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淮安政协 淮安文史
初探少年周恩来的觉醒年代
时间:2021-11-15  来源:淮安政协 作者:  字号:[ ]

论文提要:近期热播的《觉醒年代》等一大批反映党百年奋斗史的影视作品,将百年前一群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投身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峥嵘岁月称之为觉醒年代。周恩来也是出生和生长在那段风雨如磐的年代,本文重点聚焦他在故乡淮安12年中的学习生活,着重探讨他在思想上进步的重要节点和关键因素,努力溯源他怎样从一个幼年学子成为一名具有爱国思想、救国情怀、颇有学识且实现初步觉醒的热血少年。


平时大家在学习和研究周恩来崇高革命精神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人常常有:为什么年仅13岁的周恩来能说出振聋发聩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和远大志向?本文拟重点聚焦周恩来在故乡淮安12年中的学习生活,着重探讨他在思想上进步的重要节点和关键因素,努力溯源他怎样从一个幼年学子成为一名具有爱国思想、救国情怀、颇有学识且实现初步觉醒的热血少年。下面主要从他思想上的变化及进步这个角度,将其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周恩来3岁至5岁时期,这是他学习和思想启蒙的起步时期,姑且称之为“觉醒的起步阶段”。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读书学习。周恩来不满周岁时,过继给病重的小叔父周贻淦,他最初的文化学习大约在3岁左右,在嗣母陈氏的精心辅导下开始了最初的启蒙教育。陈氏出生于书香门第,在诗文书画上都有一定的水平,因年轻守寡,平时深居简出,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过继为子的周恩来的抚育上,在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她不间断地悉心教育,使年幼的周恩来在识文断字、背诵古诗词等方面的表现,令嗣母十分满意和欣慰。1903年,5岁的周恩来遵祖训入家塾馆读书,主要学习了《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和古诗词等基础性传统的课本及内容。无论是嗣母的学前教育,还是进家塾馆读书,就学习的内容来说,很多含有一定的人文性、人民性以及励志和爱国等方面的养份及内容,年幼的周恩来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对其日后的学习乃至思想上的进步均大有裨益。二是听讲故事。对周恩来学业特别是思想上的促进,嗣母所讲的故事可谓功不可没。为了提高周恩来的学习兴趣,嗣母经常给他讲诸如“梁红玉击鼓退金兵”、《西游记》里孙悟空“伏怪降妖”等许多引人有趣的故事。嗣母的良苦用心和循循诱导,使周恩来逐步对读书学习产生浓厚兴趣。1914年10月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写的《射阳忆旧》一文中,深情地回忆他小时候在嗣母身边“喜闻故事”“辄绕膝不去,终日听之不倦”。此外,文中还回忆了嗣母当年给他讲了一个“忠仆”的故事,使他深受感动,铭刻在心,并在文中写道:“吾将公之天下,使四万万人共得而仆之,必不负所托也。”周恩来认为仁人志士乃至国家的领导者当做全国人民的公仆,并表明自己将追求这种高尚精神的志向。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周恩来始终甘为人民的公仆,一直保持精忠报国、廉洁奉公的崇高品德,可见当年嗣母所讲故事和教诲是多么的重要!

第二阶段,即周恩来6岁至9岁时期,这是他思想上大为长进的时期,姑且称之为“朦胧觉醒阶段”。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课外博览。周恩来在嗣母的引导下,加之他天生聪颖,记忆力理解力都很强,逐步走上了勤奋好学之路。1904年,周恩来随父母、嗣母到清河县清江浦镇(今淮安市清江浦区)外祖父万青选家居住,进万家塾馆读书。万青选曾任清河县知县等职,又是个读书人,家里藏书丰富。随着周恩来学习和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在外祖父家开始阅读小说,几年中周恩来先后阅读外祖父家的藏书有《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红楼梦》《镜花缘》等,此外他还反复阅读学习了《诗经》《论语》《史记》等很多书籍。周恩来读过的这些书籍,皆是中华几千年传承下来的文化经典或文学名著,而这些经典和名著其艺术性、思想性等都很强,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不但使周恩来学业上受益匪浅,更重要的是他从这些经典名著中受到爱国亲民、品德节操等方面的熏陶和教育。二是幸遇表哥。1907年夏,周恩来陪伴嗣母到娘家宝应县治病。在宝应期间,周恩来遇到了嗣母的堂侄陈式周,比周恩来大16岁,因此叫他表哥。陈式周自幼好学,是一名清末秀才,国文功底厚实,平时关心时政,思想较为进步,曾出版过一本充满爱国情愫的散文集《此登临楼笔记》,后到上海做到《申报》的编辑。当年9岁的周恩来在嗣母娘家遇到了25岁风华正茂的表哥陈式周,经过几回交流,周恩来十分钦佩表哥很有学问和志向,陈式周则非常喜欢小表弟的聪慧机敏和谈吐不凡,两人很快成了亲密无间的好兄弟。在他们相处的两个多月时间里,两人经常在一起读书学习和谈心交流。在陈式周书房,周恩来读到了《醒世恒言》《天雨花》《施公案》等不少著名的传统文学作品,同时还读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谭嗣同的《仁学》、梁启超的《饮冰室合集》、康有为的《大同书》等大量的进步刊物和书籍。陈式周还经常给周恩来讲诸子百家的学问、仁人志士的壮举,还向表弟灌输新文化、新思想,讲述当时的社会现状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这段经历使周恩来初次阅读并接触到具有维新及进步思想的很多书刊,对“国家”“民族”等概念及含义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拓宽了观察社会的眼界,萌生了要改变现实社会的思考,也提升了读书学习的层次和境界。陈式周对周恩来思想的进步是产生一定影响的,之后周恩来在成长的道路上还经常向表哥请教或商榷。他在欧洲勤工俭学期间,与陈式周的书信频繁往来,主要内容是他在法国、英国和德国考察学习时的所见所思,同时一起探讨强国救民之道,这一方面反映了他俩之间浓厚的亲情和友情,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思想上、志向上是有很多共同语言的。三是地域人文。淮安自古以来,人杰地灵,有“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之美誉。周恩来后来回忆说自己:“少游江淮,纵览名胜。”地方历代英雄豪杰以及仁人志士的动人事迹和英勇壮举,对少年周恩来的影响是很大的。嗣母除教周恩来学习之外,曾带着他瞻仰关天培和梁红玉祠堂以及参观《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书房“射阳簃”、韩信受胯下之辱之处“胯下桥”等地方人文名胜和古迹。面对周恩来问这问那,嗣母尽其所知,给他讲解“抗英”和“抗金”以及《西游记》书里和韩信的有关故事。1958年,周恩来在接见淮安县一位负责同志时,还问及梁红玉祠有没有失修?可见家乡的历史文化及地域人文对他有着难忘的童年乐趣和思想触动。而“兴汉三杰”之一的大军事家韩信的甘受胯下之辱的故事,对周恩来那超凡的相忍为党、忍辱负重高尚品德的形成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这样写道:“当年周恩来在床上弥留之际,也许他还记得韩信的故事。因为他就像韩信,他拯救了国家,使之安定。”到清江浦居住后,嗣母曾带着已8岁的周恩来以及万叙生、万怀芝等几位晚辈一起到岳王庙拜谒,陈氏教几位晚辈向岳飞塑像行跪拜礼。在参观过程中,细心的周恩来发现墙上砌着一块石刻,上面刻着一首诗,这首诗诉说了民族英雄岳飞蒙受奇冤被害死于风波亭的故事,此诗深深打动了周恩来稚嫩的心弦,读了一遍又一遍,将全诗默默地铭记在心里。1916年4月,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曾在《敬业》杂志上发表《飞飞漫笔》一文,他竟然完整地回忆并记录了当年在岳王庙内看到的这首题咏、缅怀岳飞的诗,显示了他非凡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同时也证明了当年在他幼小的心灵上播下的嫉恶如仇和爱国主义的种子生根发芽了。综上所述,周恩来6--9岁这段时期在他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和第一阶段一样,是他人生的起步阶段,特别需要成长的养分和动力,这犹如树木,其根结实肥沃,才能枝繁叶茂,为成材或长成参天大树积累必备的条件。总之,充盈着满满的正能量的地域文化,犹如雨露甘霖滋润着周恩来这棵小树苗的茁壮成长。难能可贵的是,这段时期周恩来对“国家”“民族”要义的认知有所加深,“爱国”“亲民”的情愫也逐渐增加,但总体上来看还处于“朦胧的觉醒阶段”。

第三阶段,即周恩来10--13岁时期,这段时期是他思想上长足进步时期,姑且称之为“初步觉醒阶段”。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表舅启蒙,1908年7月,嗣母病故,周恩来带着两个弟弟从清江浦返回古城淮安驸马巷老家居住。一心想继续读书的周恩来一时失去了读书的机会,这时他的表舅龚荫荪伸出援助之手,让周恩来到龚家私塾馆寄读。龚荫荪是个革新派人士,也是追随孙中山的革命党人,曾在上海、南京、青岛等地开过书店书馆,自然家中有大量藏书,同时还有很多的进步报刊,他还去过日本,见多识广,学识非凡。周恩来在龚家塾馆寄读期间,除阅读了许多历史书籍之外,还读到了严复的译著《天演论》、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示钟》和《中华时报》、《今日中华》等许多进步书刊。表舅非常看重这个外甥好学上进的优秀品格,经常跟周恩来谈古论今,谈历史演变,讲传统文化,解析清朝政府昏庸腐败、割地赔款的莫大耻辱,还向周恩来讲述当时许多进步人士为改变社会现状、致力国家振兴的决心和壮举。他不断地鼓励外甥刻苦学习,树立远大志向,他还特别强调“远大志向”就是要“有益于国计民生”,将来致力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周恩来在龚家塾馆,不仅学业上大为长进,更重要的是随着他年龄增长和知识积累,加之受到表舅的引导教诲以及进步书刊的一定影响,他思想中“国家”“民族”“公平”“维新”等方面的认知得到进一步强化,逐步树立起可贵的正义感和爱国心。1952年秋,周恩来在上海会见当年同窗读书的表姐龚志如(龚荫荪之女)时深情地说:“就童年所受教育而论,表舅可算是我政治上的启蒙老师”。“有了爱国的思想、民族的思想,就可以从这个立场上前进。”二是逆境磨难。周恩来在他10岁这一年,连续失去了生母万氏和嗣母陈氏两位母亲,父亲又外出谋事,1908年秋,周恩来带着二弟恩溥和三弟恩寿从清江浦回到驸马巷老家。在老家,叔父周贻奎偏瘫在床,周恩来又是长子,要撑起这个家道中落、经济窘迫的家,最困难的时候,将一部分房屋抵押出去,有时借不到钱时,周恩来就拿母亲的遗物到当铺去典当,典当时还常被人嘲笑。周恩来后来谈到这段历史时说:“我从小就懂得生活艰难。父亲经常外出,我十岁、十一岁即开始当家,照管家里柴米油盐,外出应酬,这方面给了我一些锻炼。”逆境苦难往往是把双刃剑,可使人消沉,也可砥砺人的意志。“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面对困境和世态炎凉,周恩来选择了坚强和奋起,一边带着两个弟弟苦撑着生活,一边还不忘读书之心,坚持到表舅家寄读。在这样的情形下,周恩来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读书学习比之前更加勤奋刻苦,使他学习了更多的知识,积累了更多的能量,也使他的意志更加地坚强。三是社会环境。一个人的成长成才离不开具体的社会环境。这里所谓的社会环境是指周恩来在故乡学习生活时的整个社会现状及整个国家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形势。周恩来出生于19世纪末,此时的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列强入侵,清朝政府孱弱无能,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一连串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清政府元气大伤,整个社会积贫积弱、民不聊生,神州大地满目疮痍,文明古国跌入谷底。在这样一个内忧外患的社会背景及环境下学习生活的周恩来,自然不会置身度外,他通过读书学习,经过嗣母特别是表哥、表舅的启蒙及教诲,使他逐步认识了现实的黑暗,体会了社会的不公,同时也逐渐萌生了要改变社会现状、救民于水火的志向。此外,周恩来的乳母蒋江氏,她对周恩来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蒋江氏家境贫寒,但为人正直,心地善良,在用乳汁哺育周恩来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言行向他传输了劳动人民勤劳善良、诚实朴素的优秀品质,同时还教他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农家知识,增加了春种秋收、春华秋实的感性认识。周恩来在生母万氏和嗣母陈氏相继去世后,乳母尽管没有了工钱,但仍留在周家无私地照料年幼的恩来。周恩来曾说过:“我从她(指乳母蒋江氏)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会我大公无私”。有一年淮安发生大旱,当权者无视无力缴租的佃农,立了“逼租碑”,被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砸碎,乳母曾带着周恩来在碑前鸣不平。此外,周恩来平时还多次到乳母家和她儿子一起相处。周恩来这些经历使他感受到了普通民众的艰辛生活,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同情受苦大众并想解救他们跳出苦海的种子。综上所述,周恩来10--13岁的这段时期在他成长过程中,显得十分关键,经过自身努力和上述多种因素的影响,至12岁他离开故乡前,已从当初的一名莘莘学子成为一名具有一定进步思想的少年才俊,他逐步将“国家”、“民族”纳入胸怀,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理念,初步树立了救国救民、振兴华夏的宏大志向,可以说此时的周恩来在思想上的进步及境界取得了实质性的提升和跨越。

一个人思想的进步、境界的提升乃至精神的升华,不是一日之功,不能一蹴而就,它有个逐步积累的过程,有着从量变到质变的历程,但一般在其发生大的或质的变化时,大凡有足以促进大变化的推力和因素,从而成为标志性的节点或事件。周恩来思想进步的演变过程大致也是遵循这个规律,当然表现出来的形式有所不同,有的当时就引人瞩目甚至一鸣惊人,还有一部分从他日后的文章、讲话、日记等之中才反映出来。至此本文开头提出的为什么周恩来12岁告别故乡赴东北求学,第二年在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就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壮语也就找到相应的答案了。可以说周恩来的这句豪言壮语是他学识和正能量积累到一定高度后的一次爆发,也是他思想上实现初步觉醒后具有标志性的表达和展示。当然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周恩来赴东北求学,先到奉天省银州(今辽宁省铁岭市)银冈书院读书,不久又转入奉天(今辽宁省沈阳市)第六两等小学堂(后改名为东关模范学校)学习,均受到良好教育,都是他思想和学业上进步的加油站。特别是他在暑假中,看到了魏家楼子当年日俄战争的战场遗址,使他振兴国家及民族的愿望与日俱增,成为他持续觉醒和奋进的强大动力。如果我们再延伸一下周恩来的生平,从中不难发现他进一步觉醒的言行和节点。1916年8月30日,周恩来在沈阳给同学书写志向宏大的“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临别赠言,这也许是周恩来思想上觉醒的升级版;1921年春,周恩来经过反复“推求比较”和深思熟虑,他做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抉择:确立共产主义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标志着周恩来思想上实现了彻底的觉醒。当然,周恩来成为“全党楷模”“一代伟人”,更重要的得益于他在共产党人的大熔炉里不断地锤炼、洗礼、追求和升华,本文仅从部分史料和史实中探求周恩来在思想进步的过程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初始元素和动力。“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周恩来在故乡淮安生活学习12年,这里既是他的诞生之地,也是他的成长之地,更是他初心的萌生之地和实现初步觉醒之地。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电视上热播《觉醒年代》等一大批反映党百年奋斗史的影视作品,将百年前一群先进知识分子和热血青年投身追求真理、救国救民的峥嵘岁月称之为觉醒年代。周恩来也是出生和生长在那段风雨如磐的年代,由于他的自身努力和多种因素,尽管他恰值少年,但在思想上、学业上等方面均不同凡响、出类拔萃,初步具备了执着奋斗者和时代弄潮儿的特质,并喊出了他初步觉醒后的最强音——“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以致成为广大中华儿女特别是广大青少年读书学习的楷模和永恒而崇高的主题;且他少年定初心、立志向、树宏愿,之后为之奋斗终身,这坚强的信念和执着的精神永远是中华儿女特别是我们共产党人学习的典范。因此,我们有必要、有责任研究、探寻少年周恩来的觉醒年代及其原始元素和初始动力,这也是本文的初衷和目的。

(淮安市人大常委会一级调研员  孙洪斌)