,反对国民党的一个主义、一个领袖、一个党的溶共政策。同盟会所领导下的积极分子,数以千计地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其中大多数成为党的各方面的干部。在同盟会活动的基础上建立了党的武装,即八路军淮河大队领导下的三个团及一个游击大队。吴觉同志为这个组织的成立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淮阴动委会的核心人物。在徐州期间,吴觉还结识了著名共产党人、时任第五战区抗日民众总动员委员会总干事的郭萃章同志(后名郭影秋,解放后曾任云南省长兼省委书记、南京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等职),两人商谈了关于开展苏北救亡运动问题,郭萃章希望在组织抗盟的同时,要抓好各地的动员委员会,并希望吴觉能亲自抓淮阴动委会的工作,因此当时就决定任命吴觉为淮阴县动员委员会的指导员。吴觉回淮后,即致力于改组淮阴县动员委员会的事宜,负责筹组训练城区乡指导员,分派各区乡成立区武装,成立各乡抗日自卫队及模范队,组训部之下又成立了妇救会及抗日青年团,最多时团员有两千人。吴觉自费翻印了1万册游击战术内容的延安抗大教材,发到全县各地。为此,江苏省国民党当局极想拉拢收买。二十四集团军副司令兼八十九军军长、江苏省保安司令李守维和省主席韩德勤先后邀约吴觉,要委任吴觉为支队司令,并提供枪枝经费。但当吴觉等提出部队的政治工作是独立的,不受他们政治工作的干涉,部队的发展亦不应受限制时,韩、李等只好作罢。从此,处处打压限制抗盟及动委会的活动,甚至停发了动委会的经费,使其无法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吴觉就用自己积累的私款,秘密派人购买枪械弹药,密藏于渔沟农村家中,并利用为父办理丧事期间,对附近农民及族人做了关于武装准备的工作,还在国民党区公所的连队中,布置了私人关系,掌握了整个的一个连队。与此同时,还先后派陈书同、李干成外出找党,建立了联系关系。不久,张芳九、高兴泰、戴曦三同志受鲁南党组织派遣来淮开辟苏北(淮盐)党的工作。

首创淮海抗日义军,打响淮海抗日第一枪的总指挥。1939年3月,日军占领淮阴城后,因有此前的武装准备基础,吴觉与张芳九同志迅即决定成立抗日义勇队,并拥有四个连的部队。吴觉任总指挥,张芳九为参谋长,谢冰岩为秘书长,张一平为副官长,宋振鼎为政治部主任,夏如爱为教导大队长。抗日义勇队一成立即张贴布告,号召群众起而抗日,不久就在渔沟东五条路伏击了日军一个车队,取得了胜利,打响了淮海抗日的第一枪。这一战影响巨大,群起响应,全县甚至邻县的地方人士,纷纷请求发给委任,全县境内都是义勇队,都挂着义勇队的臂章,人人皆以佩带义勇队臂章为荣。

最早提出建立淮海敌后根据地的创始人。淮阴沦陷后,吴觉所部成为地方最雄大的抗日武装力量,连当时国民党的行政办事处人员亦多依靠我部保护。当时苏北淮海地区,是苏北的最北部,与山东、安徽相接,所有县城均为日军所占领,国民党的主力则龟缩在苏中一带几个未被日军占领的县城安乐窝里,留恋城市,不愿也不敢深入敌后,淮海区仅有一些战斗力不强的保安旅和县保安团。针对这一情况,吴觉认为苏北各县有些交界处即是日军鞭长莫及之区,也是国民党敌后统治的薄弱区。此时拉起共产党的红旗,竖起八路军的旗号,可以团结大批进步青年,放手发动群众,壮大抗日武装,公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大量发展党的组织,亦可以利用六塘河一带建立根据地。这一主张,很快得到了上级党组织的同意,批准在淮成立八路军的一个团建制,并决定由吴觉任团长,张芳九任参谋长,高兴泰担任政治工作。这支队伍很快在涟西打开了局面,清除了匪患,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形成了以小成集为核心的敌后根据地,群众称小成集为“小延安”。

“淮河大队”的举旗人。淮河大队是名闻淮海的革命抗日武装,它的发展壮大,始于最初的淮阴抗日义勇队。1939年6月,以淮阴义勇队为基干,其次是涟水义勇队,还有一部分淮安县的武装,正式定编定名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党组织决定吴觉任团长,陈书同任副团长,张芳九任参谋长,李干成任政治部主任,高兴泰任政治部副主任,谢冰岩任秘书长,陈亚昌任副官长。张芳九牺牲后,苏皖区党委即派万众一同志来任中共苏皖第三地委书记,并任八团政委,随部队活动。建成八路军八团后,部队迅速进行了整训。是年夏,部队复往淮阴进行剿匪活动,为民除害。同时,宣传党的政策,发动群众进行抗日,扩大党的影响,使敌伪顽大为震慑,他们千方百计地要搞垮这支武装。1939年11月,鉴于形势紧迫,苏皖三地委先后将第八、九团以及薛味五、潘景澜为首的涟水边区游击队合并于涟东瓦滩、后皇圩一带,组建“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三梯队”,由吴觉担任梯队长,薛华甫、陈书同任副梯队长,政治委员万众一,参谋长林士钧,政治部主任李干成,副主任高兴泰,秘书长谢冰岩。部队整编后,先后取得了反摩擦的滨海战斗、涟西伏击日军“扫荡”、涟东郑潭口战斗、涟西洪码头战斗、沭阳钱集突围战,以及粉碎国民党反动派所谓七县会剿等一系列战斗的胜利,并随时打击镇压地方汉奸、特务和反动地主,从而使他们不敢附和敌人,客观上起到了稳定活动区局势的重要作用。1940年仲夏,八路军主力东进时,为迷惑敌人,吴觉所部对外称为“淮河大队”,成为淮河两岸人民传播广泛的英雄番号。1980年代前后,曾任江苏省副省长的陈克天同志在纪念老首长吴觉的文章中说:“‘吴司令’的部队赫赫有名。苏北有吴觉,苏南有管文蔚,两支兵马,互成犄角,牵制日伪。当时人称吴觉的‘淮河大队’是保卫苏北的一匹‘卧槽马’,成了敌人的心腹之患。”曾任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委书记、淮海区党委书记金明同志说:“在八路军、新四军主力南下、东进之前,吴觉等创建的这支抗日队伍,主要由当地的青年学生组成,秀才造反,孤悬敌后,能够坚持下来是很不容易的。他们为苏北根据地的建立,立了大功。”


坚守一方的英雄汉


吴觉所部坚持在敌伪顽夹击的淮海、盐阜地区开展斗争,经常处于尖锐残酷和艰难困苦的状态中,许多优秀干部都英勇牺牲了。在情况最严重最困难的时候,甚至有个别领导干部也动摇畏缩,曾数度要收枪散伙,而吴觉同志毫不动摇,与畏缩逃跑的思想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为此,国民党顽固派竟然以5000元大洋的赏价通缉吴觉。中共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同志在得知吴觉所部极为艰险的生存环境后,曾建议他们撤往皖东北抗日民主根据地,靠拢区党委和大部队活动。但吴觉表示可以坚持,而且可以坚持到胜利迎接主力。由于吴觉的坚定信心,1940年春,吴觉所部在孤悬敌后,胜利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联合清剿后,以少奇同志为书记的中原局又改变了决定,要吴觉所部坚持原地斗争,迅速充实发展部队,完成一个建制旅,以留守坚持地方,积极活动牵制敌人,配合新四军北进,与迎接八路军主力南下进入苏北。在迎接主力北进南下的过程中,吴觉所部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展成为近5000人的一个旅的规模。1940年7月,中共中央军委命令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一一五师南下增援新四军的第五纵队,由皖东北迅速东进苏北,首先开辟淮海根据地,尔后东进盐阜地区。第五纵队的前卫部队胡炳云大队向淮海挺进,吴觉所部的淮河大队及三地委在策应八路军主力东进的过程中,抽出大批干部前往安徽迎接主力,以作向导。同时规划主力东进后粮草供应,与建立政权之预为安排。大部队渡过运河后,从淮阴豆瓣集沿蒋集、北吴集、张集、刘皮一带,到达古寨,与淮河大队在六塘河沿岸胜利会合。对此,谢冰岩同志在回忆文章中写道:“黄克诚、金明等同志说过,主力进入淮海兵不血刃,淮河大队起了很大作用。”一致肯定“吴觉在开辟和坚持苏北根据地时作出的贡献和他的特殊才能。” 

在与主力汇合后,淮河大队奉上级命令,先后调拨两个团补充到八路军一一五师五纵第八旅和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所部第八团2000人左右,奉命驻防淮海区六塘河河南一带,负责防堵戒备韩德勤的北犯。1941年初春,复奉新四军军部命令,将吴觉所部拨归新四军主力独立旅(即原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第五旅)建制,改番号为该旅第三团,吴觉任团长。吴觉也成为淮海区唯一一位在两大主力部队出任团长的人。1942年初夏,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调教导第五旅回山东归还建制后,吴觉仍坚持在淮海区战斗,先后担任淮海区行政公署民政处长、淮阴县县长兼地方主力部队四支队十四团团长,承担了恢复失地与监视敌人的重任,开展了全县大扩军运动。同时,改造地形,将全县所有道路都修成交通沟,村村相连,使每个村庄都可以掩蔽阻敌,有效地解决了平原地区防守作战的问题。在日军对苏北进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后,国民党韩德勤、李明扬的数万之众全部投降日军,改为“和平军”。我新四军军部则跳出敌之合围,由盐阜地区转移至淮南盱眙地区。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吴觉所部仍坚持原地斗争,以敌进我进寻隙跳转的麻雀战战术与敌周旋,绝不退出县境一步。同时,坚决镇压投敌分子及汉奸。全县进行坚壁清野,使敌人完全陷入人民游击战争的火海中。到1943年底,日军的治安肃正计划被全部粉碎,同时也摧毁了国民党顽固派的政权。不仅收复了过去为顽军所占领的失地,而且还收复了邻县的失地及淮海以外的友邻地区的失地,如协助盐阜区开辟了夹滩区。淮海敌后根据地的区域扩大了两倍。中共华中局领导在做华中各根据地的发展与党的工作的报告中,对此作了充分的肯定,并强调苏北根据地党的建立,是以吴觉等同志为首而创建发展起来的。1945年3月,吴觉同志担任了淮海区行政公署专员,不久又兼任地委副书记和军分区副政委。同年9月,我军攻克淮阴城后,由吴觉负责建立市政权及全部接管工作。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和平协议发动内战后,中共华中分局根据战场的需要,组织了两个后勤司令部,南线由陈丕显任司令,北线则由吴觉任司令,指挥调动皖北、淮海、盐阜三个地区的后勤支前工作。吴觉同志跟随华野陈毅司令员行动,先后参加了洪泽湖阻击战、两淮保卫战、涟水保卫战和宿北大战等。主力北撤山东后,吴觉再一次留守坚持敌后,担任了苏北区党委委员兼六地委书、行政专员及军分区政委。而六分区(即原淮海区)是山东与华中敌后交通联系的枢纽,能否坚持住关系到整个华中的坚持与日后的反攻。为完成党所交给的重任,吴觉曾亲率部队至陇海线一带与敌纠缠激战,终将敌之据地全部摧毁。在两年多的敌后坚持中,有力地保护了苏鲁之间交通线,保证了物资接运与过往干部以及掩护主力部队的运动,受到了上级的表扬和嘉奖。1948年12月,我军第二次解放两淮后,吴觉担任了两淮市委书记、市长和警备司令部政委等职,终于迎来了为之坚持战斗多年的这方热土的彻底解放,见证了淮海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最后的胜利!

吴觉同志是淮阴人民的革命领袖,是淮海抗日根据地的主要创始人和领导人,在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吴觉同志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历经坎坷磨难,百折不挠,始终坚持为真理而斗争。他的伟大精神和人格,是留给淮阴人民的一笔极其宝贵的财富,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缅怀!  


(作者:顾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