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涟漪佳绝地。绕郭荷花,欲把吴兴比‥‥‥” 7月24日,涟水县政协“文史活化”精品分享会在县文化馆举行,这场以“活化”为关键词的视听盛宴,展示了县政协三年来深耕“文史活化”工作的丰硕成果。市政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徐效文,市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马继峰,县政协主席姜杰,副主席姚兵、左健、周建华等出席活动。
随着优美旋律,《涟水县政协“文史活化”三年行动工作综述》专题片徐徐展开,一帧帧画面,如流动的史诗,无声诉说着政协人三年来俯首深耕文史的坚实足迹。
古诗词朗诵《涟水八景》,穿越千年时空,让苏轼、米芾笔下的涟水胜景在抑扬顿挫中重现风华。
“文物推荐官”汪大鹏委员引领观众走进《博物馆里的涟水》,沉浸式体验馆藏文物背后的历史脉动。
宋大权、张静委员通过时空对话形式,演绎了情景剧《为了民族的黎明》,以革命先烈视角,再现烽火岁月,彰显了红色基因在文史传承中的磅礴力量。微视频《文史之光》则记录着政协文史工作者数十年如一日,用心挖掘、记录、传承涟水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和人文风情的艰辛历程。
淮海琴书《米芾拒宝石》,清脆的琴板声伴着艺人诙谐生动的说唱,将古代文人的清廉风骨演绎得活灵活现。
情景讲述《当文史与非遗相遇》,厚重的文史瞬间灵动起来,薛帆委员以匠心守护文脉、用行动传承剪纸、面塑等精湛非遗技艺,焕发出别样生机。
顾明霞委员深情讲述了淮剧“涟水现象”背后涟水淮剧艺术工作者的坚守、传承与振兴之路,实现了“艰难求生”到“浴火重生”的华丽蝶变。
涟水淮剧团4位艺术家现场表演《玉兰花开》片段,唱腔婉转,身段优美,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涟水地方戏曲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赢得满堂喝彩。
分享会不仅钩沉历史,更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张佩佩委员从经济视角切入,生动讲述了《百亿项目背后的故事》,展现了涟水人在重大项目攻坚中展现的魄力与担当,印证了“百强涟水”迈出的铿锵步伐。
活动尾声,县政协原创歌曲《心心向涟》旋律激昂响起,唱出了涟水儿女建设家乡的满腔豪情,也道出了政协委员们建功新时代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从诗赋的吟哦到非遗的绝响,从烽火的记忆到时代的强音,沉睡的文史记忆在这场盛会中冉冉激活、精彩绽放。知古可鉴今,读史以明志。涟水县政协按照新时代政协文史工作的总体要求,突出两个转变,深入实施《文史活化三年行动方案》,围绕“写、编、研、唱、讲、展”六个大环节,紧扣“文史活化”内容、形式、阵地、队伍四个维度抓特色、塑品牌,使“深入闺中无人知”的文史“飞入寻常百姓家”,激活文史“一池春水”,为建设“书香涟水”、续写“百强”新辉煌,源源不断地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
(供稿:涟水县文化文史和学习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