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建设国际美食之都 打响舌尖上的招牌 ——市政协“打好‘美食之都’建设组合拳 擦亮‘国际名片’金招牌”专题协商会侧记
时间:2023-01-06  来源:  字号:[ ]

 如何做好淮安“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的后半篇文章?作为新晋的“世界美食之都”,如何抢抓机遇、跨越赶超,将淮安得天独厚的优势转变为更高层次推动“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的发展动力?在1月5日下午召开的市政协专题协商会上,来自我市各界的11名市政协委员围绕美食之都建设、弘扬淮扬美食文化发展这一主题做了专题发言,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8个参加单位进行了回应互动,现场讨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坤,市政协副主席周毅出席会议。

2021年11月8日,淮安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美食之都”,成为继四川成都、广东顺德、澳门、江苏扬州之后,中国第五个入选的城市,这一闪亮“国际名片”,进一步提高了淮安美食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必将对扩大农副产品销售、增加就业、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促进文旅产业发展,助推淮安走向世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获牌”固然不易,“用牌”更为重要。为此,市政协委员王丽建议,要引导从田头到餐桌的淮扬美食全产业链布局,实施“基地、园区、街区”淮安菜“三载体”工程,针对淮安菜讲求原汁原味、对食材要求高的特点,规划建设当地食材建设基地。同时串联多方资源,推动美食与旅游、农(渔)业、文创等多业态融合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做长产业链条是擦亮‘国际名片’的关键所在。一方面要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从原料的生产、加工、配送到烹饪、餐饮服务等;另一方面完善产业体系,发展与美食相关的配套产业、支持产业和衍生产业。”王丽表示。

放大“世界美食之都”品牌,进一步撬动美食产业,必将给淮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百姓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新途径。市政协委员金德海建议,美食融入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发展是必然趋势。城市是产业发展、人们生活的主要载体。产城融合发展是当下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依托“世界美食之都”这张王牌,淮安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得到了大幅提升。要乘势而为,加快构建“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局,着力建设美食产业集群。要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精心培育国内外消费市场,持续释放“世界美食之都”的品牌红利。

“作为淮扬菜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淮安应该积极抢抓发展先机发展预制菜产业。”市政协委员刘奇说,可以开展淮扬菜预制菜营养、配料、加工工艺标准化研究制定工作。鼓励、引导各类餐饮企业积极参与到预制菜产业发展中来,进一步助推淮扬菜预制菜制作标准化和管理标准化。同时加强研 发能力和品牌建设,提高产品竞争力,培育一批涵盖生产、进出口、冷链、仓储、流通、营销以及装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打造全国知名的淮扬预制菜产业名城。

做实淮安“美食之都”,加强人才培养管理是核心。市政协委员杨秀梅建议成立淮扬菜高技能人才培养机构,是保证烹饪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必要前提,也是精准性、针对性培养淮扬菜烹饪高质量人才的现实需要。“倾心培养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既热爱淮安烹饪发展事业,又掌握精湛烹饪技术,也懂现代酒店管理,又具备淮扬菜高级人才培养能力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力争将淮安淮扬菜高技能人才培养机构打造成为淮扬菜集聚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杨秀梅呼吁。

顾坤.jpg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顾坤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委员们的发言,认为委员们的建议准、含金量高,彰显了广大政协委员对淮安经济社会发展和热爱淮安的热情。就如何打好“组合拳”建设好“美食之都”,他强调,一要深挖文化内涵,讲好淮安美食故事,讲好淮安发展故事,用好用足淮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二要深化产业融合,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利用“世界美食之都”这个含金量很高的荣誉,促进淮扬菜文化传承创新和品牌传播,带动美食及关联产业提档升级,做大做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世界美食之都”后半篇文章。三要加强人才培养,助力提升发展动能。四要创新宣传推广,提高国内国际知名度,不断放大“国际名片”效应,以世界的眼光,擦亮“世界美食之都”这块金字招牌,让来淮安的中外游客不虚此行,让外界看到淮安得到这份荣誉是实至名归,让世界爱上淮安。

周毅.jpg

市政协副主席周毅强调,一要提高认识,抢抓机遇。既要认识到淮安美食之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也要清醒认识还存在的不足,不仅要倍加珍惜这个“国际名片”,更要抢抓机遇、补齐短板跨越赶超。二要统筹推进,形成合力,打好组合拳,必须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在提升淮扬美食品质内涵上下功夫,推动美食产业融合发展,加大淮扬美食的宣传推广力度。三要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结合各自优势、发挥个人所长,持续为淮安“世界美食之都”建设献计出力。

                             (市政协文史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